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污染底泥规范化处置浅析
摘要:在河道疏浚过程中,由于对河道底泥进行扰动,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释放到河水中,造成二次污染,底泥输送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管理,会造成底泥流失. 重新污染水体和土壤.底泥脱水过程中,如果不对渗滤水进行处理,渗滤水会进入水体和土壤,污染自然水体和地下水。本文以竹皮河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江山大坝至夏家湾滚水坝段淤泥治理为例,与同行交流学习。
前言:由于竹皮河属季节性雨源河流,自然径流量极小。竹皮河经多年累积效应,淤积严重,同时水体交换缓慢,河道自净能力差,河道来水量少且丰枯不均,面源污染,底泥中氮、磷含量超标,有机污染物等含量较高,底泥释放的污染物成为竹皮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使得竹皮河水质无法达标,水污染严重,水生动植物匮乏,水生态环境恶劣。
1 工程布置
本次竹皮河夏家湾至江山电站河道污染底泥规范化处置及河流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段范围为夏家湾滚水坝~江山水库大坝,总长度2.4km。主要建设内容有淤泥固化处理工程、固化土堆放场建设工程、河流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等。
本工程根据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实际情况对堆场进行了布置,并对堆场的容量、面积、汇水面积等特性进行了量测、估算。选择集中堆场4处,占地约6.75hm2,堆场在施工期可兼做淤泥固化处理场地。
四个堆场布置情况如下:
(1)1#堆放场位于河道K0+400南侧,现状高程约为62m左右,堆场位于河道防洪水位以上,本工程在堆放场临河侧设置挡土墙;
(2)2#堆放场位于河道K0+900南侧,现状高程约为65m左右,堆放场南侧为阳光一路,堆场位于河道防洪水位以上,本工程在堆放场临河侧设置挡土墙;
(3)3#堆放场位于河道K1+300西侧,堆放场西侧为207国道复线,且堆放场与207国道之间设有原207国道的挡土墙,挡墙稳定性可靠。堆场位于河道防洪水位以上,且临河侧设置了挡土墙。
(4)4#堆放场位于河道K2+400南侧,现状高程约为57m左右,堆场位于河道防洪水位以上,本工程在堆放场临河侧设置挡土墙。
2 淤泥固化处理工程
2.1 淤泥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
竹皮河河道环保疏浚产生的淤泥含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露天堆放或者直接填埋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根据环保要求,需要消除底泥污染物危害,尽量资源化利用底泥,最终安全处置底泥。一般淤泥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如下:
(1)资源化利用原则
根据疏浚底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底泥的疏浚方式以及周围场地的土资源利用状况,优先考虑能够将疏浚底泥转化成为可资源化利用的土材料的方法。
(2)无害化处理原则
无论选取资源化利用还是堆场就地处置,都要保证在清淤、运输、堆放、利用等各环节中,底泥中污染物不会释放进入河道水体,不产生二次的溶出、淋滤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
(3)就地处理原则
考虑到底泥的运输成本,应该优先考虑就地处理、就地处置和就地利用,因地制宜达到经济、安全、无后续处理负担的目的。
(4)经济性原则
根据底泥最终用途,考虑处理处置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最经济的淤泥处理工艺。
2.2 淤泥处理基本方案
充分调研了国内尤其是湖北省内河底(湖底)淤泥处理工程案例,常用的淤泥处理方法方案如下:
方案一:固化剂固化
固化剂固化是向淤泥中添加固化材料,通过晾晒、排水、搅拌混合、养护、碾压密实,使淤泥、水、固化材料之间发生一系列的水解和水化反应,使得松软无强度的淤泥变成具备一定力学性能的回填土料。
河水污染
方案二:真空预压法
针对疏浚淤泥的使用要求确定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的处置方法。如直接从流状淤泥处理成干土状,则一般造价较高,因此,对河底淤泥一般采用“超软土真空预压法”进行处理。同时为满足后续工序对淤泥处理的要求及无害化处理,在疏浚管道设置管道混合器,通过管道混合器向底泥注射(5%(干重)氧化钙及0.1%(湿重)木钙的混合物),同时静止7-15天,以便满足无害化作用。此种无害化方法目前尚无大规模的工程案例,仅用于试验阶段及小试规模。
方案三:机械脱水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