创设“真”情境,让学习“真”发生
一、对“真实性学习”的理解
何为真实性学习呢?我们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一系列真实的学习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以数学学科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学习环节、数学问题、学习活动等创设“真”情境,让学生在“境”中学、“境”中思、“境”中做、“境”中玩,便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体现学生由不会到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到会的过程,让学习真实的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设计中,尽可能设计真问题、真探究、真合作、真活动,最终让学生形成真能力和实现真成长。
一节真实的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这个情景一定是学生熟悉的、可以在个人经历中到相似的、能够理解的、贴近生活经验、符合年龄特点的。在这种情境中提出的实际难题才是学生愿意探究、乐于解决的。
在真实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课堂的知识对话是关键。在没有或缺乏实质性对话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变成了教师详述式的讲演或传递事前规划好了的信息和问题,而学生只是惯例性的简单回答一下。而高水平的实质性对话具备三种特征:一是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别、运用概念、加以概括、提出新的质疑,而不仅仅是汇报自己的经验、事实或步骤;二是交流的过程
不是一种观点、答案受到控制的过程,而是共享思想观点的过
程。如参与者以完整的句子解释自己的观点、直接对他人的评论或结论作出反应加以解释甚至是争辩,问题在争辩中逐渐解决;三是对话是连贯的,以参与者的思想观点为基础,以促进集体的理解。
课堂学习离不开实践。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的培养能力,没有实践的理论就是空话。鼓励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多些实践多些行动,并把实践运用到生活中。班级里所有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同等重视那些能力较差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实践性表现。才能更好地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学生才能学到真东西,对学生才有真用处。
二、存在的困惑
在真实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转化存在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学生,确保全部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都能处于真学习的过程中,是我校目前在真实性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三、课例设计
依据真实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我校以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课为例进行课例汇报。本节课来源于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本单元属于数学四大领域的统计与概率。学习本单元内容时,要在学生己有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规律,鼓励学生在比较、类
推中主动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在跳绳比赛的实际情境中提出
关于统计的数学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分析判断的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在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借助选拔跳绳运动员的具体事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经历信息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3.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接下来我来汇报一下这一课的设计思路。课前设计预习单:1.通过练习题目回顾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2.统计一周内每天一分钟跳绳的数量,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周跳绳成绩的变化情况。3.根据每天跳绳情况,选择一名学生去参加比赛,为本节课讲授复式折线统计图做铺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上学习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真实情境,结合我校特大课间活动—花样跳绳,为增强学生体质,我校计划于下周举行跳绳比赛。五3班最后一个参赛名额要在黄凯和赵雷产生,如果由你决定,你怎么决定派谁去?跳绳比赛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熟悉的体育复式折线统计图
锻炼活动。而“如果由你决定,你怎样决定派谁去”,更是让学生成为情境中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石头、剪子、布”、抛硬币等方法定输赢。这些方法看似公平,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些方法靠的是运气;跳绳比赛凭的是实力。要知道两人的实力,“比试一下”就能知道。通过现场跳绳,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推选刚才跳得多的学生参加比赛。此时会有学生发现:1分钟跳绳的个数具有偶然性,需要多收集一些数据,从中比较出他们的实力水平。学生的思维由“让数据说话”进阶为“怎样的数据才能说出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话”。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此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根据评价任务,学生大胆交流,集思广益,涌现出不同的想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通过各小组展示汇报交流成果,体现思维的可视化。面对问题,学生自然会主动建立与已有知识经验
的联系,用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或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且,会对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解读数据所蕴涵的信息,做出判断。学生可能会从比胜的次数、比总数、比平均数、比最高成绩来决定比赛人选。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想法:通过绘制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出两个同学跳绳数据的变化趋势。其他小组优化方法,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这样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更加简洁和直观。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赵磊的成绩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黄凯
成绩很不稳定,所以认为决定派赵磊去。小组汇报成果后,鼓励学生评价哪种选拔运动员方法更合理,要求有理有据。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分析判断、发现其中隐含规律的过程,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在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真实的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老师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并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为了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本节课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对我校近几年的男女生的近视情况进行分析等。
六、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真实的课堂中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还需要通过当堂检测来验证。通过五分钟的做题反馈本节课学习掌握情况,适时进行矫正。
七、学后反思、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大胆谈收获,谈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反思还存在哪些困惑和问题。布置具有延伸性的社会实践作业:因天气越来越热,调查超市中一周内纯牛奶和酸牛奶销售情况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哪种牛奶销量好。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打算如何布置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