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
一、教学目的
根据前面对教材、学生的分析,从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
(二)、教学难点
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2.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3.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4.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作者简介
此步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查资料完成对老舍的认识,课堂上让同学们相互补充。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作多了解。
生字新词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写在课件上增大课内容量。特地设计这一步
骤是针对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比较被动的情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设的,同时扩大识字量,为下面的朗读扫除障碍。
(三)、问题性研究
自读赏析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课件提出的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
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明确:
(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
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
(2)济南的地形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决定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3)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重点分析
接着上面的归纳分析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3──5节,并作重点分析: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情景交融
在分析中除了使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
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拟人手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学生讨论后明确:
1.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绿。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2.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写水: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4.作者在第3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和第5小节对水的描写中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四)、归纳小结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并与学生共同解答:文中渗
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解答中使学生了解作者
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抒发了赞美之情。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
特定时令的济南,进行最后的课文巩固。
济南的冬天教案(五)、反馈矫正
1、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2、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3、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4、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此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提示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目的是将阅读之所得转化为写作之所能,是阅读的迁移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