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连接点,做好整本书解读--《安徒生童话》整本书解读
一、作业任务
1.围绕一本书,详细的阐释本书与教材的连接点,具体步骤如下:
(1)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学段要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整本书阅读任务”中到与本书的连接点。
(2)确定本书适合的年级,思考该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年龄特点等与该书哪些内容能进行适宜的连接。
(3)到本书与本册教材的连接点:
(要有具体书中的内容与连接点的分析,如,书中哪些章节适合精读,原因是能考查学生的什么能力。再如:书中的哪些内容和习作相关联,可以作为范文等)
A.单元主题。
B.语文要素(阅读+写作)。
C.课后题对能力的考查。
D.语文园地对能力的运用。
E.口语交际
二、准连接点,做好整本书解读
(一)与课标的连接点一一整本书阅读的纲要指南
整本书阅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历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大多提及整本书阅读,一些前辈学人也做过相关探讨,如叶圣陶、夏丐尊等都非常重视整本书阅读。中外童话故事2011年版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第四学段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具体要求和阅读建议。《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和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并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来呈现,还在附录部分提出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鼓励学生将整本书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课程标准重视整本书阅读正是为了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正道。
整本书阅读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整本书形式上就是一本书;内容上可以是合集,也可以是一部作品;整本书阅读任务的书大都属于文学体裁,有诗歌儿歌集、中外诗歌集,有散文,有小说;类别上有革命作品、中外文学作品、科普作品。整本书阅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重视学段的衔接。在整本书阅读任务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的阅读任务“阅读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如《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等,讲述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阅读儿童文学名著,如《稻草人》
《爱的教育》等,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阅读中国古今寓言、中国神话传说等,学习其中蕴含的
中会智慧,口头或局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三年级上册“快乐
读书吧”推荐的《安徒生童话》就是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的落实。
1.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整本书阅读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并明确定义其内涵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如果说单篇课文学习是精确学习,学习阅读方法、表达方法,学习鉴赏方法、思维方法,学习体会文本中彰显的人文价值的话,那么,整本书阅读就是综合运用,对单篇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表达方法、鉴赏方法、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领悟整本书蕴含的人文价值,去接受整本书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童话的本质是用想象满足自己的愿望。“对现实的不满产生美好愿望,美好愿望通过丰富的想象实现”是安徒生童话的故事结构;而其愿望就成为每个故事的主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点燃火柴、五次火柴熄灭、五次产生幻觉,是“现实-愿望-幻想”童话结构中最为典型的一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如,利用朗读、默读、图文对照阅读、关键词句、批注、合作交流、对比等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与社会的黑暗现实,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可以利用预测、简要复述、画图表等策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构建童话的结构。《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就是让儿童运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其他单篇课文阅读中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在阅读批注、合作交流、对比等方法的运用中发展语言运用、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可以说整本书阅读能厚实学生的文学修养,擦亮学生的精神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儿童的一生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朱永新老师说:“少年儿童是一生之中精神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所看到的东西、所阅读的内容,都会对其思想、价值观甚至个人产生最根本的影响。”
2.落实学段要求需要整本书阅读
“阅读与鉴赏”第二学段要求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要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必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才能落实,而整本书阅读,特别是相对难度较低的导读版《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便成了发展学生该素养最好的阅读材料;“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学段三年级上学期要落实的重点任务。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第二单元第6课《秋天的雨》
课后练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都是对该要求的落实;”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第三单元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9课略读课《那一定会很好》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练习“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第11课略读课文《一块奶酪》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都是对该要求的落实;”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则是在交流中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导读版的《安徒生童话》所选择的12个故事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而且无论是从字数上,还是篇目的选择上,都适合三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都是有效落实“阅读与鉴赏”学段要求的适宜文本。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第二学段要求指出“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安徒生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富有童趣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纯真美好的童心,与任务的要求尝试吻合;而《安徒生童话》“现实-愿望-幻想”的结构则成为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我来编童话》的创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