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分离定律教学反思[样例5]
第一篇:高中生物《分离定律》 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 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 教学反思
同一节课分别在三个班上。不同的班就会创造出截然不同的课堂,包括课堂的氛围、教学的进度、师生间的配合等等都会存在一些微妙的变化,使得每一节变得独一无二。这也体现了课堂生成性的教学难度。
简单地评价一下三节课的自我感觉。第一个班,因为第一次讲,在内容讲解和课堂组织上有些生疏,会出现言不及辞,或是出现停顿、表达不流利的现象。此外,忘记板书也是其中的严重问题。第二节课,总体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刚上完一节课,内容较熟悉,语言表达上倾向于自由发挥,对时间和内容有了较大把控。第三节,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上这节课时,加入了一些小许的改动,提高了教学进度,但相应减少了学生看书思考的时间,得不偿失。而在语言表达上,会在一定程度受到第二节课束缚,不够自由。
针对这节课的反思,我主要从现存待改进的问题和教学环节设计的几个安排,谈谈我的想法和疑问。
首先这三节课,体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疏忽了板书设计。忘写、漏写、书写空间不够的问题足以说明在板书上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尤其今天看了《课堂板书重要性》的博文。更加意识到板书需要落实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安排好什么时候落笔、写哪些必要的知识点,从而学生能够有条理、有重点地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此外还能赏心悦目,让人留下美好印象。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这部分的内容,在浙科版的书本当中有5点关于孟德尔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假说的内容。文字性理解较为抽象,并穿插着新名词的介绍,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对教师而言,如何能帮助学生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课堂设计当中,我采用了常规书本思路的逐条分析,穿插相对应新概念介绍,然后通过遗传图谱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但从实际课后学生的提问来看,我发现文中涉及的新概念还是会使学生混淆,在短时间内无法正确区别,比如基因、基因型、配子。为此,这个环节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后序:后来对于这个难点,我进一步请教了师傅。但是得到的回答比较简单粗暴,就是让学生先把这个内容读一遍,然后再用遗传图解分析。一开始我对这个回答不满意。不过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一番自己的PPT,做了个小改进,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整了书上的解释,更多期望自己在语言表达上能够清晰无误地让学生跟上分析的节奏。
第二篇:分离定律教案
第三章 遗传和染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
(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2、能力目标:
(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设疑导入法)
老师:介绍关于孟德尔的生平
学生:看书讨论总结,老师点拨。(看书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实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老师: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介绍原因。由此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刚才我们提到杂交这个名词?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杂交法呢?孟德尔又是怎样进行杂交实验呢?同学们可以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关键词总结归纳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并实现知识目标点)学生:在学生阅读、讨论。
老师:孟德尔选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P)杂交,得到第一代,即子一代(F1),F1的所有植株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如:
亲本(P)紫花豌豆 × 白花豌豆
子一代(F1)紫花豌豆 ×○(自花授粉)
子二代(F2)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紫花豌豆 白花豌豆
(边讲边画出杂交歩骤,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注:
F1:子一代 P:亲本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紫花 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白花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性状分离: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如子二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学生:记忆消化以上内容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问题提出基础上的解决问题,揭示科学规律。
老师: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就学到过DNA,日常生活中听过基因,那么什么是基因?(导入未讲知识并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问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