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女神》>>;的时代精神 
摘要:《女神》出版于1921年,
女神》简介
  诗集。郭沫若著。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 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反映现实。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
”不过,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而《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
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
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
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而《天狗》只是《女神》创作中诗人情感与艺术碰撞、融合、激溅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见,《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艺术彩将是照彻诗歌艺术长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诗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等。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1892年,出生在四川乐山沙湾。郭沫若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郭朝沛主要以经商为业,略通医道;母亲杜邀贞是一位没落官宦之家的后代,因此粗通文字,知书达礼。在这样一种开明的家庭环境中,郭沫若不但学习了《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春秋散文》、《史记》、《汉书》等古代文史经典,而且有机会涉猎《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当时所谓的“闲书”,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国的诗、词、曲等作品以及国外的许多文学作品,尤其酷爱诗歌。这些对郭沫若今后在文学、历史以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郭沫若不但钻研书本,而且自幼就有很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政治意识,他在中小学期间就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
《女神》的时代精神
1.《女神》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状态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情绪的极好表现。这种情绪是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因此,诗中的“我”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
2.《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棠棣之花》、《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献身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
之中了。
3.《女神》的进取精神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
命世纪到来的气息所产生的不可抑止的欢欣情绪,也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所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对光明、对力量的歌颂,彩明亮,声调高亢,气势磅礴。《太阳礼赞》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太阳的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伟力;《晨安》的兴奋之情更明显,一气喊出二十七个“晨安”,把自我与世界贯通,表现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气魄;《笔立山头展望》等作品
也都表现出求新弃旧的进取心。
《女神》的艺术特1.《女神》在形式上的创造《女神》实践了郭沫若自己关于“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创作主张,使诗的形式得到了完全的解放。《女神》不追求任何一种固定的现有的格式,任凭感情驰骋,自然流露,依据内在的感情节奏,自然地形成诗的韵律。它的五十余首诗,每首诗都是一种新的格式。《天狗》诗句短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一种割不断的绵绵情意,正好适合表现眷念之情;《凤凰涅磐》的诗句参差不齐,长短并用,富于变化,或长吁,或短唱,节奏感十分强烈,表现出一种悲壮气氛。
2.《女神》的比喻、象征手法《女神》常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是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在《女神》中,无论是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还是人格化的自然景,其形象的选择都十分巧妙、恰当、新颖,与要表达的感情内容相一致,山岳海洋,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也都唱的是“郭沫若之歌”。《天狗》用民间传说中天上破坏者的形象来表现对世界的反叛和破坏情绪,《炉中煤》用受压于地下的、乌黑低贱的“黑奴”——煤的形象来表现劳苦者的爱国之情,十分新颖而恰当。
3.《女神》的豪放风格是新诗中豪放派的先驱。在《女神》中虽也有“丽而不雄”的风格的作品,但能代表《女神》特的,是惠特曼式的“雄而不丽”的风格。它的想象新奇,语言粗犷,气势磅礴,声调激越,笔调恣肆。它的美是一种壮美,男性的阳刚之美。
郭沫若的简介《女神》 郭沫若
2
回答者: zhp2008520
1921年8月,郭沫若将这一时期所做的154首诗歌结集出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诗歌集——《女神》。《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
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
《女神》除序诗外共56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凤凰涅盘》和女神之再生等诗。《女神》强
烈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热切追求赞美自由解放和光明新生的精神。在艺术上,奔腾的想象、急骤的旋律、宏伟的气势、瑰丽的彩、英雄主义的基调、自由的诗体等构成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  一、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中文关键词】 十月革命; 革命精神; 民主主义; 社会革命; 帝国主义; 思想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歌集,也是中国新诗发韧时期最重要的一部诗集。新诗最早的倡导者和尝试者是胡适,但他的《尝试集》始终未能摆脱旧体诗词的格调、体式和韵味,都不足以表达五四时代的变革精神和激昂的情绪。闻一多曾描述说:五四时期的青年“心里只塞满了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哀。他们的心也快塞破了。忽地一个人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至这个人便是郭沫若。”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县人,原名郭开贞,所用笔名有麦克昂、鼎堂等。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诗人,也是杰出历史学家、古文字家。五四时期,他正留学日本,感应着新时代的气息,开始创作并发表新诗。1921年,郭沫若把自己的诗作结为一集,交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发行,这就是这部《女神》。
《女神》共收作品57篇,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分量最重,包括《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晨安》等代表性诗篇;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并且多为诗人早期的作品。因此,如果从写作时间顺序看,倒是第三辑的一部分诗该排在前,第二辑次之,第一辑的诗剧在最后。《女神》各诗的写作时间基本上反映了郭沫若五四时期思想与艺术风格演进的轨迹。
郭沫若早期的诗,多系个人感怀之作,吟咏云月,品味春愁,描叙感情的缠绵悱恻。那时诗人正耽读泰戈尔,又喜欢本国的古典诗人陶渊明、王维,因而,诗风也崇尚冲淡蕴藉。
郭沫若的诗风,是受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才由冲谈转向奔放的。诗人自己曾回顾说,最初读《草叶集》时,他深深为震荡其中的雄浑豪放的调子摇撼了,他感到“个人
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到了喷火口,也到了喷火的方式。”《序我的诗》诗人的医诗情由此爆发了
。那一年恰恰是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而他在“爆发期”创作的诗,大都收在《女神》第二辑里。
这些诗的特点之一,是气象宏大。诗人不像五四初期胡适等白话诗人那样仅仅在身边日常生活小景致中发掘诗意,他感兴趣的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壮丽图景、辉煌的事业、杰出的英雄和绚丽缤纷的传说。在这些诗作中,几乎到处可见“无限”这样的字样,“无限的太平洋”,“无限的大自然”,“茫茫的宇宙”……而在这宏伟景象之间,屹立着“人”。郭沫若状摹山川之雄伟,时间之悠长,并不是为了反衬人的渺小、软弱和生命短暂。虽然诗人曾品尝过现代主义文艺的汁液,但他接受的主要是浪漫主义文学营养,而五四时代的历史要求,又是那样强烈地呼唤着“人”的觉醒,因此,与宏大自然意象和谐,《女神》第二辑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也大都是巨人的形象。他“立在大海尽头紧觑着”太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甚至可以吞掉日月星辰和整个宇宙。而在表现“人”的个性张扬的同时,郭沫若也描叙了“人”的蜕变,新生的过程。这
突出表现在长诗《凤凰涅槃里。长诗的前半部分,以凤与凰的对唱,对社会、人生、宇宙提出质问,情绪忧愤,颇类屈原的《天问》。随后,以壮烈场面展现了凤凰的自焚,诗的后半部分,则欢快明朗地欢呼凤凰在烈火中更生,更生的是凤凰,也是诗人,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诗人自己曾说:“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革命春秋》。
《女神》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体现着五四时代的“暴躁凌厉”,回响着真正的“男性的声音”。作者敢于忽视形式的精致,敢于直率地呼喊,敢于在词汇、句式上不忌讳重复,从而构成了紧张热烈的节奏与激昂的音调,虽然有些诗篇不无空泛粗糙之憾,但整体说来,其成就是突出的。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在文学上,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个性解放的呼声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
如:《天狗》中的“天狗”这种冲决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事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
《浴海》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诗的宣泄。这种个性解放的要求不仅仅着眼于个人本身,诗人将个体的解放作为社会、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它们融合为一体。
《地球,我的母亲》中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