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放区小说
教学要点:
2、对解放区小说的文学史评价
3、赵树理小说中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及其创立的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的特点。
第一节概述
一、总体特征
渊源:从30年代的左翼小说发展而来,在文艺政策指引下,适应了西北贫瘠农村,文化程度远较东南沿海一带城镇低的农民读者,将革命现实主义的小说民间化了,紧扣时代主题。
与苏联文学、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都有联系,却与现代主义的世界文学潮流有隔绝,形成相对自足的体系,后在各根据地间流通。随着在全国取得政权,对50年代以后的大陆文学发生重大影响。
二、各类题材小说及其代表作家
1、 农村题材(主要表现革命根据地的生活)
△“白洋淀”派的鼻祖:孙犁(1913----)
孙犁的小说集《芦花荡》和《荷花淀》等。他的小说大多以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反映了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1)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着意刻画农村妇女形象。
他的小说很少直接的战斗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非凡的英雄人物,而注重表现普通人民在战争和革命风雨洗礼下所焕发出来的优美精神情操,注重从激荡的时代风云中挖掘人性美的极致和生活的诗情画意,特别倾心于表现农村妇女在战争年代明轻重、识大体的高尚情操以及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如《荷花淀》中水生妻、《丈夫》中的媳妇。与鲁迅、叶圣陶、柔石描写妇女苦难不同,与艾芜《南行记》、沈从文小说不同(他们反映时代潮流之外的人物,从下层社会发掘受伤的灵魂美、或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孙犁展现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表现出更为健康的彩,歌颂新时代、新农村、创造
美的革命。
(2)散文笔法、诗化小说。
在艺术上追求散文化、抒情化和风俗化的描写。具有单纯明静的叙事结构、通俗优美的语言风格(具泥土气又有艺术加工,既有直率也有含蓄)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一连串生活画面,或一种思想、细节串连,情景交融。
孙犁小说的传统性、民间性较内在,追求中和之美。在解放区小说中有独特位置,形成“荷花淀派”,影响了刘绍堂、丛维熙等作家。
还有康濯、孔厥,表现农村新生活的“山药蛋派”如马烽、西戎、秦兆阳等人。
2、军事题材:
3、知识分子题材(包括暴露和讽刺的):数量较少,反映了创作思想的片面性。或对知识分子弱点检讨,或抒发知识分子投奔解放区获得新生的感受,或写知识分子在战争中经受考验,不乏抗战加恋爱的故事。
丁玲的《在医院中》:作为敏锐的女性作家,具有一贯的独立审视生活的勇气和眼光。通过年轻女医生陆萍被分配到一座新建的医院后的感受、遭遇(被不懂医学的行政官僚不尊重),尖锐揭示了具现代科学民主思想和高度责任感的革命知识分子与农民小生产习气、官僚主义的矛盾,是对知识分子“改造”题材的开拓和发展。是共产党领导的区域第一次提出反对小生产习气的问题,是鲁迅“改造国民性”主题的继承发展。显示了丁玲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及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揭露矛盾的胆识。她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她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科学、民主、战斗)的坚持终于得到历史承认。
4、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
解放区大规模开展“”斗争,大部分作家意识到这个大变化具有的丰富内容(历史、心理、审美),所以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就开始对其进行艺术反映和概括。作家的个人感受力、概括力、表现力都受到考验。代表作:
(1).丁玲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它的杰出之处在于,作者在处理
土改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题材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如实地写出了生活本身的复杂面貌。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阶层关系的复杂性。血缘宗法的传统,生活进程中的分化与升沉,使农村各阶级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关系;而且每一阶级每一阶层内部也都存在着差异、矛盾和斗争。丁玲在小说中,对暖水屯这个普通村落复杂微妙的阶级关系没有进行理性的简化,而是努力表现其固有的复杂真实。如对钱文贵等人物及其周围关系的描述,错综复杂、互相渗透。每个阶级(地主、贫农、村干部)中又存在差异。自觉运用阶级分析观点,在表现农村阶级关系的深广度、准确度上超过五四以来表现农村阶级斗争题材的作品。在反映农村阶级的复杂性、对人性的分析批判上,超过土改时期同类作品。
二是如实地描写了人物的心理真实,显示了丁玲刻画心理的长处。丁玲不因为人物的阶级属性而回避或简化对他们心理真实的揭示。她如实地写出地主的“余威”对农民的心理威胁,甚至揭示出了先进农民自己也并未自觉的心理秘密。尤其是对地主心理的准确把握与真实表现,是颇见功力的,显示出可贵的艺术勇气。正是这种真实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赋予《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非同一般的思想深度。作者的笔触以细腻深隽见长,但生动明快不足,读来不免沉闷了些。
(2).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描写东北松江省元茂屯曲折艰难的土改全过程,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尖锐、残酷。
与《太》相比,《暴》主要弱点在把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简单化、规范化,地主与农民矛盾成唯一矛盾,同阶级无矛盾。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单纯,象政策过滤过一样,选择无偏差(“左”倾)地区作为典型。
但《暴风骤雨》也有其独到的优点,一是它反映土改运动的规模较大,过程比较完整;二是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大量富有农民生活情趣的幽默细节,因而在单纯、明快之中又显得丰富、饱满。表现了生活本身固有的丰富生动,比《太》高明。作品在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方面,有着显著进展。此外,塑造出世故精明而又幽默风趣的老孙头形象,是作品的一个独特成就。
5、通俗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
与其他地区的通俗小说有区别,不受市场制约,面对的读者也非市民。而是由抗日民主政府推行,对象为农民。
△特征:
“讲话”的理论推动,为工农兵服务;利用旧形式、民间形式创造民族新形式,现代、西洋形式受压抑;作家主力为二十年代出生的新人,在五四新文学哺育下长大,学习民间、农民文艺为农民服务;体裁上,章回体、演义体、新小说体、通俗诗歌、戏剧全面收获。
柯蓝的中篇《洋铁桶的故事》,马烽、西戎的长篇《吕梁英雄传》和孔厥、袁静的长篇《新儿女英雄传》等新英雄传奇,都对章回体的传统形式加以改造,表现人民武装斗争的新内容。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和英雄人物,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基调,畅达明快的叙述节奏和叙述语调,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三、文学史意义
1、宣传抗战、服务大众,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政治功利性,在大众化、民族化方面成绩突出
2、不足:艺术个性、审美性有所忽略,不少作品在主题、人物塑造上模式化
3、推崇通俗文学、民间文学,忽略五四传统,妨碍了新文学现代化进程,影响了艺术上的发展。
——这些特点都对建国后文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第二节赵树理
一、赵树理的生平和文学史意义
1、生平
原名赵树礼(破封建思想之礼,树马列主义真理),山西沁水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家贫,少时即参加农业劳动。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父亲赵和清是生产上的多面手,兼通易卜星象和医术,常带儿子参加农村自乐性团体“八音会”,这使赵树理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苦,而且多才多艺。1923年小学毕业后任农村小学教员。1925年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接触新文学。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1929年被山西阎锡山当局逮捕入狱,次年获释。在此前后,卖过字画,当过江湖郎中、差役、录事,教过私塾,饱尝生活的艰辛。1936年任上党乡村师范语文教师。翌年参加山西
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和民政工作。1939年起编辑《黄河日报》、《抗战生活》、《中国人》等报刊。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5年后编辑《新大众》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1965年回山西文联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致死。
赵树理于1930年首次发表了反映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4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稍后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此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邪不压正》,短篇小说《地板》、《福贵》、《田寡妇看瓜》、《登记》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1954年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评论等。他的创作已结集为《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文集续编》出版。不少作品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20余种文字,产生了国际影响。
赵树理在现当代文学大家中的特殊性: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有地道的农
民气质,是各种农业技术、农村乐器的行家里手,对农村文化相当了解。受过新文学影响,喜欢新月派、现代派,写了一些诗文,不能被乡人看懂,决定做“文摊”(普及,旧瓶装新酒)作家,用农民喜欢的民间传统的文艺形式和通俗的语言文字,自然自在地写出真正为农民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
2、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
周扬:“赵树理是一位在成名之前就已经相当成熟的作家,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此处的“成熟”指:(1)经历丰富,接触下层多,个人经受挫折多,对革命异常向往,怀深挚感情;(2)在艺术上探索出自己的路,有创见。这个评价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发展的展望,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体现了毛“讲话”提出的创“文艺路线的典范”。
△“赵树理方向”
赵树理的创作与“赵树理方向”的倡导: 赵树理的创作是能体现《讲话》所提出的文
中篇小说艺路线的典范; 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顺应了农民化的审美追求;赵树理的创作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 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 赵树理的创作成为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 “赵树理方向”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
(2)赵树理创作的贡献与缺失
①.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赵树理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他们首先是革命工作者,然后是作家,同时为生活的创造者和描写者。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而不像二三十年代提倡大众化的作家写的东西与民众总有点“隔”。
②.问题小说观
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
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注重宣传指导作用。融入对农民的感情和对历史的理智考察,不流于公式化、概念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