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
教学设计及说明】
教学目标:
1、 把握小说主要情节,理解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在圈画、品读关键语句中解决学生的疑问,感受鲍勃既是罪犯又守信重情的人物特征和杰米在矛盾中选择忠于职守的可贵。
重点难点:
理解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在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中感受人性的复杂与可贵。
内容分析:
  《二十年后》是八年级第一学期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其结尾体现了欧·亨利式结尾的典型特点。文中的警察杰米竟是鲍勃的昔日好友,而鲍勃竟是警方通缉的罪犯,这两个人物形
象非常值得玩味。文章结尾的设计和两个主人公的所作所为都能引起我们许多思索。因此本课以体会欧·亨利结尾的妙处和感受两个人物形象为重点,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二十年后和好朋友见面时的场景。
【设计说明】从身边人二十年后变化引出本文,着重体现二十年之久,变化之大。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二十年后这对好朋友都变成了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见面?
明确:鲍勃是通缉犯,杰米是警察
【设计说明】通览全篇,理清小说情节,为后阶段的阅读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三、重点读析
通过预习,解决学生疑问
1、鲍勃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
好人:守信、重友情、坦率真实
坏人:鲍勃是通缉犯(证据)
体现人性的复杂,罪犯不因犯罪而泯灭了人性美好的东西
2、为什么杰米说“不知为什么我不能亲自下手”?
杰米在职责和友情的矛盾中他选择由便衣警察抓住鲍勃。
警察没有因为职责而变得冷酷无情,体现人性高贵
教师总结:鲍勃在西部发了财,却成了通缉犯,杰米在纽约墨守成规,却成了警察。最后,杰米选择了抓捕昔日好友,竟然还是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虽然是在意料之外的,
但每个情节的设置又都是合情合理。这正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结尾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正因为他的许多小说的结尾都是这样让人回味无穷,所以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坛上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设计说明】解决学生疑问,引起争议有利于学生深入品味欧·亨利小说在设置人物形象上的妙处,培养学生发现并思考问题以及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迁移
1、 有人说文中的鲍勃是时代的牺牲品,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社会环境影响了人,但 人永远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原则,我们要追求美好和正义,这才是永恒的真理。
2、如果又是二十年过去了,鲍勃可能早已从监狱释放,当他和杰米再次相见时,会有怎样的一幅场景?请同学续写这一场景。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典型人物身上人性美好的地方;发挥想象,续写场景有利于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上的习作:续写再二十年后两人相见的场景。
阅读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长青藤叶》,对结尾作简要点评。
【教学反思】
整堂课,我认为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以及备课组其他老师的帮助下,这堂公开课的教案,经过了多次修改,从一开始想通过一篇代表作来面面俱到地分析欧·亨利小说的特点,到抓住一个问题深入文本,来重点分析抓住本篇小说所体现的最显著的一个欧·亨利作品的特点,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使整堂课显得更加紧凑而完整。课前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设定了统领全文的关键性问题。
课堂上教态大方自然,语言准确到位,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明确,衔接自然。我觉得整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词句:
第一,让学生提出他们对小说不理解的地方,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解决他们的疑问,帮助
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将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既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展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又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结合文章当中具体的语句,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因为小说源于生活,所以小说中的人物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句子、文意。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地途径。比如说,文中写到鲍勃,他“嘴角衔着一支没有点火的雪茄”,我是这样引导的:这前半句话是在告诉我们,鲍勃平时是习惯于抽烟的,而按照我们平日的生活经验,他这个时候是在等人,是最心焦的时候,人们往往用抽烟来打发时间,但是鲍勃他没有点烟,很显然,他是怕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在我的这种引导之下,后来学生针对鲍勃那个“脸苍白”这点,他也结合生活实际,作了深入相当的分析。所以,我认为这方法挺有效的。
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在最后拓展环节时发生了忘词的一幕,令我慌乱了阵脚,导致课堂有点生硬。部分学生预习不够充分,课堂上显得有些拘谨,尤其是前半节课没有“活动”起来。因此,在“分析品读”部分,学生显得有些“闷”,教师讲得比较多。在今后的教学行为上应力求做到老师讲得尽量少,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尽量多。不怕学生走弯路,不在乎学生会碰壁,经历曲折往往反而能使成功变得更可贵,从而也能更珍惜!
【作业单】
最后一片长青藤叶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里,街道仿佛发了狂似的分成了许多叫做“巷子”的小胡同。这些“巷子”形成许多奇特的角度和曲线。一条街有时自己本身就交叉了不止一次。有一回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他可贵之处。如果一个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到一毛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归的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所以,不久之后不少画家就摸索到这个古古香的老格林尼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寻求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后,他们又从第六街买来一些锡蜡杯子和一两只烘锅,组成了一个“艺术区”。
苏艾和琼珊在一座矮墩墩的的三层楼砖屋的顶楼设立了她们的画室。“琼珊”是琼西的昵称。她俩一个来自缅因州,一个是加利福尼亚州人。她们是在德尔蒙戈饭馆吃客饭时碰到的,彼此一谈,发现她们对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十分相投,结果便联合租下了那间画室。
那是5月里的事。到了11月,一个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们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用他冰冷的手指头这里碰一下那里碰一下。在广场东头,这个破坏者明目张胆地踏着大步,一下子就击倒几十个受害者,可是在迷宫一样、狭窄而铺满青苔的“胡同”里,他的步伐就慢了下来。
肺炎先生不是一个你们心目中行侠仗义的老绅士。一个身子单薄,被加利福尼亚州的西风刮得没有血的弱女子,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有着红拳头的、呼吸急促的老家伙打击的对象。然而,琼西却遭到了打击;她躺在一张油漆过的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小小的荷兰式玻璃窗外对面砖房的空墙。
一天早晨,那个忙碌的医生扬了扬他那毛茸茸的灰白眉毛,把苏叫到外边的走廊上。
“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他说,一面把体温表里的水银甩下去,“这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生意,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你的这位小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吗?”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绘画?——别瞎扯了!她心里有没有值得想两次的事情。比如说,[1]二十年后男人?”
“男人?”苏艾像吹口琴似的扯着嗓子说,“男人难道值得... ...不,医生,没有这样的事。”
“能达到的全部力量去她。可要是我的病人开始算计会有多少辆马车送她出丧,我就得把的效果减掉百分之五十。只要你能想法让她对冬季大衣袖子的时新式样感到兴趣而提出一两个问题,那我可以向你保证把医好她的机会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医生走后,苏艾走进工作室里,把一条日本餐巾哭成一团湿。后来她手里拿着画板,装做精神抖擞的样子走进琼西的屋子,嘴里吹着爵士音乐调子。
琼西躺着,脸朝着窗口,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以为她睡着了,赶忙停止吹口哨。
她架好画板,开始给杂志里的故事画一张钢笔插图。年轻的画家为了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不得不给杂志里的故事画插图,而这些故事又是年轻的作家为了铺平通向文学的道路而不得不写的。
苏艾正在给故事主人公,一个爱达荷州牧人的身上,画上一条马匹展览会穿的时髦马裤和一片单眼镜时,忽然听到一个重复了几次的低微的声音。她快步走到床边。
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她望着窗外,数着……倒过来数。
“12,”她数道,歇了一会又说,“11”,然后是“10”,和“9”,接着几乎同时数着“8”和“7”。
苏艾关切地看了看窗外。那儿有什么可数的呢?只见一个空荡阴暗的院子,20英尺以外还有一所砖房的空墙。一棵老极了的常春藤,枯萎的根纠结在一块,枝干攀在砖墙的半腰上。秋天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都吹掉了,几乎只有光秃的枝条还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