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哥哥弟弟》——观后感
驱动我看这部电影的本质原因是想学习富人思维的,但整部片子看下来,我也明白了性格特点和文化圈层是如何塑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
纪录片讲述了哥哥伊凡和弟弟大卫他们8天的相互交换融入对方生活的故事。首先是弟弟来到哥哥的伦敦住所,在来的路上,弟弟阐述了这样一段话:伦敦确实让人目不暇接,这是自由的土地,进入到这样自由土地以后,因为付不起钱,大家又都搬走了。他在潜意识里,只看到了那些逃离的人,而眼中没有位置留给那些留下来生活得很好的人。换句话说,他对很多的事物都不满怀希望。
哥哥伊凡从小作为承担家庭重任的长子,在童年时期打工、青年时期创业,一路不懈奋斗,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拥有亮眼的成就与体面的朋友圈,是个充满希望和敢于尝试的实干主义者。
网上有很多的言论,说30岁之前不要谈钱,谈钱很俗气。有些话说得在理,也有些话却是为了愚弄人,让人只需带着断章取义的观点活在80%的人中。
比如弟弟在影片中说道:“被财富包围的感觉并不舒服,我还是喜欢简单的生活。”弟弟讲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些许悲哀,他否认了自己对金钱的欲望,不能正向坦诚地接受人性本就对食、、性、钱、权等有着强烈的渴求。然而他向哥哥借3万元做生意的时候和他希望
哥哥给他买一艘船的时候,弟弟总是认为哥哥有钱但就是不想为家人提供一下帮助。由此可知,他自己对于金钱的态度都是处于极矛盾的状态的。
影片中介绍过弟弟曾经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但都只能挣来生存的钱。如果他对生活不满,那就做些什么来改变,如果不行动那就别抱怨。因为处境好坏从来不会因为你脑子里想的越多就会改变。反而你不做为还要想更多,那样就会产生更大的消耗。
哥哥在接触到弟弟的生活圈中时,有些表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他能够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话,但是他能够对不健康或执拗偏激的观念挡在信息接收的门外。而弟弟却长期浸泡在经不起推敲和检验的理论中不自知、不自省。
文化和圈层也是一个影响人生轨迹的因素。我们很多人都羡慕周敦颐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经过社会的改造,那个要强要体面的骆驼祥子也在大势和绝望中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
我的白痴哥哥弟弟大卫一直处在一个反社会与反主流文化的环境中,并以此为乐,身边还有很多和他志同道合之士,他说着很多深刻的思想,政府的阴谋,社会的不公,甚至天体的运行,他排外而固执。而哥哥则是有自己的圈层,谈天说地,博采众长,交流之中,相互尊重,气氛融洽。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哥哥听一个为这家酒吧做清洁的员工谈论英国的独立主权时,哥哥多次向他提问条例的真实和正确性,但是他以工作为由而逃避了。由此可见,弟弟身边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多少
有些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声音的质疑。
事物都有自身的一体两面。影片中一条明确贯穿的主线就是富哥哥和穷弟弟。但是人真的只唯金钱论吗?我想也不应该这样。虽然我们前面说到弟弟很多的缺点,如幼时不务正业,青年时沉迷、信仰宗教,甚至现在还龟缩在房车之中。贫穷、潦倒、玩物丧志等大众眼中“失败者”的样子。但是他身上又散发着自尊、真诚、自由的气质。例如弟弟能够在哥哥的同性恋圈子中侃侃而谈关于iowaska(死腾水)、药物等他脑子里固有的东西,同时他也能向人们表现了哥哥的富有和自己的贫穷,他甚至于不屑去伪装。如在哥哥赛赛时落马真心的担忧和对哥哥马术真诚的夸奖。
人无完人。哥哥也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完美,他给亲人的感觉,特别是弟弟的感觉,就好似“冷漠”。哥哥更在乎他在别人眼里最完美的形象,而弟弟并不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说话做事遵从本心。最后影片哥哥挑战失败,他拒绝了在弟弟房车中过夜,了些道理去安慰弟弟。没有看见感慨万千、早已红了眼眶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