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MLSS(mixedliquorsuspendedsolid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是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的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污泥浓度。单位g∕l0
2.COD(化学需氧量):在肯定条件下,氧化IL的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1为单位。(常用的氧化剂是重珞酸钾和高锌酸钾)。
3.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溶解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单位是mg/1。5天第一阶段的70%(有机物被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和氨)。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生化需氧量愈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愈多。
4.活性污泥是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肯定活性的具有良好净化功能的絮绒状污泥。(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固体Mii)
5.SV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单位是ml∕l.
6.SVI污泥体积指数是指曝包池中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的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单位是ml/g。SVI=SV∕MLSS
7.R回流比是指曝气池中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
8.SRT污泥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单位是日。即新增长的污泥在曝气池中平均停留时间,或污泥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O=曝包池中总的活性污泥质量kg(X可以理解为MLSS*V)/排出的活性污泥的量kg∕d(Qw*XR回流污泥浓度)θ=l∕μ(活性污泥的比增长速率g(新细胞)/[g(细胞)*d])XR=106/SVI(X=XR*R∕(1+R))1/θ=Y*u-K(YK是常数U=Q*(SO-Se)/(X*V)对比污泥负荷)剩余污泥的计算:Z∖X=Qw*XR=(X*V)/θ
9.有机负荷:包含污泥负荷(kgB0D5∕(kgMLSS*d)微生物所处的生长阶段打算于基质的量F和微生物总量M的比值Ls=F/M=Q*S0∕(X*V))和容积负荷(kgBOD5∕(m3*d)单位容积曝包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接纳的BOD5量Lv=Q*S0∕V)o
10.污泥膨胀是混合液在IL的量筒中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膨胀,上层清液削减的现象(SV
I>200)o主要表现在压缩性能差,沉淀性能不良,而它的处理功能和净化效果并不差。
11.丝状膨胀是污泥中丝状菌过度增长繁殖的结果,当污泥中有大量的丝状菌时,大量具有肯定强度的丝状体相互支撑、交叉,可大大恶化污泥的分散、沉降、压缩性能,行程污泥膨胀。(影响因素)
12.生物膜是指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极及有机物质等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组成:细菌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滤池蝇、藻类)
13.生物脱氮是含氮化合物经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氨化作用可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是微生物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加氧和水解脱氨;硝化作用在好氧条件下进行,是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反硝化作用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亚硝酸根和硝酸根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氮气的过程,实质是采用有机质(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类、醇类、烷烧类、苯酸盐类和其他苯衍生物)作为电子供体,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逐步还原为氮气)
14.生物除磷是采用聚磷微生物具有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的特性,使好氧或缺氧段中混合液磷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排放含有大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厌氧条件下,聚磷菌把细胞内聚璘水解为正磷酸盐;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聚磷菌下,以分子氧或化合态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包内贮存物,过度的从污水中摄取磷酸盐,能量以ATP的形式储存,还有一部分转换为聚磷,作为能量存入胞内,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高效生物除磷目的)
15.水体自净是指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淌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稀释、集中、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问答题:
1.活性污泥的工艺组成:曝气池(传氧和搅拌)、沉淀池(初沉池和二沉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固液分别)、污泥回流系统(使曝包池内保持肯定的悬浮固体浓度MLSS)、剩余
污泥排出系统。
2.曝气池的类型:推流式(推流横面上各点浓度全都,纵向不掺混,进口浓度最高)、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内各点浓度全都)、封闭环流式CLR(短时间推流式,长时间完全混合式)、序批式SBR(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
3.丝状膨胀的影响因素:污水水质(水温低于I5C,一般不会发生丝状膨胀;PH低时,简洁发生丝状膨胀;氮磷不足都易于发生丝状膨胀(葡萄糖和牛肉膏))、运行条件(污泥负荷高时,简洁丝状膨胀;溶解氧Do低时,丝硫菌,高时,亮发菌)、工艺方法(发生丝状膨胀的难易:完全混合式>传统推流式>间歇运行的曝气池;不设初沉池的活性污泥,SVl低,不易反生丝状膨胀;叶轮式机械曝气>鼓风曝气;射流曝气的供氧方式克服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4.生物膜法的影响因素:进水底物的组分和浓度、养分物质B0D5:N:P=100:5:1、有机负荷及水力负荷、溶解氧、生物膜量、PH、温度(生物滤池,不低于5℃)、有毒物质(酸、碱、重金属盐、有毒有机物等会对生物膜产生抑制甚至杀害作用,使微生物失去活性,发生大量脱落现象)。
5.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优缺点的比较:1)抗冲击负荷(生>活因此生物膜法更适应于工业废水及其他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中小规模污水处理,活性污泥适应于各种规模):2)运行管理(生>活。无需污泥回流,调整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没有丝状膨胀);3)占地面积(生>活);4)容积负荷(生>活,因此生物膜法更适应于低浓度污水处理和要求优质出水的场合);4)处理效率(活>生,成本低);5)剩余污泥效益(生>活,污泥相对密度大,颗粒个体也大,沉降性能好,易于固液分别)。
6.生物滤池的影响因素:滤池高度(上高下低)、负荷(水力负荷和BOD5容积负荷)、回流(提高负荷(滤池高度);防止产生灰蝇和削减恶臭;供应养分元素和降低毒物浓度;调整和稳定进水(BOD5>500mg∕l))∖供氧(滤床自然拔风和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