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引起的争议
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在教<半截蜡烛>时,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大家都认为小女儿是机智\沉着\勇敢的,德国鬼子是残酷无情的,是泯灭了人性的,但,此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义:"哥哥和母亲也是智慧的,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德国鬼子见了杰奎琳,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唤起了他的爱心,于是,同意了杰奎琳拿走烛台,从这里,可以说明,德国鬼子有爱心,不是无情之人......"这样的议论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同学们在怀疑,在矛盾,如果承认了德军有爱心,那么,让孩子们去爱谁,去恨谁?
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大战是谁发起的,德军头目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播放影视片,让学生感知战争给侵略者也同样带来伤害。让学生明白,是战争让这些德军失去了人性,泯灭了良知,战争是罪恶的,而战争的主使者是罪恶之源.讲到这儿,学生对此有了深层的感知,接着,我又讲到了日军侵华战争,讲到当今国际形势,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背后的故事
《半截蜡烛》教学偶得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第10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二战为背景,主要围绕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三名德军官兵反复周旋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惊险过程。
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其中有一段对话: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小女儿杰奎琳娇声说。
“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孩。”
得到少校的允许,杰奎琳把那盏关系到全家性命的蜡烛拿上了楼。
课上,孩子们围绕杰奎琳的勇敢机智热烈讨论的时候,小伟的声音让课堂卡住了:
“真是个白痴司令官。”
不少学生连连点头。由于认识的限制,孩子们喜欢做最简单的判断。他们总是把人分成好坏两类,非此即彼。对很多孩子来说,“坏人”是没有任何感情与人性可言的。显然,在这一课半截人
里,三个德国官兵是孩子们眼中最坏的人,少校让杰奎琳把那盏蜡烛拿走,理所当然就成了“白痴”。
少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小培不同意小伟的看法,他说他有一个故事要讲给我们听,我示意他到前面来讲。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____年,盟军在西西里成功登陆,在面临本土作战的巨大压力下,意大利发生,墨索里尼被关押起来,但希特勒却派别动队将他救出。这次成功让希特勒冲昏拉头脑,他故伎重演,要将丘吉尔抓过来。寇特·施坦因纳中校是行动队长。
在得知丘吉尔将于11月6日视察斯德莱康斯卜儿村附近的一个皇家空军基地,晚上还要访问一家工厂后,寇特·施坦因纳中校带领13名伞兵于11月5日晚空降到该村。为了不违反日内瓦协议关于交战双方不得冒穿敌方军装的规定,他们里面穿德国军服,外面套上英国军服,只有正式行动时才穿德国军服。
6日早晨,斯德莱康斯卜尔儿村年久失修的小桥护栏不堪重负突然断裂,两个小孩掉进河里,被急流冲向磨房,身穿英国军服的德国士兵们,在中校的率领下跑过来,两个士兵迅速
跳下水中,向落水的小孩游去。游在前面的史德姆中士抓住一个小男孩,把他交给后面的军士长勃兰特,而后又奋力救出另一个小女孩,可他自己却被吸进风车巨大的轮子里面,打得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