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
  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5篇)
  我们平时说的水污染准确说是水体污染,即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所谓水体污染就是指水、底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的污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中国水污染的调研报告(经典)(精选篇1)
  摘要:这次我们利用寒假时间,一齐出来对湖州水污染情景进行了调查,我们把地点选在了苕溪,因为苕溪是太湖的分支流,它的污染情景比较严重,具有代表性。另外我们也对我国的污染情景作了调查,并作了分析报告。
河水污染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本事,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们几位同学们用寒假时间对湖州市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
了解。
  何谓"水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两类:一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一样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亿立方米的谈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量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水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必须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必须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不足之处:⒈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一些流域造纸、化工企业数量仍然过多,一些企业:旧病复发:继续超标排污.污染负荷难以削减.达标排放之前,许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达标排放:零点行动:一旦结束,一些企业就"旧病复发".
  ⒉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缺乏力度.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化肥,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在一些流域已成为主要污染,如滇池,生活污染源占45%~56%,面源污染占33%~40%,滇池在实现工业化污染源达标排放后,虽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但在环节湖水富营养化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国家环保的一份资料显示,一些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已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⒊枯水季河流自净本事差,污染有所加重.
  ⒋一些地方仍未能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剧了水的恶化,一些地方为了防洪抗旱和保证工农业用水、修建了很多水库、闸坝,如淮河流域就建有水库5000多座、闸坝4000多处。有的地方闸坝一堵就是一年,等到水变黑变臭,便将污水下泄,污染下洲。“流水不腐”的道理谁都懂得,但“三河三湖”流域,许多地方变成了“死水一潭”。
  应采取的措施:
  1、继续健全有关的法律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和普法宣传,提高干部众的法律意识。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监测的管理,建立水环境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管理、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3、推广节水技术,引起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继续降低污水排放系数。
  4、调整产业结构。特别在缺水地区,限制耗水,排污大的行业发展。
  5、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资金,确保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