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诗词是中华民族耀眼的文学经典,那些灿若繁星、千古流芳的不朽诗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人类文学宝库的奇珍。在诗词中有很多蕴含着地理知识。
一、诗词与气候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的《寒食》)——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的《水调歌头》)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垂直地带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梅雨天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对流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北宋苏轼《望湖楼醉书五绝》)——雷阵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的《春夜喜雨》)——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张先的《青门饮》)——春季气温多变且不稳定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翠如浇”(王冕的《梅花》)——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而春暖雪融,山翠绿如洗的美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带大陆性气候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准静止锋的影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季节性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地域性
描写春天的诗句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
二、诗词与地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的《望天门山》——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流水侵蚀地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蜀道难》)——蜀
道崎岖,自古闭塞的盆地地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山地地形的描写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的《望岳》)——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将近酒》)——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地壳变动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波浪的侵蚀作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沙漠景观
“巴路绿云出,蛮乡入洞深” 卢纶——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
苏轼的水调歌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川》)——内蒙古高原辽阔壮丽的草原
地貌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谁中分白鹭洲”(李白)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俗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皇甫松)——河心洲沉积地貌
三、诗词与水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水循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水循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洞庭湖景观
“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刘禹锡)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东坡)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施润章)——钱塘潮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湘江从南自北流
“清溪清我心,水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四、诗词与地球运动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谢枋得)——地球自转
五、诗词与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月相变化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上弦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乌鸣涧》) ——下弦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峨眉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满月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残月
暮伴新月宿,晓随残月行。——新月、残月
六、诗词与人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物循环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之涣《出塞作》)——塞外狩猎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陆游)——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篙去烧畲”(刘禹锡)——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对环境破坏
“谁道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爱护生灵,保护生态平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水土保持重要性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别
“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柳宗元)——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歧视态度。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张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利国利民。
“遍身罗绮者,不时养蚕人”“十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厦”(张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