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序号:苏轼的水调歌头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艺术浅析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思念:创作之根由 (1)
二、惆怅:开篇之设问 (2)
三、起落:情思之波折 (3)
四、共鸣:情感之感染 (5)
五、升华:人生之哲理 (6)
六、永恒:千古之绝唱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艺术浅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赖华指导老师:石山
【内容摘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一般咏月诗词的婉转哀伤基调,开创豪放派的先河,全词充满引人深思的哲理。《明月几时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其创作的根由源于对胞弟的思念,短短百余字一个不得志却又豪放狂妄且不失浪漫幻想的形象跃然纸上,其所抒之情不是小我之情而是众我之情,很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其潜藏似轻却重的哲理,足以值得我们穷极一生去探寻。为了探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种种迷思、幻想、顿悟,本文尝试着浅析了这首名作,探寻它的内涵、情感,浅析它的影响及哲理
【关键词】苏轼;《明月几时有》;内涵;情感;哲理;影响
古往今来从不缺乏咏叹明月的诗篇,而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疑是所有咏月思人诗词中的精华之作,其难得之处在于一改前人咏月沉闷的基调,给人哲学的思考。上下阕中浪漫的问月更
是让这位人们印象中豪放不羁的词人有了几分天真可爱之处,让人不由得想追溯到千百年前的那个月圆之夜,去到这位的大醉遣怀的词人身旁,窥探他似呓语般的千古佳句。
一、思念:创作之根由
苏轼此词创作的缘由为中秋思人而作,与胞弟分离难聚,中秋月圆之夜望月思人,大醉之后作此词以遣怀,书心中的思念愁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是年苏轼四十一岁。那段时期苏轼因与当朝的当权者王安石的变法政治主张有所不同,自请外放,自此辗转外地当了多地的地方官。此时,苏轼身在密州任职,任期将满,其弟苏辙时在齐州,在李常的幕府里做幕僚,但官家有规定,两人是不能私下相见的,苏轼非常想念七年不见得苏辙。政治的不得意,才华难展,中秋佳节与胞弟难以团聚,苏轼内心忧愁难解,在皓月当空,银辉满地,秋如水的中秋之夜,苏轼大醉遣怀,使得这首词一开
始就是一种低沉的基调。词人一晚都在饮酒,词人并不善饮,欢饮达旦的情况在苏轼一生中并不多见,但也是在这种大醉的特定的生命状态和生命体验下,苏轼面对圆月,触发了词人内心的深埋的情思,触动了内心的万千情怀,使得他的想象力变得如月一般神奇,超脱,为这首词奠定了浪漫主义彩。
题说“兼怀子由”,不难知道苏轼此词是怀人而作,本来咏月咏别离是婉约词的天地,国人在此方面已有了大量佳作,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但苏轼一出手却能令人耳目一新。苏轼的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对月伤怀,更生忧愁的咏月伤离之词,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多了一份飘逸孤零、洒脱旷达的情怀,他没有一味地深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没有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能在对月的伤怀中求得解脱,能在最后还自己一份难得的达观,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面对。这大抵就是苏轼这首词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二、惆怅:开篇之设问
月,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从有文字起就有了关于月的诗句,从来不少对月抒情的诗句,诗词是最好的抒情,而词又最甚。
苏轼这首《水调歌·明月几时有》的开篇之问,问得极是天真,极是惆怅,以明月几时有相问青天,一个人只有在惆怅失落之时才会有这么天真的问题,开篇之问,不仅是一种奇思妙想,更是内心惆怅至极的发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并不是苏轼原创,而是从另一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处化用而来,苏轼略做了语序上的调节。苏轼稍加点化,便可化神奇为更神奇。苏轼问得幼稚,问得痴迷,问得执着。“明月几时有”在当时是无法给出答案的,即使是
现在的科技已经发达到我们可以知道月亮的起源,但仍不得不感叹于苏轼这一问的浪漫,这一问的奇妙。这一问瞬间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辽阔的天地时空,带入一种虚渺的境界。词人的提问,似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天地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世间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接连前问发问,把对明月的向往之情推向更深。
苏轼作此词时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自请外放,对朝廷虽有尽忠报效之心,却也生了失望之意,苏轼当时正处在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冲突中,从苏轼的词里不
难看出,苏轼身在离“庙堂”之远的密州,却也是心系着那个高高在上的“琼楼玉宇”。加之中秋之夜苏轼与胞弟想见难见,抑郁难解,故对月遣怀,一饮而醉,胸有千千意,不书不痛快。苏轼的这一问,问的不仅仅是明月,问得也是人生,问的也是自己矛盾的内心该何去何从。
苏轼与李白都是浪漫的,两人都是把酒相问青天,同样都具有一种豪迈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但苏轼与李白的把酒问月又是不同的,李白是应友人之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而作,苏轼则是大醉遣怀而作,在情绪上,苏轼更是强烈。而对于问月的结果,李白“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不无惆怅若失之意,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终于在问月之后给自己一种哲学的睿智的希望。
三、起落:情思之波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显而易见,这首词是在词人大醉之后的“有感而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很明显这首词反应了词人一种矛盾复杂的感情,词中的情感起起落落,从激烈的求索回归到自我的平衡与和谐。苏轼短短的百余字之词,起起落落,如人生一般,从激越回到平静,大概正是苏轼豁达的一生的写照。
苏轼官场失意,才能不能施展,内心憋屈,加之与弟难聚,难免生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苏轼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属豪放词,但是没有谁会用读苏轼的另一豪放的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情万丈来读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以为豪放词大抵是其中一直贯穿始终的达观睿智的哲学思考,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使然,斗胆说这算是一种浪漫的豪放词吧,带着些许的任性。
开篇问月,这一问带着一种任性,一种痴狂,借问月将人带入一种辽阔的天地,对高高在上,无人知晓却看尽人间离合悲欢的月亮的追寻,表现一种对月的向往赞美痴迷之情。“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时苏轼已起了离开人间之意,苏轼在人间待得苦闷,待得不如意,已心有厌倦,特别是在大醉这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下,内心的苦闷或是渴求是特别容易被放大的,这里怕是苏轼消极悲观避世的一面。而读到此句的人多认为苏轼是关心朝廷时局,内心终是难以放下高高在上的朝廷,想要回到庙堂尽忠。该是无处可倾诉才让这位并不善饮的才子如此贪杯吧,孤身一人不得志,苦闷中饮酒更易醉,而这问月之词,似醒似醉总算抒发了内心的长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