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秀教案一等奖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一等奖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感悟中心。
  2、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并运用写景状物的方法,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感受作品真诚坦然的美丽,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优美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揣摩紫藤萝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一泻千里的瀑布,李白也曾说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如果花儿也能组成一条瀑布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将紫藤萝和瀑布进行对照,发现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检查预习
  1、走近宗璞
  让学生自由发言,饶有兴趣地说说自己预习查寻到的有关女作家的基本概况。
  2.、正音正字 扫除障碍
  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过字词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节省时间。
  (三)整体感知
  1、擂台大挑战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用“我认为------读得好,好在-----”和“我认为------读得不好,因为-------的形式“作出评价,并选取一段用你认为好的方式进行自读。挑战老师,争当擂主。[说明]通过这个环节初步把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
  2、全班齐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不由得停下脚步?(2) 面对藤萝花作者的心情有变化吗?怎么变化的?(3)由此,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利用三个问题的提出,理清“看花——忆花——悟花”的思路和情感的变化,并让同学们自己对花的感受和作者对花的感受进行碰撞,初步了解本文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合作探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紫藤萝的勃勃生机不仅感染了作者,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我在以下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探讨下面两个问题:(1)、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瀑布?
  先把全班分为八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并做好记录。
  (1)、明确:绘 绘形,绘神
  (2)、明确: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五)体验感悟
  教育家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最可怕的就是低估了学生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立足文本,畅所欲言)
  1、在我们的分析中,感受了紫藤萝的繁盛,那么,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在文章中还有没有其它地方也写的不错?(进入特写:忍俊不禁的笑容页面。为突破难点,课件设计特写镜头,对其中描写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重点。生动再现作者新颖生动比喻的艺术匠心)
  2、 作者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生命长河无止境?结合自己的人生谈谈体会。
  (六)拓展延伸
  作者从紫藤萝的由衰到盛的变迁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包含了许多这样的事物,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大屏幕上的图为对象,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七)总结全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最后,我通过“这节课,学习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我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和不足,了解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小结全文,并布置以下作业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摘抄文中优美词句,并加以赏析。
  结束语:
  宗璞的这篇《紫藤萝瀑布》笔触生动而细腻,手法灵活而多变,它的意义真实而深远。那盛开的紫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我们感受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更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了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所有的苦难都无所畏惧,只要用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去面对,相信我们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美好人生!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一等奖精选篇2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储备点:
  (1)积累重要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积累语言,揣摩语言
  2.能力培养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4)夹叙夹议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1)尊老的传统美德。(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设备
  2.音像资料:歌曲《致爱丽丝》《常回家看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环节:
  1.朗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字的读音,出课下注释中没有,自己又不理解的字词,整理在笔记本上,小组同学之间交流字词整理情况。
  2.朗读课文,感受亲情的和暖。用一句话说说你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二、文本研讨环节:
  课堂导入:
  记得周国平说过,家,是一只船,是避风的港湾,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岸。家庭中,正因为有了父母坚强的臂湾,有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我们才感受到无尽的温情与和暖。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再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天,去共享亲情的无限。
  (一)初读入情整体感悟
  1、配乐朗读。
  阅读提示:(1)播放乐曲《致爱丽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庭的亲和力。
  (2)思考: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三代四口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师生明确:“和美”的家庭。
  (二)研读入境合作研讨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