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壁古今对话
《题西林壁》题解
  这是一首以写景阐明哲理的诗篇。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量移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四月离开黄州贬所,前往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弟弟子由,并曾畅游庐山,足迹遍及庐山名胜的十之五六,有诗文记游,“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作此诗,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东坡志林》卷一“记庐山游”条)诗人描写了庐山横看、侧观、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特点,并以身在庐山,难以认识庐山真面的现象,阐明要了解事物的全貌、本质,必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能对事物作总体的宏观把握。而从欣赏自然风景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是有了一定的距离感之后,才能真正地抉其精华。本诗还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样一个浅显的生活道理。由于诗人用以取譬的事物平常而亲切,包蕴的思想理念深刻而浅近,完全摒除了一般说理诗平板枯燥的缺陷,而能够深入人心,成为千古名篇,千古名言。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
题西林壁诗意
  [1]西林:即西林寺。东汉时,庐山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山上有三大名寺:西林、东林、大林。西林寺又称乾明寺,是庐山风景胜地,元明清各代几度毁于战火又几度重建,现仅存一栋殿宇和建于唐代的西林塔。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3]“远近”句:一作“远近看山总不同”。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形状。
  [6]缘:因为,由于。
  《题西林壁》古诗翻译
  【翻译一】
  横看是一片平岭,侧观又成多座尖峰,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山,山的模样总是不同。古诗百科~不能够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处身在庐山之中。
  【翻译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
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题西林壁》点评
  这是苏轼游遍庐山后在西林寺的题壁之作。苏轼初游庐山时,被庐山气象万千的恢弘气势所震撼,以致才华横溢又文思敏捷的他不敢轻易动笔,感慨地说:“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不是他不想作诗,而是思索着如何能与庐山成
为“故人”,成为“知己”,以达到心灵上的默契而写出庐山的精魂。“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初入庐山三首》其一),苏轼“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先后写了七首纪游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东坡志林·记游》),就是这首《题西林壁》。对于这首诗,用苏轼自己的话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是诗人遍游庐山后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是他的精心力作。这首诗不仅是苏轼留给庐山的千古佳作,更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是他悟彻人生妙谛的绝唱。
  庐山背倚奔腾不息的长江,面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于江湖之间巍巍飞峙又亭亭玉立。峰竞秀,树林葱茏;瀑布流泉,怪石嶙峋;变化无端,气象万千。
  春游庐山,云遮雾漫,如絮如缕,缠身绕膝;雾去日出,峰竞秀,目不暇接。夏日庐山,满目葱翠,花繁叶茂;流水潺潺,凉风习习,清凉宜人;人置其间,超凡脱俗。秋季的庐山,流金溢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秋去冬来,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银峰琼树,分外妖娆。神奇的庐山,变幻万端,深广难测。
  庐山山脉,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倾向庐山之东,会合成整座山峰。诗人游遍全山后,高瞻远瞩,成竹在胸。立足西林寺,首先以平视,概括而准确地描绘出庐山横向和侧面的山势:
“横看成岭侧成峰”,奇势叠出,生动传神。这是诗人泛游全山,收摄庐山全部峰岭而构成的整体形象。次句是随着攀登而俯视山峦,眼中所见的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各各不同,写庐山远近高低变化的峰峦:“远近高低各不同”,变幻莫测,妙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