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着》看生死观
一.简述活着
《活着》是现代作家余华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感动了无数人,而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会不忍卒读。这本书是其文学创作模式的转折点,书名虽谓活着,可其实记述的都是死亡。余华把死亡重复运用在作品的叙事中,连续描述了七位亲人相继离去的过程以及主人公福贵受到的每次与领悟。但在《活着》中,死亡的真实意义并不是为了体现人们思想观念中恐惧与消极的一面,相反的,正因为“死亡”意义的突出,让人更加相信了生命的可贵。
这本书中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社会的变革,故事的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的苦难,其跨越时间之长,不幸经历之丰富,让人很惊心。在余华的小说中,苦难叙事几乎有一种执着意义的宿命呈现,他说,活着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在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作者让人们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点,是要告诉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在生活中懂得爱的真谛。
面对生存,生命苍白无力,面对死亡,生命奄奄一息。余华每一次叙写死亡事件后,都会故意把视觉焦点倾注在活着的人们的命途中,把死亡作为人们求生意志的本能体现。因此生存与死亡的真正含义就浓缩在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身上,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借助福贵的口吻来阐述,就好像福贵的一生经历了身边亲人的一个个离去,于是活着对他来说已经是万幸。对于福贵的“活着”,我们可以读得很悲观:人活着,便是活着。青山依旧在,万事转头空,正是这种活着的精神意志不断激发他同困苦的环境作斗争,让他变得更加刚毅自强,这种积极的生命态度正是对“活着”最完美的诠释。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活着与死亡都是永不凋谢的现实主题,也为文学的创作开启了永久的话题。
这本书对人们对生与死的看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所传达的生命精神是不能被作者的单向观念所标注的,而是要作者与主人公处的社会环境相同。也就是说,作者能完全感受并了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主人公所的生活经历。于是作者就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感来展现小说的时代背景,并以此来引入深思,但作者自己也不能完全确信能把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思想琢磨透彻,《活着》的创作就是为了让现今的社会人民来一起深思过去,并以此来掌握自己的未来,展现了无穷的现实意义。
二.活即福贵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使人更加相信了生命的意义,更加懂得其中要承担的责任,要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的命运昭示着我们应该尊重命运的安排,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虚幻而已。他说:“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所以,苦难是恒在的,不管是个人、民族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历程。而能生存即幸福,即可贵。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读得很积极:历尽世间磨难,尝遍人间悲苦,是强大的毅力与不败的灵魂使生命屹立不倒!生活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永久的幸福,它们只不过是形单影只的生活里的陪伴,只不过是我们和我们自己命运之间的友情的象征。而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我们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我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我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化作雨水和尘沙,最后,灰飞烟灭消失在海角天边,也许,这就是活着。
《活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透过《活着》这部小说来认知作家的人生价值取向,它的意义还在于揭示了人生即苦的客观真理。面对一连串亲人的离去,面对苍老而又清新的记忆,福贵
也曾泪流满面,亲人们好像是排好了队一般一个个相继离他而去,而福贵却偏偏排在了队尾;又像造化弄人,故意把福贵安排在了观众席,目睹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去。余华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就是为活着而活着,这是一种单纯却脱俗的理念。活着或许不需要理由,仅仅是对生命的一种尊敬,是对命运抗争的唯一手段。
三.死并无畏活着读后感1000字
死亡是人类苦难的集中体现, 是人类苦难的升华。《活着》铺陈了如此多的死亡与苦难, 寄托了作者余华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生存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对中国农民生存方式的同情与怜悯。中国几千年来饱受战乱动荡之苦, 面对历史的大风大浪,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憨厚纯朴的农民是社会中最弱小最无能为力的一个体, 他们的命运是被动的, 要想活着, 只能忍饥受苦,不争不抗,无恨无忧,听天听命,逆来顺受。或者说,他们没有自己的命运。
或许认命的态度便是坚韧的象征。在中国,在现代,仍有许多人如同福贵一般坚毅地活着,
而福贵只是其中一个。每个人都在承受命运的折磨,别人还未放弃,他人还未放弃,我们有什么资格轻言放弃。《活着》叙述的是一个个以死亡组成的“ 活着”的故事, 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子先后离主人公福贵而去。这些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不断向他们靠拢, 甚至摧毁他们脆弱的生命。死亡, 它不再抽象, 而是如此的真实, 如此地接近。正是书中这些如此趋之不散的浓重的死亡气息窒息着读者, 让读者难以呼吸,难以想象,难以承受。
人在命运面前是软弱和无能为力的。福贵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他分明有过反抗的行为,只是他的力量太弱小,根本比不过命运的精巧安排对他的残害和玩弄。面对命运的安排,福贵选择的是去忍受。可以说,福贵一生的遭遇也反映了余华对生之苦中隐藏着的宿命观的无奈态度。最伟大的人莫过于那些拥有比别人拥有多很多理由却仍然活着的人。正如福贵,一生命运多舛,他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没有考虑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只是把生命作为上天赐予的责任,一种义务。
四.生死有命
人的存在不仅意味着活在世上,还意味着存在的超越与自由。这种超越是人对现实与命运的
一种胜利。在死亡面前,生命是无力的,脆弱的。这就在像告诉我们,我们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只能听天由命,不需挣扎,不需反抗。这种若似悲观的观点,反而深刺人心,引起人们深度思索。在《活着》中,余华以主人公福贵的人生际遇阐述了世界赋予人与自然的命运。这种命运之中体现着世界自身的规律,他眼中的世界已不是人化的世界,而是主宰着人与自然的未来世界,即“心灵真实”。他的意志,在亲人的离去得到了深沉的锤炼,好似能看开一切。他脱离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他不再向外界去寻拯救与安慰,向内扩张人自身的生存环境,而只关注人的生存自身,即支撑人的存在的所有支点。
这种生活的背后, 包含了人物对活的全部的理解和信仰。当老年的福贵坐在田间里怪那头命名为“ 福贵”的老牛偷懒, 并用“ 家珍” “ 凤霞” “ 有庆” 苦根” 等亲人的名字命名的老牛激励它时, 老人早已得到人生的真谛---牛的精神。这是一种顽强隐忍, 自我鞭策的精神, 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 对善与恶一视同仁, 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它使读者体悟到惨痛后宁静超然的心态中泪眼含笑的意蕴, 从而不觉庄严、肃穆起来…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一次次降临到他身上, 他没有怨天尤人, 没有从苦难走向更深的苦难,而是从苦难中超脱出来, 让灵魂升华到平静、自足的境界, 满含着对人类生活的感激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