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于1978年在《文汇报》上提出,伤痕小说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种全新文学题材。之后,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为核心的小说作品,被称为“伤痕小说”。刘心武的《班主任》成为伤痕小说的奠基之作。卢新华《伤痕》,使“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得名于此。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小说缺点在于理论先行。
2、寻根小说:在1984年12月,在杭州《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中提出,韩少功提出“文学有根”,“根”是指民族传统文化。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有韩少功、贾平凹、陈建功、郑万隆、李杭育。艺术特:对小说情调氛围的营造;向平淡、节制的语言倾斜,或者直接融进文言的词汇和句子,来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小说章法结构取自于古代小说,尤其是“唐人传奇”和“宋人笔记”。意义:小说偏离了主流小说的政治批判,现实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的现象,对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的描写,拓展了小说的表现领域。
3、新写实小说:是具有传统写实意义的小说。代表人物刘震云、池莉、刘恒。小说的写实特点:还原生活。对日常的、平庸的、琐碎生活的关注。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典型化”,包括放弃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过去“宏大历史叙述放弃,代之的是对日常的、琐碎的、平庸的日常生活”的表现与兴趣。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了一种开放的态度,表现为“还原生活”的零度叙述方式。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但同时也造成了对意义的消解这一新的盲区。
4、先锋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重视“叙述”的过程。代表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格非的《逆舟》和苏童的《妻妾成》。小说特点:“虚构”与“真实”相混杂;对于“内容”与“意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消解。对于欲望、死亡、性等表现出兴趣。因此,如果在先锋小说中寻意义,往往会是一种徒劳。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走向一种“形式”的疲惫“先锋派”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
5、初期海派小说:产生于30年代的上海,特点有:新文学的市俗化与商业化;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过渡性地描写城市;注重小说形式的创新。艺术特:强调主观感受,
运用意识流写法,多样的表达方式,结构独特,描写手法新颖,深入人物内心。代表作家有:张资平《上帝的儿女们》、叶灵风《紫丁香》。
6、京派小说: 产生于30年代的北方,小说善于挖掘普通人的生命的庄重与坚忍,表现“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由“常”观“变”。在现实主义的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代表人物:沈从文(京派作家第一人)、废名、芦焚、杨振声、林徽因、朱光潜等,主要刊物:《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等,主张纯正文学,自由主义,小说审美情感是诚实、从容、宽厚的,特别写出女性少女的纯良。为现代小说提供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式样,用“逝去的美”来表现积极的怀旧气息。
7、东北作家一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青年作家,代表作家:萧红、萧军、舒、端木蕻良等。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为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代表作有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8、政治抒情诗:用于歌咏重大政治题材的抒情诗。它通过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彩,抒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代表人物:郭小川贺敬之
9、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左联中篇小说领导下的一个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等。基本特点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中国诗歌会总会上海﹐北平﹑广州以及日本东京等地也分会。总会机关刊物《新诗歌》。诗歌观: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实现“诗的意识形态”;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其创作特点:及时、迅速地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在艺术表现上,大都采取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在诗歌形式上,提出了“歌谣化”的主张。
10、后期新月派:是前期的继续与发展,主要阵地《新月》《诗刊》。基本成员有徐志摩
、饶孟侃、方玮德、陈梦家。创作向自由诗发展,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字里行间流露出幻灭的空虚感,迷茫的伤感情绪,正是后期新月派的典型诗感与诗绪。特点: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有别于同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叙事的偏重。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与现代派在题材、诗感、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上趋近。通过暗示和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贡献:“十四行诗体”的转借与创造,在“十四行诗体”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契合点”,从而为新诗的形式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
11、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秀、田汉、穆木天等留日学生,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初期主张是:“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文学作品的“今”与“美”。
12、左联:又称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共产党在1930年3月2日于上海成立,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出席者有:鲁迅(旗帜人物)、沈端先、冯乃超、柔石、蒋光慈等四十余人。理论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
阶级倾向”,“援助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出版刊物:《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等。左联青年作家的涌现,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缺失政治上理论上的教条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文艺上的公式化概念化
13、《受戒》:汪曾祺的小说。小说描写的内容主人公明海出家后和和尚们充满着人间烟火气、世俗性的宗教生活和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人的爱情也走向成熟。结构上没有故事情节。具有抒情性,通过气氛的营造来酝酿小说人物,构成一种情调,具有抒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从敦厚的平和境界里,寻觅到儒家的个体与社会和谐的人生理想,从清新明丽的自然风光中,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觅得庄禅的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追求。采用诗化的语言,简洁明快、纡徐平淡,别具一格。采用散文化的写作手法。
14、《棋王》:阿城的寻根小说。写远赴云南边境“上山下乡”的一“知青”在非常环境里的人生经历。主人公王一生喜爱下棋,天性柔弱,面对粗糙喧嚣的社会环境,其惟一的“定力”
只能来自自身内部精神的平衡。既不远离世俗生活,又不沉溺于俗世环境。在作品中,政治事件和社会矛盾被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淡泊宁静、无为而为、身处俗世、不耻世俗的“超脱境界”,采用略带幽默的白描的叙述方式,语言自然、质朴、但不浅俗,重视人物、事件直接呈现,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抑制叙述人的过分干预。
15、“归来者”的诗1980年,艾青把他恢复创作之后的第一本诗集定名为《归来的歌》,与此同时,流沙河写了《归来》,梁南写了《归来的时刻》。这个期间,“归来”成为一种诗人现象,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被称为“归来”(或“复出”)的诗人主要有: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艾青、流沙河、昌耀等);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牛汉、绿原等);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穆旦等)。作品大多将历史断裂和承续的感受,融入个人的生命形态中,继续曾被阻断的社会和美学理想,诗歌方式。作品特点:呈现共同点,如自叙传的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想思辨倾向等。
16、《我与地坛》:史铁生的长篇抒情散文。文章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一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从思想主题上看,讨论了人该如何面对生
活中的苦难,面对生和死的主题,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到生存的意义,解决了为什么死的问题。艺术特: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真挚感人,洋溢着对母亲的爱。抒情中夹议论,突出主题。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语言隽永富有哲理,采用拟人、转换词序等手法写出地坛的沧桑与破败,又烘托出落魄者的精神状态。
17、《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的短篇小说。作者用平实而浪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插队生活的画卷,并从清平湾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中,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写出动荡年代的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的冲撞中的迷惘、苦闷、执着等多种心态。以“自传体”的叙述语调,赞美带有“原始”生活、生产方式特征的山村中的朴素、动人的人性。语言质朴、自然。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挖掘文学“寻根”的意义。
1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尘世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全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语言纯粹,充满张力。海子诗歌形式的创新性在于充满张力的语言;对装饰性的反动及用负面的想象力来写诗。
19、《人生》:路遥的中篇小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20、《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刊登,打出了“人的文学”的旗号,反对"非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的中心概念。周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就文学的本质特征。提出新文学要以"人道主义(个人本位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用严谨的态度去着重描写底层人民的“非人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态度;展示“理想生活”。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于助成人性健全发展。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作用。
2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会上提出三大政策:讨论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知识分子要向工农兵方向转变;规定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文艺要为政治服务;文艺的艺术性问题被忽略。它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
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的成就。之后,出现的代表作品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