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运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它有什么特征?
2.做一个圆柱形茶叶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纸板呢?(接口处忽略不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再次让学生明白圆柱的特征,同时提出“做一个圆柱形茶叶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纸板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出学数学的价值。】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求需要多少纸板,实际是求圆柱的什么?(表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2.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把三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
揭示并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
3.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猜一猜圆柱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预设:
⑴圆柱侧面展开后看似什么图形,剪开图形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
⑵把圆柱滚动一周,所滚动轨迹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
⑶用纸把侧面包围,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小结:方法真多!下面根据你的想法,利用手中的材料合作操作,看能发现什么?(验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研究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规律。
⑴滚动法。(学生利用滚动法,把圆柱侧面滚动一周后,滚动过的轨迹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六年级学习计划⑵展开法。(圆柱侧面沿着高剪开得到长方形或正方形,斜剪得到平行四边形。即看圆柱形状不同,剪法不同,展开得到平面图形不同。)
如下图:
沿高剪
沿高剪
剪的方法不同,展开图形不同。 ⑶围成法。
比较上面不同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⑴曲面转化成平面; ⑵平面面积就是曲面面积。
小结:通过上面滚动、展开、围成等操作,把圆柱侧面转化成平面图形,即平面图形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板书:圆柱侧面积=展开平面图形面积)
3.二次探究,讨论侧面积计算方法,引出计算公式。
⑴根据操作,初步猜想。(如:把圆柱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多媒体闪动:圆柱底面周长与圆柱高和展开图形的长与宽 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⑵引导学生交流: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学生进一步总结出公式。 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斜剪
侧面剪开
长方形
如果用S表示圆柱的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表示高,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S=Ch
知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如何求圆柱表面积呢?
4.求圆柱的表面积。
⑴如何求圆柱表面积?
课件出示茶叶盒。
⑵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⑶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学生边说边用实物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本课抓住圆柱表面积中的侧面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一问题,有详有略,凸显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推导出了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时渗透“化曲为直”思想,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教师重点引导提升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
⑴用底面周长和高计算侧面积公式:S侧=Ch
⑵用圆柱底面直径和高计算侧面积公式:S侧=πdh
⑶用圆柱底面半径和高计算侧面积公式:S侧=2πrh
2.进一步提升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作用。
学习第2、3个公式有什么用处呢?(指出:一方面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或
直径,可以计算该圆柱底面周长,另一方面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可以计算圆柱的底面半径或直径,求出圆柱底面积,再求出表面积。)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⑴课本练一练的第1题。
求圆柱的表面积。
温馨提示:
①观察上面图形,看清每个图中分别给出了哪些信息?
②根据所给出的信息,计算出每个圆柱的表面积。
③学生做后集体订正。
⑵完成课本“试一试”。
做题要求:
①认真审题,搜集信息。
②学生独立列示解答。
③组织学生交流:“无盖水桶”的表面积要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
对于学生出现的解答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
⑶课本练一练第2题。
如图,压路机前轮转动1周,
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友情提示:
①认真审题,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