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甲骨文
文/王本兴
郭沫若 (1892-1978)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文化领袖。郭沫若逝世至今已有20多年了,但对他的评价,很多方面莫衷一是尚未定论,特别是他的人格问更是议论纷纭,有的说他伟大,有的说他平庸;有的说他是“青春型”人格,有的则说他是投机分子;有的说他是敢于创造的天才,有的则说他是御用文人;有的说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有的则不以为然,等等。郭沫若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格,他在现代和当代文化界、知识界、教育界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本文在这里不作全面评述,只就其有关甲骨文方面的事说一点个人看法。
郭沫若 (1892-1978)..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乳名文豹,学名开贞,又名沫若,号尚武又号鼎堂。四岁就能背诵唐诗宋词等古诗,一八九七年(五岁)入私塾,十四,五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左传》等。一九O五年考入嘉定高等小学堂,一九O七年至一九一三年就读于嘉定府中学、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成都高等分设中学堂、成都高等学校理科等。在一九O九年暑假期间,读完《史记》以及《皇清经解》等书。一九一三年考入天津陆军军医学校。一九一四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一九一五年考入井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一九一八年就读于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创作了《女神》等划时代的诗篇。一九二三年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后,放弃医学而从事文学创作。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回上海。一九二六年就任广东大学文科院长,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长、副主席、代理主席等职。一九二七年,为“八一”南昌起义核心人物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于一九二八年东渡日本,在千叶县市川市开始以历史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 “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一系列在
郭沫若的简介中国学术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同月回国参加反侵略斗争,任第三厅厅长。一九三八年至重庆,在从事革命活动的同时,继续进行古史研究。这一时期,又写出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历史人物》等重要学术著作;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后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职。在从事繁重的国务活动、科学文化和国际交往等工作的同时,仍对古代史和考古学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了《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著作,晚年主编(胡厚宣总编)的13册《甲骨文全集》,收录了四万一千九百多件甲骨片,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对数千片甲骨文,逐条进行释文考释,而且对断片缀合、残辞互补、卜法文例、分期断代诸方面每有独特创见。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病逝于北京。
20世纪60年代的“兰亭论辨”,为现代书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在“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
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中,由与王羲之同时期的“王谢墓志”纯为隶书书体,而推断“兰亭序”系后人伪托的论点,引发了有关“兰亭序”真伪的学术大论辨,还惊动了,在高二适《兰亭序真伪驳议》一文的批示中写道:“笔墨官司,有比无好”。随着高二适驳议文章的发表,20世纪中后期历史、文化、艺术界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学术大论辨。其学术价值与意义远远超越了兰亭真伪考辨的本身。直接为20世纪后期的书法复兴与繁荣打下了基础。
半个多世纪以来,郭沫若—直没有中断对甲骨文的研究。而真正从事甲骨文研究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時始。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一开头就进入了王国维的《殷墟书契考释》,一两天的工夫郭沫若就基本破译了甲骨文字的秘密。月余时间,他不仅读完了所在图书馆馆藏的全部甲骨文字以及金文的书籍,还读完了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不多时,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甲骨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流人国外的甲骨文以日本为最多。除了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大学以外,私人收藏也不少。三井源右卫门就收藏了300片之多。亲眼看到国宝流失异邦, 他决心在甲骨文研究上面做出一番事业来,以对得起炎黄列祖。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翌年5月,此书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接着又相继出版了多部甲骨文专著。使他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颠峰时代。郭沫若的书法早年从颜柳入门,后精学苏轼、米芾,进而上溯魏晋、直追二王诸家,走的是碑帖相结合的路子。他的行书迥异时流,脱略成势,端庄流利,刚柔相济,别具一格。由于对甲骨文深入的研究与临摹,其甲骨文书法功底亦日益深厚,如附图,即是郭老的一件甲骨文临作。临摹,实质上是走近古人、走近刻版,与古人对话和讨论,体会古人的意境和艺术情趣,而所临摹的作品则是对原版、原作的理解和阐述。郭老的临作,就是“走进去”之后又“走出来”,借古人散文式的语言,用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行再创作,文字的点画、文字的结体、作品的形式都有了新的涵义与内容。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没有参加过殷墟的考古发掘,但他一直关心着甲骨学的研究与发展,1959年8月,终于来到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河南安阳,他冒着雨踏访小屯村、王裕口村等古地。对陪同的人说:“将来要在这里兴建世界东方博物馆!” 现在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博物馆已经建成,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入登第三十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建成开馆。这一切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