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走了,太平湖因“不太平”也被修地铁的土填埋了。然而,有人在那动乱的年代,不怕牵连,竟然在老舍去世的1966 年一周年时,在太平湖边立起了一块石碑,右边款上书:“人民艺术家”,中间是:“老舍先生辞世处”;落款是:“六七年周年纪念许林村敬立”。就是这块碑文的拓片,•20年后被人发现,如今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许林村,就住在积水潭边上,他是位“世守砚田,潜心书画,不善张扬的老人”,因此义举,而在二十多年后,被人举荐为北京市文史馆馆员。那么,是谁保存了这个碑的拓片呢?他的名字叫“白鹤”,老家是香山键锐营镶红旗人氏,为满族“巴雅卓氏”后代,喜书法和拓片,这是他于1967 年时,在其居住的德胜门家旁拓的,正是这个有心人,使这一文物得以保存和流传后世。
济南的冬天教案
那么是谁发现这拓片的呢?是白鹤同楼的文物局所属的首都博物馆书记、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李榕来收水电费时,偶尔发现白鹤在晒拓片,其中这张“老舍先生辞世处”的拓片格外显眼,被这位博物馆书记看到,于是介绍给《燕都》杂志,发表于1987 年12 期上,时已卧藏白家20 年。
老舍先生的故居如今成了博物馆,在王府井西的“乃兹府”胡同,今年的端午节,我应邀去那里开民俗研究座谈会,我就想到了屈原投汨罗江,而老舍投太平湖,我们纪念古圣先贤,不是光记得吃粽子,一是祭祀,追先怀远,孝亲尊师;二是学习古圣先贤的品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无畏精神。三是继承中
华民族的传统,宏扬中华文明,与当前的生活结合,行善除恶,建设和谐家庭和社会,推广于建设和谐世界。节日首先就是“民俗自我教育”,皇帝带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给百官、百姓看,以光世风、荡涤污浊,比号召要更有力。端午节还是个卫生清洁的节日,除毒虫,饮雄黄,插艾草、昌蒲于门,除秽驱虫,迎接暑月的到来,安全度夏。
民俗节日,是孝亲尊师的教育、是传统的祭祀教育、•是家庭团结友爱教育(围坐包粽子,不是到街上买)、是传统卫生清洁教育、是科学体育运动教育……也是美食文化教育。不要将其简单化为食品节、美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