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简介
郭沫若的简介
⼦夏简介
  ⼦夏个性阴郁勇武,好与贤⼰者处,求学于孔⼦,以“⽂学”著称。接下来由⼩编为⼤家整理出⼦夏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夏(前507-?)姓⼘,名商,字⼦夏,后亦称“⼘⼦夏”、“⼘先⽣”,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另有魏⼈、卫⼈⼆说,近⼈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说),孔⼦的著名弟⼦,“孔门⼗哲”之⼀。
  ⼦夏少孔⼦四⼗四岁,是孔⼦后期学⽣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学著称,被孔⼦许为其“⽂学”科的⾼才⽣。⼦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得到孔⼦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盼兮,素以为绚兮”⼀句,孔⼦答以“绘事后素”,他⽴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赞⽈:“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诗》已矣。”(《论语⼋佾》)但孔⼦认为⼦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有所“不及”,曾告诫⼦夏⽈:“⼥为君⼦儒,⽆为⼩⼈儒”。(《论语雍也》)⼦夏才⽓过⼈,《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如:“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居其肆以成其⾔,君⼦学以致其道”;“⽇知其所亡,⽉⽆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道,必有可观者焉”;“仕⽽优则学,学⽽优则仕”等等。
  孔⼦去世后,⼦夏⾄魏国西河(济⽔、黄河间)讲学,“如⽥⼦⽅、段⼲⽊、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夏之
伦”(《史记儒林列传》),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侯的⽼师。近⼈有以为⼦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称“儒分为⼋”不及⼦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批判书》)。
  汉代以来,学者⼤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夏⼀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孔⼦;发明章句,始⾃⼦夏。”(《后汉书徐防传》)这⾥就认为,“六经”中的⼤部分是来⾃⼦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弟⼦,惟⼦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诗》之学,⼀云:⼦夏授⾼⾏⼦,四传⽽⾄⼩⽑公,⼀云:⼦夏传曾申,五传⽽⾄⼤⽑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实受之于⼦夏。毂梁⾚者,《风俗通》亦云⼦夏门⼈。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般以为亦⾮⽆稽之谈。
  ⼦夏晚年,因丧⼦⽽哭之失明,离索居。唐⽞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加封为“河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