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自我便失去爱——谈子君爱情悲剧的根源
罗苏滨
(双鸭山市师范学校,黑龙江双鸭山155l O O)
摘要:本文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角度对鲁迅的小说《伤逝》进行了分析。并从文本出发,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作品主题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分析了子君追求爱情的道路本质上是从独立走向依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依附使爱情失去了平等和生命力:强调只有女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在思想上独立起来。才能有真正的爱情。
关键词:自我爱子君悲剧
在鲁迅作品中,《伤逝》是很独特的一篇,也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爱情小说。作品叙述了一对男女青年由相识相恋到最终分手的爱情悲剧,虽然《伤逝》在主题上强涮“一个非理想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理想爱情的”。但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男女情爱问题也体现着两性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本文就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鲁迅的《伤逝》。
一、子君的道路是从独立走向了依附
自从挪威的戏剧家易卜生创作了《娜拉》(又名《玩偶之家》)并传泽到中国,娜拉“我首先是一个人——至少我要做一个人”的独立宣言激起了中国“五四”作家们的创作热情,在所有预示着中国女性关注自我、追求人格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文本中.无一例外宣告着中国“娜拉”们的叛逆和重生,然而,鲁迅不合时宜地创作了《伤逝》,塑造了一个子君形象.并出人意料地让已走出旧家庭的“新女性”子君最后又返回了旧家庭并郁郁而逝。鲁迅在创作《伤逝》之前,就已经在一次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F君显然属于“回来”派。“娜拉”形象的真正启蒙意义也许就停留在她这种对“自我”追求的理念上.因为她的行动除了“出走”没有更具体的延续。而可惜的是许多仿效《娜拉》的中国作家显然也只是简单理解了这种理念,认为女性的“出走”即是“解放”。对照易b生和“五四”的中国作家的思想,鲁迅在《伤逝》创作之前。就体现出来的这种深刻的洞察力无疑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孩儿年少.未得从夫。却如之奈何?”这段话说明在生死紧要关头。老夫人更多的是在考虑女儿,她不同意莺莺的第一计和第二计,而“较可”的取了第三计。当得知莺莺与张生私合,在大怒之下,老夫人仍说是为娘的“业障”,把女儿的过失推到自己身上。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老夫人凭着年纪老,阅历深,事事时时在为女儿着想,替女儿打算,“怕俺女孩儿折了气分”吃了亏。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夫人爱得很真诚,很有个性。不失为莺莺的慈母。
3.制造悲剧而不自知的封建家长
老夫人虽是真心爱女儿,但她爱女的同时又害了女儿,因为她不理解女儿。封建家庭内部严格的等级界限.母与女不同的职责,使她们之间有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女儿对母亲是恭敬的服从,母亲对女儿是严肃的教训。做母亲的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女儿、塑造女儿。老夫人用她自己的是非观、苦乐观、美丑观来越俎代庖.替莺莺审查、衡量、抉择。在老夫人眼中,婚姻意味着蕃衍家庭,幸福就是财富地位。在她看来,婚姻与爱情无关。因此,当她为女儿谋求幸福时却恰恰是违背了女儿的意愿.破坏着女儿的幸福,给女儿带来了痛苦。
老夫人是在用她的“慈爱”杀人而又不是自觉的。她生在名门.嫁在名门.生活环境和封建教养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的虔诚信徒.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也要求女儿如此。在封建社会的婚姻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非个人的意愿。所以.以门第财产和家世利益为转移的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完全排斥男女双表达爱情和婚姻自主的权利.这才是造成无爱情婚姻悲剧的主要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老夫人的背后,真正举刀杀人的是封建伦理道德。王实甫要揭露和批判的,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地位而提倡的封建伦常,指出封建思想扼杀人性,不得人心的实质。
总而言之。《王西厢》中的老夫人有两重身份。主观上是疼爱女儿的慈母.体现了人性中纯洁美好的亲情。但客观上老夫人又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从而使她的母爱变成一种异化了的畸形的爱。可以说,老夫人身份的两重性决定了其性格中封建主义的“礼”与疼爱女儿的“情”的并存,她的性格呈现出二元悖论的丰富复杂性,既相互矛盾,又有机统一。作者巧妙地把各个多元性格的侧面糅合在一起.完成了这一
心灵统一的人物形象的立体造型,使之有血有肉,摇曳多姿,避免了程式化,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模式。老夫人形象的蠼造是成功的,透过这个人物独特个性展示出的深广的社会生活烙印,使得《王西厢》反封建的主题得以深化和提高。从而成为一部不朽之著。
参考文献:
[1]张燕瑾.西厢记浅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20.23.
[2]罗楚伟.浅析《王西厢》老夫人性格的二元悖论[J].教学参考,2001年,第1期.
[3][元]王实甫.张燕瑾,弥松颐校注.西厢记新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在《伤逝》中,我们听到子君“娜拉”式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甚至子君做得更为坚决和果敢,放弃了身份以同居的形式与涓生结合在一起。如果凭这蝗言语和行动,我们无疑也会同涓生一样“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的。”③然而.我们接着便看到了被认为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子君自相矛盾的一面:成家后。在涓生眼里,“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
夜才开始的。”“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上。~只有子君很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我想.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呵!”“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伤逝》是涓生的手记,然而。如果我们能在涓生的间接描述中,暂且撇开子君自相矛盾的行动表层,稍稍关注一下子君从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中表露出来的深层的内心活动的痕迹.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答案:子君从来就是一个中国典型的传统女性。
还在涓生向子君示爱的时候。“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索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仿佛记得她脸变成青白,后来义渐渐转成绯红,——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绯红,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竞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叙述得如生,很细致。”“夜阑人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我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由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但我只要看见她两眼注视空中。出神似地凝想.于是神越加柔和,笑窝也深下去,便知道她又在自修旧课了。”当子君感受到涓生的爱越来越淡时。“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直到涓生忍无可忍,提出分手,这时“她的脸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跟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
眼。”
在《伤逝》中俯首可拾的子君的言行举止使得涓生假想中的“新女性”形象成为泡影。这足一个以涓生,以涓生的价值取向为取向的子君.“我是我自己的”——子君这句很“自我”的宣告其实多少也是摹仿了娜拉的“我首先是个人——至少我要做回一个人”的宣言。所以.当娜拉的解放只停留在“出走”而不冉有所延续发展的时候.失去了榜样影响的子君只能惯性地和传统的“旧女性”一样以“家”为轴心,视爱情为生命的全部,患得患失地生活。可以说子君的“自我”是从来就没有自觉地生根发芽过的,自然就不会有我们期待的开花结果。至于子君最终又选择了“回去”这种悲剧性命运.其实也正是她这一种自我意识匮乏表现的最好证明。
有人认为,《伤逝》中,鲁迅设想的女性解放的出路在于改造生存土壤,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这固然有一定道理,因为鲁迅自己也说过:“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2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下面还有一段话:“在经济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12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然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这话说得实在是很有预见性,因为即使女性在经济上取得了独立,但如果在精神和情感上仍缺乏独立和自由的话,要摆脱依附傀儡的处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成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在《伤逝》问世后的七十多年问,我们仍旧要不断地提倡女性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不难看出。作为深层次的文化意识,要实现女性个性的真正解放。是多么的困难。作为一个有着超前意识的创作家鲁迅.在对巾国女性个性解放问题上又给予了多少殷切的企盼和激励。
二、子君的依附意识让爱失去平等而窒息
“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④鲁迅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是构架家庭的栋梁。在《伤逝》中。我们无法回避因两性自我意识的不平等而导致爱的窒息、消亡最终使家解体的事实,这也许也正是鲁迅要通过《伤逝》来凸现变革社会,树立新“人”意义所在。
《伤逝》这种写作的叙事手法使我们自始至终感受到男性的内心世界而不到女性为自己申辩的心声,且涓生在子君死后的忏悔中。我们能看到的也仅仅是他基于人道主义的善良和同情的表露。却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对“自我”意识的反省和觉悟。也许是浸染几千年中国封建文明史太久的缘故。潜意识里.涓生的“自我”是始终凌驾于子君之上的,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始终居高I临下地俯视着子君,所以,无论是成家前,还是成家后,他自始至终充当了一个审视者和评判者的角.而子君则理所当然地充当了一个被审视者和被评判者的角。
“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到很深的影响。”“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晴笑了:她所磨炼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涓生和子君这种在自我意识上的不平等现象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双方在交流和影响作用上的不平等.而正是这种两性意识的
不平等地位导致了“爱”的窒息和夭折。所以.一旦生活出现变故,涓生才会有了“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缒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所以产生“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伤离;她应该决然舍去。”的想法。
反过来,做为子君,她也未能有意识地去追求爱情中的平等。她的独立只是对封建伦理思想的背叛,然而,这对于认识和理解全部婚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人只有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伤逝》中的最深刻的话语.一般被人们认为是解说爱情中物质生活的根本作用。然而,我们再探究一下,无论是对于涓生还是子君也好.他们的生活还没有到无法维持的地步,他们所无法维持的只是他们尤其是涓生所能够承受的标准罢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更深一层的不平等的存在。涓生除了爱情之外。他还需要“事业”,需要“翅子的扇动”;涓生除了需要子君的目光之外,还需要别人的目光。而子君呢.她没有想到这些。她的意识里也没有需要这些。这就形成了二人自我意识的差别。对子君来说,她就不能够与涓生站在一个高度上来理解生活,来理解婚姻。当涓生从爱情的热度中冷却下来后.这种反差便越来越明显起来。
“自然,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是有差别的。即在同性
E|
-:口C花开过未留香,清水芙蓉唯远观
——浅析《围城》唐晓芙形象
冯春莉
我的爱情不见了q匕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唐晓芙是钱钟书先生《围城》中众多亮的女性形象之一。虽然在小说中着墨不多,但作者却让她成为方鸿渐及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男人都愿意追求并希望能得到的女子。可是这个几乎完美的女子,只能理解为一尊纯洁的女神雕像供人们瞻仰和向往。理想一旦实现,那种美好也将消失.空留叹息。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唐晓芙形象进行浅析.论证唐晓芙只能成为方鸿渐黯淡一生值得留恋的美好回忆.仅此而已。唐这一形象只是作者代表人类对理想所作的一种想象和愿望罢了。
关键词:《围城》唐晓芙形象
钱钟书在《围城》中成功地翅造了多位女性形象,而同众多女性受到作者尖锐批判和讽刺相反,作者却毫不吝啬地赋予了着墨不多的唐晓芙几乎完美的形象赞誉。杨绛先生曾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说:“《围城》中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将她嫁给方鸿渐。”另外我们从作者对唐晓芙的取名及外貌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唐”通“塘”;“晓”,就是早晨,天亮;“美”是荷花的别称。那么三
个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池塘里早晨刚开的荷花”.从名字上就能使读者想象出唐晓芙的形象,小说中作者对唐的外貌描写也极尽良言。
“妩媚端正的网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予。”
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唐晓荚的纯洁、天真、活泼。丝毫没有被外界空气污染过的迹象,她不会刻意雕琢自己,用假象来迷惑人。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清纯如同精灵一样的理想中的女孩子。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晓芙是《围城》中的一抹亮.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理想。她是作者笔下一个理想中的完美女性。正如有学者所言“唐晓芙是方鸿渐超越现实生活中庸俗女人围城中的一种遥远理想,方鸿渐历经并突破众多庸俗女性的围城,对唐一见倾心并深置于心。女性世界中唯一的这朵蔚蓝奇葩,绽放在方鸿渐的心里,成为一种超越庸俗女性围城的永恒理想。唐是催发懵懂而玩世不恭的方鸿渐复苏其积极的自我精神意志的一种奇异力量。唐晓芙占据了方鸿渐的整个身心,并化作一种理想引导方鸿渐不断前行。促使方改造自我现状以超越悲观颓废的精神同城。”
然而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理想.小说中作者并未安排二者的结合,而只将唐晓芙的那份美好永远地留存在人们心中.如果这种理想成为现实,便会失去它原来的样子,最终以悲剧收场。也有学者分析“在创作手法上,钱钟书对唐晓芙有一个很特别的处理,即没有正面描写她的恋爱行为和感受.而一直从方鸿渐的角度反映两个人的关系进程。我想,这仍是作者着意于‘非理想世界’构建的手法之一。唐晓芙在《围城》中是一个符号,一个理想的符号。方鸿渐追求她的过程即是一次接近理想的尝试。钱钟书仿佛要告诉我们的是,人努力地要接近理想,而理想对于现实的人
中,彼此也都不免有些差别。然而地位却应该同等。必须地位同等之后.才会有真的女人和男人.才会消失了叹息和苦痛。”‘噜迅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的这一席话,可以看作是对《伤逝》悲剧性内在逻辑的精辟的注释。而无独有偶,西方的西蒙波伏娃也曾这样谈及婚姻和爱情:“婚姻是要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爱情必须建立在两人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否则就会倾斜和倒塌。”⑥无论是东方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思想家.都在男女两性的爱情和婚姻上给予了“平等”的理念传导。
人类的生存意识注定无法摆脱生存环境而独立存在。生活在一个缺乏平等互爱基础的社会里的人们,的确会有一种“比冰还冷的冷屋”的凄凉,自然也会同涓生、子君一样感受到一种“骨髓中都觉得寒冽”的痛楚。人性的压抑、扭曲的心灵、日趋萎缩的人格和消亡殆尽的自我意识……正是面对这样一个悚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所以鲁迅才会终其一生时时刻刻揭示并剖析国民性,为着树立一个大写的有独立、平等、
自由思想的新人而大声疾呼“只有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⑦
这篇《伤逝》,让我们知道,如果缺乏自我意识的反省。不懂得平等和互爱,是成就不了一个真的人,也成就不了一段理想的爱情和婚姻。也许正是在这个原因上,我们会深深地感动于鲁迅这种蕴含在《伤逝》中的从生命情怀角度去理解文学,用文学中的生命意识去打动人、感染人的决心和意志。
注释:
@②③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⑤⑦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⑥[法]西蒙-玻伏娃.第二性.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