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细胞周期、有丝分裂过程及其意义、无丝分裂等。其中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和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可使学生明白细胞分裂的必要性。其中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还是学生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
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明确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变化,构建细胞有丝分裂模型。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用建模的方法进行科学知识学习和研究。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3)通过对生命微观过程的准确描述提升概念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细胞增殖的周期性,树立生命运动的观点。
(2)准确描述分裂各期特征,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由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体验生命过程的美妙。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增殖方式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及图像的识别。
1.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所以课前我会指导学生预习和搜集有关资料,制作细胞有丝分裂模型。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和记笔记。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
关于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课本是安排了一个模拟探究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但是,实验后的讨论题却有相当的思维力度,因此,我打算在实验课中进行专门的探讨,故在新授课(第1课时)未涉及。
在讲有丝分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逐步演示与黑板板图相结合的方式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最后通过口诀提炼各个时期的特征,增强对有丝分裂过程的记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生物学知识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2.教学方法:直观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
3.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学 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情境导入 | 导入 新课3 分钟 | 展示:从受精到发育成婴儿的视频? | 观看视频 |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
细胞周期 | 讲 授 新 课12 分钟 |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①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②什么是细胞周期?③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探讨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G1、S、G2各个时期细胞内的变化。 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细胞周期的起止点是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有关问题。 师生合作探究间期细胞内的变化 |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学导结合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 |
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讲 授 新 课20分钟 | 教师通过模拟动画逐步展示高等动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动态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还在黑板上进行有关板图,帮助学生理解染体的概念。 在间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染体复制后可形成妹染单体,由于染体呈细丝状,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楚。染体复制后,染体本身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DNA数量加倍,每条染单体各含有一个DNA。 在前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出现了什么、什么消失了”,并且要学生知道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在中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体的最好时期。关于赤道板,要让学生明白是由于它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而得名,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结构。 在后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着丝点一分为二,妹染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体,在纺锤丝牵引下染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体。 在末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什么消失了?什么重新出现了?最后一个细胞如何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最后,教师再一次利用真实显微照片演示有丝分裂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征。 讲解结束后,通过口诀总结有丝分裂过程,通过学案表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突出重难点。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反馈问题。学生回答学案相关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有关动画、板图,思考并学会概述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板图来观察细胞内所发生的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课件中的模拟动画可将微观、抽象的生命现象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征,也可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
展示评价 (8分钟) |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利用自制模型展示并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组织学生识别不同时期,然后按细胞周期的顺序进行排队并讲解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 |||
自主构建 (2分钟) | 学生结合教师板书自我总结本节课内容,构建知识体系,知识内化、迁移,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教师布置作业。 | |||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十分紧凑,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为此,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为此,我很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课件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最后的板书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将学生课下制作的有丝分裂模型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学做结合,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导,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细胞的增殖》学情分析
生物组
一、学生方面
就学生来看,高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而作为高中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的思维也正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进行转移。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学习内容方面
就学习内容来看,“细胞增殖”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对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借助前面学习的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做基础,因此与前几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有丝分裂是细胞各部分结构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要理解清楚需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细胞内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又不易观察到,这对理解间期的重要作用造
成一定的障碍。有丝分裂过程中染体规律性的变化,是细胞有丝分裂动态变化的核心;染体、染单体及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能说明通过有丝分裂可以实现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等分配等本质问题。细胞中染体数等于着丝粒数;染体未复制时,染体数等于DNA分子数;染体复制后,DNA分子数与染单体数相等。这些数字间的关系,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学习目标】
1.了解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原因
2.了解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
3.掌握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变化及产生此种变化的原因
4.认同生命的运动性、复杂性,珍爱生命。认识事物发展变化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预习】
阅读教材,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有哪些?细胞相对表面积和核质比是如何影响细胞分裂的?
2.细胞分裂包括哪几种类型?
3.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动物细胞有何不同?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5.阅读课本77页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我的困惑]:将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写在下面:
【引入】在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不仅每个细胞的体积在增加,而且细胞的数量也在增加,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呢?
【学导结合】
一 、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
1.相对表面积
(1)相对表面积是指 。
(2)细胞的大小不同,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 ,细胞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 。
(3)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 。细胞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 ,原因 。
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阶段。
常见可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受精卵,根的分生区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
2.细胞周期表示方法
方法一:扇形图 A
B
方法二:直线图
a b c d e
(二)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时期 | 动物细胞 | 主要特点 | 记忆口诀 | |
分裂间期 | 完成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分裂期做准备。 _____________完成复制。 | |||
分 裂 期 | 前期 | ① 消失, 解体; ②________高度螺旋化成为___________;每条染体有两条______________组成,并通过__________连接在一起。 ③_______发出许多纺锤丝,进而形成_________; | ||
中期 | 染体的__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染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 |||
后期 | ①每个着丝粒分裂成___个,每个染体的两个妹染单体分开,成为__________;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体向_____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体。 | |||
末期 | ①两组染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重新出现;形成两个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失。 ③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________成两部分。 | |||
【探究深化】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核心的变化是什么?细胞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体数目有没有发生改变?
2.前期细胞中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对细胞分裂有什么意义?
3.为什么中期染体的着丝粒要排列在赤道板上?
(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 ||
相同点 |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体变化规律相同。 | ||
不同点 |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 纺锤体形成没有中心体参与,而是从细胞______发出 ,形成纺锤体。 | 由已经复制的,移向两极的 ,发出 形成纺锤体。 |
末期子细胞的形成 | 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 ________ ,向四周扩展形成 ,分隔形成两个子细胞。 | 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______成两部分,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