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导语
  本单元内容注重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教学内容中涉及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明确学习的目标。
  1.单式折线统计图
  例1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题材,给出了最近7年此项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
  例2以上海市老龄化社会为题材,编排思路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致,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情况,但在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时就不方便了,从而产生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需要。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出数据与所做的折线统计图的关系,感受折线统计图的思想方法和价值。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单式和复式统计图的异同,体会两种统计图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同时要有层次地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题材,给出了最近7年此项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采用了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课件演示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特点这一教学难点。
2.学生采用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承前启后链
延学: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如:
学习: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
如:
复习: 回顾条形统计图。
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课件播放气象播报员依据统计图介绍某地区近期最高气温的情况的视频。(配音: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登陆“中国天气”,据“某地区近期最高气温统计图”显示,近期气温变化较大,4月9日最高气温为10摄氏度,13日最高温度为18摄氏度。5天时间,最高温度上升8摄氏度。从4月14日起,天气转阴,气温下降。“中国天气”提醒各位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图来表示这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品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气温统计图导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中。】
激趣导入法:视频播放机器人大赛的情景。
师:你们喜欢机器人吗?谁知道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来和我们分享以下。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根据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制成的统计图。
师: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制成的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品析:以学生感兴趣的机器人比赛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科技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
课件出示根据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制成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指名回答,明确: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形象、直观地显示出各年参赛队伍的支数,及哪年支数最多,哪年支数最少。
课件出示根据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制成的折线统计图。
课件动态演示从条形统计图变为折线统计图。
提问:
1.图中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2.这幅图是怎样表示各年的队伍支数的?
3.从图中还能发现2006~2007年参赛队伍支数有什么变化?以后各年呢?
4.图中是怎样表示参赛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的?
学生回答,小结: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画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统计表和待完成的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照着样子完成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折线统计图。想一想,怎样画?试试看。
学生尝试后,教师用课件演示,讲解作图步骤:
根据数据描点,连线和标明数据。
(1)描点:用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在横轴和纵轴上描出各点。
(2)连线:用直尺将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3)明确数据:在所描点的上方写出数据,便于观察。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妈妈记录了陈东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数据,你能根据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吗?
年级
身高/厘米
128
134
139
145
150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说一说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教师明确:连接两点的连线越长,说明事物变化幅度越大,反之线段越短,说明事物变化幅度越小。也就是说折线统计图中的每一条线段与横轴(水平射线)的夹角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化越大。
【品析:对学生的画图读图能力再次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你还有什么问题?
通过总结提升,师生共同回忆:
(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还能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实际问题中如果需要了解数量的增减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一描点,二连线,三标明数据。
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单式折线统计图,那么复式折线统计图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反思整节课,亮点之处有:
  1.从生活中引出折线统计图。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
  2.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折线统计图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让学生经历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通过出示两幅图来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当然,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所以在初步建立折线统计图的表象后,安排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统计图的讨论与练习,使学生在思辩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各自的作用,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更明确的认识。
  3.注重在分析与预测中体会统计意义和作用。
  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根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想和做法,我不急于给予评价,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最后,在各方面的反馈中,让其他学生在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人性的张扬搭建了舞台。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