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能直观地表示数据,能进行判断和预测,掌握绘图方法。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等活动过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图。
难点:能够依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1、复习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年机器人大赛吗?课件呈现: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根据这一统计表,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课件出示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条形)
    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
    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 (弯曲的线,一段一段的线)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折线统计
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
1、相同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横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
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那我们再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
    3、认识折线统计图
    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
三.巩固练习。
    (1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
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接。
(2)根据某班学生1-8月课外阅读数量折线统计图完成下面问题。
(3)XX小根据学1-5年级近视学生人数统计图完成下面问题。
(4)小伟在4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方法?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画法:描点、标数、连接。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时,要么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么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
图中描点、连线,用不同的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效果
教师:黄冬梅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单式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选择与学生现实
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书中提供了学生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统计表。我就抓住这一点,把他们的体检表在校医那里给他们借来,完成统计表,进而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把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