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征
  (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如身高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病人的体温变化等。
  (3)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材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在第二学段的要求是: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3、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4、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通过分析《课标》要求,可以看出,对于折线统计图这部分重在:理解、应用,制作统计图不是学习重点。
  3、教材对比
  冀教版教材此部分内容出现在五年级下册,比较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可以发现:
  第一,两种版本教材都是利用知识迁移,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体现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第二,冀教版教材的折线统计图中用红颜重度标识了“点”,在尝试画折线统计图时先将“点”标好,让学生补充。这样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
  第三,冀教版教材中本单元还涉及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开始接触“统计”内容,学习了根据分类结果得到的简单统计表和“以1当一”的简单条形统计图,在二年级上下册分别学习了“以1当二”、“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
计表,到三年级学习了“起始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折线统计图”之前对条形统计图已经学习了很多内容,包括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问题等等,所以学习本单元知识,就从条形统计图迁移过来。
  另外“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例如新闻之中,有的学生可能有所认识,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但是有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
  本单元知识还是五年级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因此需要学生们充分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学习困难点预设:
  (1).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总结要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产生,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特点。
  (2).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好?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
  我的思考
  本节课我将尝试将本单元两个课时内容(例1、例2)进行整合,在本节课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让学生感悟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在后续课中,我将安排统计图的选择(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选择)和对折线统计图的继续理解与应用。
  三、确定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生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学生能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
  4.学生能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重难点预设
  学习重点: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理解折线统计图反应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能补充完整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
  出示过去一周兴隆天气预报的图片。
  谈话引入:同学们,这是老师从网上到的过去一周内我们兴隆每天的天气情况的一组图片,从中你看懂了什么?
  教师将这些最高气温放大,让学生感受这么多的信息中要到最高气温有些困难,然后谈话引出:你能给老师想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展示的更直观、清晰一些吗?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情景——“气温的变化”,目的是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数学学习与生活很贴近,生活中能用到数学。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活动一: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同学们观察,提问:还记得条形统计图吗?回答问题:①如何读数的呢?②能不能到气温是多少的日期呢?③气温相同的日期有没有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为迁移到折线统计图做准备。
  活动二:出示折线统计图,有同学认识这个统计图吗?(引出本课课题)
  再出示刚才的条形统计图,让同学们对比两个统计图,思考一下:两个统计图有什么共同
点?有什么不同点?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与“已有知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形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学习情况预设】
  相同点:都能表示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读数方法:
  教师要追问:①如何读数的呢?
  先看表示日期的横向上的线,到具体的日期,再看这个日期“条”或“线”上的读数,就读出温度。
  如果“条”或“线”上没有读数,要用直尺读表示温度的竖着的线上数。
  追问:②能不能到气温是多少的日期呢?
  追问:③气温相同的日期有没有呢?
  例如:5月5日气温是多少?怎么读?
  例如:5月3日是21℃。
  最高气温是29℃,有两天,分别是5月5日和5月8日。
  不同点:
  形状不同:条条的和折线形的
  日期表示方法不同:一段和一点
  折线统计图的“线”是有的向上,有的向下。
  “向上的”也不都一样,有的“陡”,有的“平”,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比划一下。
  教师要追问:“陡”跟“平”有什么区别呢?
  “陡”表示:温度上升的快;“平”表示温度变化不大。
  课件中隐去温度的读数,让学生用“陡”与“平”来判断温度变化的快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表达,适时利用课堂上生成资源,形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活动三:观察折线统计图的做法
  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做法,让学生思考:做折线统计图时关键的几步是什么?
  描点与连线
  让学生尝试描点:一名同学演示,大家评价。
  先到日期,再用直尺到温度。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作图的方法,并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解决容易出错之处。
  活动四: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陈东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复式折线统计图
  3、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多少?
  110厘米
  方法一:(115-108)÷2=3.5
  108+3.5=111.5
  方法二:画线
  先画竖线(年龄)
  再画横线(身高)
  大约11.5
  4、预测一下11岁时,陈东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150厘米左右
  5、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吗?
  其他数学问题:围绕图中的数学信息即可。
  例如:10岁比9岁高了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在连点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增减变化,经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让学生初步经历折线统计图的做法,同时通过问题5“预测一下11岁时,陈东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来让学生达到《课标》中“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