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山川——东西两岳
科目:旅游学概论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市场营销
姓名:
学号:

前言
  五岳作为中华名山的代表,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更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俨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们的图腾。而我有幸参观了五岳之巅——泰山与险峰林立的华山。


1 五岳简介
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中国的世界名山不少,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民间五岳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万里母亲河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和繁荣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1.1 五岳之首——泰山
当初诗圣杜甫登泰山发出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此可以看出泰山之雄,泰山之峻,而泰山更是历朝历代皇帝封禅祭祀的重要之地,我们熟知的景点岱庙就是其中重要的帝王行宫。而泰山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则就是从这些封禅祭祀中显现出来。泰山的诗句
1.1.1 泰山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泰山文化的民族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历史的深远性和历史传承性。泰山文化的民族性和融合性决定了它崇高的历史地位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这历史地位和人文内涵也须依靠和凭借它的时代特征来显示。
1.1.2 泰山的时代性
时代性是泰山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泰山古建筑文化、泰山封禅文化、泰山石刻文化等无不显示着泰山文化的时代特征。泰山现有50多处古建筑,据史书载,岱庙创于汉,拓于唐宋,后历代重修,每次重修,无不掺和进时代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的元素。同岱庙一样,泰山古建筑体现着各个时代建筑艺术水平的同时充当着历史沿进的舞台,与唐槐汉柏一起见证着历史烟云。泰山封禅文化直接见证帝王统治与社会发展历史,远古72位君主泰山巡狩祭祀,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封禅泰山,从泰山封禅文化中,看中央集权、罢黜百家、永徽之治、开元盛世,澶渊之盟……一朝一代政权的兴亡更替。泰山石刻文化是泰山文化时代特征最形象的表现,泰山石刻就象文化层,能让人一层层剥开审视历史时代的烙印,从李斯“臣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秦大一统、汉
唐盛世到北宋朝的没落,从帝王封禅到平民朝山,从文人墨客吟唱到农民起义,泰山石刻的文字中都有准确、可靠的记载。
1.2 拔地而起——华山
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即公元前3世纪就有"华山"之名。《水经·渭水注》载:"共多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与"华"通用,故"华山"即为"花山"。《白霓通义》载:"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