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郭沫若
  高渐离是郭沫若
 
  的作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主要讲了些什么?
  简介
 
  《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
 
  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订,收入《沫若文集》,并改名为《高渐离》。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沫若文集》第四卷中《高渐离》旧型重印,作者生前曾亲自校订过。
  战国时期,西方的秦国依靠商鞅变法而变得强大,东方六国无法抵抗。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兵锋直指燕国。燕国太子丹为化解危局,于公元前227年派遣荆轲西入秦国首都咸阳,以燕国督亢之地图与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为筹码,得以得到秦王召见,刺杀秦王。后刺杀行动失败,荆轲死难,其朋友高渐离、宋意等人逃匿。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天下。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东巡郡县,本剧的故事
 
  也就从此开始。
  高渐离隐居在宋子城的一家酒馆,隐姓埋名,充当佣保;后为秦始皇御医夏无且所发现,被擒。在囚禁的期间,高渐离的女主人怀贞夫人也被带至琅琊行宫,秦始皇强暴了怀贞夫人,后者自尽未果。秦始皇爱惜高渐离的音乐才能,又忌惮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于是熏瞎高渐离双眼,并对其施以阉刑,而高渐离的心境也在慢慢变化……曾经的主仆再度聚首,都已是废人,高渐离和怀贞夫人开始策划对秦始皇的刺杀……
 
  人物表:
 
  秦始皇——年四十一。
  胡亥——秦始皇之第十八子,年十一。
  赵高——秦始皇之中车府令,与秦始皇同年。
  李斯——廷尉,年近五十。
  蒙毅——上卿,年五十余。
  夏无且——侍医,年近四十。
  徐福——齐之方士,年六十。
  高渐离——荆轲之友,年四十许。
  宋意——高渐离之友,与高渐离上下年纪。
  怀清夫人——巴蜀寡妇,年三十许。
  怀贞夫人——怀清之孪生妹,高渐离之女主人。
  (此二人应由一人扮演。)
  阿季——怀贞之子,年十一。
  黄媪——怀贞之老佣妇,年六十余。
  其他:酒客二人,卫士长一人,卫士、宦者、童男女等各若干人。
  目录
 
  时间
  地点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附录
  关于筑
  剧本
 
  写作的经过
  人物研究
  校后记之一
  校后记之二
  原文节选
 
  1.刺杀
  在咸阳,荆轲日日做一样的梦。他梦见在易水河边高渐离向他告别的一幕:高渐离白衣白袍,头发用一根深棕的带子松松地扎着,晨光照向他秀美得如同雕琢出来的脸庞。高渐离把他的筑扔在地上,把徐夫人的匕首扔在地上。高渐离说:“荆轲,别去咸阳了,跟我走吧,跟我去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我知道那个地方,那里没有纷争没有仇杀没有动荡,那里有安宁幸福和许多小猪。”
  荆轲并不能确定那天高渐离是否真的说过那些话,记忆在这个地方出了些偏差。荆轲知道自己是个非常软弱的人,凡事都缺少自己的主见。直至他遇见高渐离,他开始非常乐衷地让这个男人一点一点为他主宰思想。高渐离有意无意带给他的每一个思想与嗜好,他都会有意无意地欣然接受。所以如果高渐离那天真的对他说了这样的话,他觉得他很有可能就这样跟着高渐离走掉;然而也有可能他第一次狠下心,拾起匕首,头也不回地朝咸阳去了。唯一可靠
的记忆是告别那天极冷,天寒地冻,风把每个人的衣服都吹得鼓起来。他记得燕太子丹被冻成青紫的脸和手,燕太子丹冻成青紫的脸和手与那天易水河边壮阔萧瑟的气氛极其不符。荆轲讨厌这个人,这个人先把自己逼上一条不归路,然后是田光,然后是樊於期,再然后是他和高渐离。可是命运是事先称量好的,他陷入这样一种命运,没有谁能怪他;他令荆轲陷入这样一种命运,同样也没有谁能怪他。
  在面见秦王的那天高渐离的影子还在他脑中盘旋。他努力凝定心神,把徐夫人的匕首裹在燕太子丹给他的地图里面。匕首似乎发出一种微乎其微的声响,令荆轲总是隐隐觉得不安。天空泛着类似死鱼肚的惨白,丝毫没有刺杀应有的壮阔。荆轲就这样努力凝定心神之后怀揣着裹有匕首的地图走进咸阳宫。咸阳宫高且阴湿,大石累起的主殿里黑漆漆地深不见底,里面站满了持戟卫士。墙上每隔十米点着一支火炬,在火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一片无底的黑暗,黑暗中潜伏着许多爬行动物,时而飕飕窜出。跟在荆轲后面的秦舞阳忽然啊地大叫一声,荆轲回头一看,原来一条大蜥蜴忽然窜到了他的脚上。旁边的四名持戟卫士踏前一步,刀戟齐施,把大蜥蜴准确地砍成五段。秦舞阳却被刀戟齐施的场面的吓坏了,脚一软坐倒在地,于是又有四名持戟卫士上来把他给架了出去。持戟卫士从头到尾一直一言不发,只有秦舞阳的那声叫喊似乎隐隐还响有回声。
  荆轲站定,整装,肃容,然后从怀里取出地图,平举过胸,一步步向秦王走去。他轻轻数着离秦王的步数,他知道这是一段再无归处的去路,他知道这是一段一生只走一次的距离。
  荆轲在离秦王还有七步的地方展开地图,左手将地图朝秦王扬去,右手抽出匕首合身向秦王飞扑。秦王来不及拔他的佩剑招架只能向后疾退。荆轲飞身紧紧追去,后面的持戟武士蜂拥追来护驾却已被荆轲抛在身后。
  秦王身法很快,他一步接一步的退,始终还是和荆轲保持七步的距离,可是深不见底的主殿总要被退到尽头,那就是秦王死到临头之时。
  这时主殿侧旁的门里扑出一个人,白衣白袍,火炬的光下映现出一张异常秀美的脸庞。他奋不顾身地挡在秦王的身前,挡在荆轲的匕首尖前,荆轲蓦然一惊,他用力凝定的心神忽然之间不可遏止地炸裂开来,高渐离那白衣白袍身影一下子占据了他所有的思维空间。他不顾一切收剑,反激回来的力道令他的胸口有如被大椎砸击一样疼痛。这时他才看清那人只是秦王身边一个面容姣好的近侍,可在此余裕间秦王已经拔剑,反击。传说中秦王只会一式剑招,这式剑招叫做天劫地数,世间无人可挡。荆轲终于明白一切都是天劫地数,上天早已称量好荆轲和秦王的命运,只是在天平倾向哪一边此刻得到了分晓,而最终决定天平往哪里倒下的,只是荆轲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高渐离的影子。
  秦王一剑斩断荆轲的右腿,荆轲倒在地上,把匕首掷在一边,仰天喊了一声:“渐离——”。瞑目而死。
  荆轲死后,秦王挥大军伐燕。燕太子丹败死,燕王投降,燕灭。而高渐离在荆轲死讯传到燕国的那天,就不知去向了。
  燕国上下没有人知道高渐离去了哪里,他就这样消失在山野里,消失在市井中。而这段时间里,秦王不可阻挡地将诸侯各国一一灭去,然后自己将自己加冕成始皇帝。
  2.避世郭沫若的简介
  荆轲刺秦王失败,反被秦王所杀,王翦集结军队,准备往燕国进发。消息传到燕国国都蓟城,自然是举国震动。太子丹铁青着他那铁青的脸,去高渐离商议对策,却发现高渐离早已不见踪影。
  此时的高渐离,已在千里之外的湘楚之地,一个极其安宁的小村。高渐离去燕国之前云游各地,发现了这个小村。高渐离跟谁都没有说起过这个小村。十年前,高渐离偶然间路过这个小村,看见了他有生之年所见过的最洁净最葱绿的草地。一名十来岁的小女孩在草地上放牧一小猪。小猪刚出生不久,微张着双眼在草地上打滚,和草地一样粉嫩干净。高渐离不禁伸手抚摸那些小猪,小女孩向他抱以纯真的微笑。
  不料此时,一只凶蛮的豪猪出现了,须毛倒竖,瞪视着小猪。小猪们感觉到害怕,依偎到女孩身后,女孩也心生畏惧,但仍张开手护住小猪。
  高渐离有些动怒了,抽出他的筑来便要动手赶走豪猪。哪知女孩却伸手制止,并取出一只竹哨,放在嘴边悠悠地吹了起来。空气间弥漫开来一种异常异常安宁音乐,一种足可止住一切杀伐的音乐,一时间彷佛连风都舍不得吹动了。
  豪猪直竖的倒刺轻松下来,夹紧的尾巴轻松下来,呜呜咽咽地叫了几声,然后转身跑走了。
  高渐离生出一种羞愧之心,女孩却还是向高渐离示以感激。女孩告诉高渐离,这首曲子是远古佑护我们的风神传下的止伐之音,但是她刚学会不久,刚才是高渐离先显出了止伐之心,才给了她吹奏这首止伐之曲的勇气。
  高渐离在小村里逗留了三天。他离去的时候,誓愿此生要重返这里,他不仅深爱这首止伐之曲,更加深爱这片没有纷争没有仇杀没有动荡,只有安宁幸福和许多小猪的村庄和草地。
  事隔十年,高渐离又踏上了这块洁净得没有瑕疵的草地。小女孩已经长成为亭亭女子,仍在草地上放牧着小猪,她一眼就认出了高渐离。她一看高渐离的神情,便知了大概端倪,她让高渐离坐下,取出她的竹哨,轻轻吹了一遍那首止伐之曲。
  高渐离虽仍不能摆脱悲伤,心中的悒郁已缓缓开始抒解。高渐离说想在这里住下来,女孩表示欢迎之至,很快替他安排好了房子。
  王翦的军队开进了燕国,王贲的军队覆灭了魏国,赵国自长平败后早已无力抵抗。这一切高渐离全然不知,全天下最最秀美男子隐居在全天下最最安宁的小村里,淡忘过去,淡忘将来。
  一天初春的清晨,高渐离背着筑经过村南的桃花林,无意间发现一条掩映的小径。他怀着好奇心走了进去,却发现小径曲折幽深,桃林中另有天地,溪水木石或幽或奇或丽或险,各有鬼斧天工之妙,每拐一弯都有意想不到奇景。高渐离不知不觉便走到小径尽头,发现是一堵绝壁,其上有一帘瀑布撒下,并非作奔流之状,而是滴滴水皆如珍珠之形,漫天喷洒而下。瀑布在绝壁下聚成一个水潭,水潭边有一块大石,石面光滑如镜。高渐离欣然坐到石上,击筑而奏。那水声便也如有灵性一般,应和着他的筑声。以后每日高渐离都会来这里击筑几曲,每当他奏完起身离去之时,微风拂动树林,枝叶发出沙沙之声,隐有谢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