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沔阳雕花剪纸(世界非遗)
沔阳雕花剪纸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整,破工精细严密,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配影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等特点,具有写实兼而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 既有我国南方剪纸的共有特征,又有江汉水乡剪纸的典型特,充分展示了仙桃人民的艺术才华与美好生活的愿望。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构图圆满完整,造型适度变形
沔阳雕花剪纸充分运用了我国剪纸艺术语言,并在实践中创造运用了为特点的雕刻纸花样的艺术语言。
如花样中的“点”,有大点、小点、镂空点、留实点,均讲究呈圆形,也有椭圆形,显得规范、美丽。花样中的“线”,多呈弯线、弧线、S线、水波线、涡纹线,很少有直线或折线,显得婀娜多姿、奔涌向前、旋转、飘逸有动感。花样构图多呈圆形(如帽花、兜肚花等)和半圆、大半圆形(如鞋花等)。
(2)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
其线条美也十分突出:圆润、流畅、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十分秀美。通过线条的粗细、正斜、曲圆等不同形态、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出不同美感。如粗线有刚健、浑厚的感觉;细线有柔弱、纤秀的感觉;水平线有延伸的感觉;垂线有上升和下沉的感觉;曲线、斜线、弧线有飘动的感觉;放射线有向心、辐身的感觉;涡线有旋转运动的感觉;圆线有外柔内动的感觉;浪线有涌动的感觉;S线有扭动的感觉等等。
(3)彩鲜亮醒目,黑白对比分明
沔阳雕刻花样子,为了便于刺绣,用细白纸为主要材料,制作时以阴刻线条,镂空小点为主要手法,作品贴在红绿等深绸。
沔阳雕花剪纸是民间艺人们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刻的绣花纹样(俗称“花样子”),一般可重叠一、二十层白纸雕刻。艺人们使用的刻刀多为闹钟发条和手术刀通过加工而成的。蜡盘由菜油、白蜡、香炉灰合成物盛于小木圆盘中组成。昔日沔阳水乡卖“花样子”的剪纸艺人身背花箱,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到处可见。
剪纸工具:刻刀蜡盘、白纸(10g左右的普通白纸)、书包(黄牛皮纸裁成长52cm、宽38cm的书包,用作夹“花样子”用)、花样箱(用刺杉树木得木板做成高38厘米、宽26厘米、厚22厘米左右,刷上枣红油漆,正面可嵌玻璃,玻璃内贴上“花样子”)、拨浪鼓(拨浪鼓大约1尺8寸长,拨浪鼓上的鼓皮钉有36颗铁钉,象征男人36颗牙,意寓说话算数)
剪纸草图花样子一般借鉴年画题材吸收国画细描的手法,汲取装饰画的简化、夸张、变形等造型特点,运用花鸟画的结构和书法的形式,达到版画黑白灰分明的效果。草图形成后,将大约10克厚的白纸或白宣纸裁成所需图案大小,将白宣纸重叠20多层,再将设计草图置于其上,用针线或纸捻将纸的四周穿成一个整版。雕刻时纸下垫以由菜油、白蜡及香炉灰构成的蜡盘,刻刀则多由闹钟发条和手术刀加工而来。
与其他地方的剪纸相比,沔阳雕花剪纸在刀法上具有高超技艺,讲究握刀要正,下刀要顺,开片要严,行刀要匀,因此在民间剪纸中独具一格。艺人用雕刀在剪纸作品适当的部位,一刀一刀地插出放射形的图形,或者以插刀走边,对人物的须发、服装,动物的禽羽、兽毛的纹式进行美化,雕刻出来的花草树木、人虫鸟兽往往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和乡土气息。
窗花剪纸图案大全沔阳民俗剪纸可分为婚俗、丧俗、服饰、宅居装饰、岁时节令五类。
(1)婚俗剪纸
结婚时,男方家屋正中墙壁上悬挂巨幅夺目的鲜红双喜字,配以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的剪纸,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等,分别贴于大门、洞房门及玻璃窗户上。此外,男方过礼的猪肉、鱼、酒等一切礼品上和女方陪嫁品上均盖有红喜字。新娘在娘家办嫁妆时,绣的垱枕、围裙、袜底、云肩、花鞋等绣品。
(2)丧俗剪纸
昔日,沔阳流行请道士为亡人做道场的陋俗,道为死者作法的道士法衣上绣有寿字和浮云、莲花、万字格等花样。
(3)服饰剪纸
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如老妪头带的勒子,脚穿的花鞋;中青年妇女用的围裙、绣花鞋、包被堂心、袜底、手帕;儿童的狮子帽、虎头鞋、长命锁、涎兜、香包(又称香囊)、绣花衣裤;
青壮年男子的布草鞋、拖鞋、鞋垫、箍带等均有绣花。花样子多系祈福、添寿、发财、喜庆、爱情、多子、辟邪、消灾等吉祥内容。
(4)宅居装饰剪纸
沔阳除窗花剪纸外,还有门帘花、门鼓花、帐檐花、帐飘花、垱枕花、顶棚花等等。
5)岁时节令剪纸
元宵节——花灯(尤其是走马灯上剪纸图案)
清明节——坟上插吊钱
端午节——五毒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