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之⼀。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踩⾼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等传统民俗表演。今天为各位搜集整理了元宵节⼼得体会【⼗篇】,供您查阅。
1.元宵节⼼得体会
  ⽆论是过节也好,弘扬优秀传统⽂化也好,这都与放假⽆关,只要我们能够品味出节⽇的真味道,照样能够把元宵节过得美美满满,过得传统⽂化厚厚重重。“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
  过出“美⾷”真味道。元宵是元宵节的美⾷,虽然这道美⾷在今天可以四季皆吃,但是,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能吃出独特的味道。这独特的美⾷是⼈的情怀与美⾷融合在⼀起的味道,在品味美⾷中感悟⽣活的真味道,节⽇的真味道,精神的真味道。美⾷真味道,给⼈们带来的是⼀种美丽⽣活,美丽情怀,美丽营养。品味到美⾷的这个真味道,是过好元宵节的基础。
  过出“团圆”真味道。天上⽉亮是圆的,地下灯笼多是圆的,桌上元宵是圆的,⼈们团聚是圆的,团圆是元宵节的真味道。⽽且,这个真味道与春节的团圆味道不同,春节的团圆味道是亲朋好友的团聚;与中秋的团圆味道不同,中秋是⼀家亲⼈的团聚;元宵节的团圆则是天下的团圆,是家⼈与陌⽣⼈的团圆,元宵节是⾛出家门与天下⼈团圆的节⽇。这个团圆的的真味道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优秀⽂化的独特魅⼒,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在这⾥得到了的体现。天下⼀家,其乐融融,在元宵节得到了最精
彩的诠释,品味到团圆的这个真味道,就品味到了元宵节的真谛。
  过出“⽂化”真味道。元宵节,猜灯谜是固定节⽬,从古到今,⽣⽣不息,⽇久弥新。虽然元宵节的习俗更更迭迭,但是,猜灯谜却始终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永不衰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们在猜灯谜中感悟⽂化魅⼒,⽣活智慧,美好未来。猜灯谜是元宵节⽂化的重要载体,让⼈们在雅俗共赏的⽂化之路上⾏稳致远。品味到⽂化这个真味道,就能在元宵节的⽇⼦⾥思想升华,⽣机勃勃,充满憧憬。
  “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美⾷的真味道让我们的嘴巴⾹甜,团圆的真味道让我们的情怀圆满,⽂化的真味道让我们的精神璀璨。在品味“真味道”中过元宵节,不放假⼜何妨?
2.元宵节⼼得体会
  元宵节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的过法稍有不同的是,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狂欢⽓氛表达得极为⽣动。如果说春节是团圆节,那元宵节则是全民“狂欢节”,所谓“正⽉⼗五闹元宵”。然⽽,元宵节并⾮仅是⼀家⼈围在⼀起吃⼀碗汤圆那么简单,更多在于强调共同享受、传承的⽂化氛围。⽆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式怎么变化,元宵节的⽂化内涵、精神实质不会变,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化财富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明⽉⾼悬的元宵节夜晚,表⾯上是⼈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阖家欢乐,其乐融融,⽽实质上,
却是中国民间世代相传的民俗体现出的⽂化价值。中国传统节⽇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民众在物质、精神和审美等⽅⾯的综合需要。在物质⽣活层⾯,中国的传统节⽇具有许多不同节⽇独特的⾷品。元宵佳节,全家⼈在⼀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全民共乐闹元宵,细品元宵节⽂化,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化底蕴。因此,过⼀个富有⽂化⽓息、彰显⽂化特⾊的传统节⽇,在坚守与传承中与时俱进地创新“节⽂化”,才能使元宵⽂化更富活⼒和魅⼒。
  值得注意的是,⼈们对元宵节的理解,多局限于“吃元宵”的节⽇。公众对元宵节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甚⾄有偏颇。这表明,元宵节的⽂化传承还存在不⾜。应该重视这⼀现象,利⽤好元宵这个难得的节⽇,多组织和引导⼀些传统⽂化活动,让元宵节闹出更多传统⽂化味。其实,传统节⽇是⽂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民间很在意过传统节⽇,这是因为传统节⽇⾥的各种活动,承载着⼈们对美好⽣活的期盼。春节演绎了举国同庆的欢乐祥和,元宵节则承载了新年新希望。只要元宵节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就⼀定能为民众带来节⽇的精神福祉,也必将催⽣新的⽂化年俗和风尚。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的追求。
3.元宵节⼼得体会
  “⽉上柳梢头,⼈约黄昏后”,以及“灯树千光照,明⽉逐⼈来”或“众⾥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古往今来,众多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歌赋,为我们重温和细品元宵⽂化的绵绵远⾹,
提供了参考。传统⽂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对于增强国⼈的民族⾃信⼼,进⽽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每⼀个⼈都需要⾜够的⽂化⾃觉,在元宵节让传统⽂化热起来,如此才能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优秀传统⽂化,也是在深层次上向传统⽂化致敬。
  ⽽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节庆⽂化,让⼈们知晓怎么过节,发⾃内⼼地过节,把节⽇过出⽂化的味道,即是摆在我们⾯前的重要课题。尽管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化价值取向也呈多元化趋势,但延续民族⽂化根脉,激发爱国热情,⽆论如何都应成为传统节⽇的主题。元宵节⾥张灯结彩闹元宵,体现的是深厚的⽂化积淀和浓厚的历史氛围,也在传承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改⾰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今天,让优秀传统⽂化融⼊当代⽣活,使⽂化的传承与当代⼈接轨,以此提升精神境界和民族⾃信,当是⽂化传承所追求的⽬标。唯有如此,才能进⼀步展现传统⽂化魅⼒,把元宵节过得更意义。
4.元宵节⼼得体会
  春节悄悄远去,元宵节悄然⽽⾄。元宵节⼜称上元节、⼩正⽉、元⼣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个重要节令,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个重要节⽇。元宵节⽂化源远流长,对于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仔细学习研究元宵节⽂化,可⽤“欢度元宵节,展望新精彩”来概括。
  欢度元宵节,贵在⼀个“欢”字,在这⾥“欢”字内涵丰富。有出门赏⽉之欢,燃灯放焰之欢,喜猜灯谜之欢,共吃元宵之欢,拉兔⼦灯之欢,耍龙灯之欢,耍狮⼦之欢,踩⾼跷之欢,划旱船之欢,扭秧歌之欢,打太平⿎之欢,等等。这⾥的“欢”是从“春节”的⼩家之欢,过度到了⼤家之欢。这是⼀个美丽的升华,不仅是春节的欢乐热潮,也是⼤家团结、友善、共享的欢乐热潮。古代,在这⼀天,官民同乐,因此,⼜是家国情怀凝聚的热潮。这是中华民族⼤家庭⽂化凝聚的⽇⼦,这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升华的⽇⼦。在这⾥“欢”是载体,内涵丰富,精彩纷呈。
  展望新精彩,贵在⼀个“望”字。在这⾥“望”字蕴含在元宵节的诸多活动中,让⼈美丽遐想,浮想翩翩。⽐如,元宵节,是新⼀年第⼀个⽉圆之夜,⼈们⾃然要仰望天空,望⽉遐想,让⼈们从忙碌的春节拜年中⾛出,⾃然令⼈焕然⼀新;⽐如,元宵节闹花灯,盏盏花灯,照亮夜晚,照亮新的⽣活之路,让⼈展望未来;⽐如,踩⾼跷,更是站得⾼,望得远;还有,猜灯谜,分明就是引导⼈们思考,⽤智慧展望未来;热闹的元宵节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新的⼀年开始了,新的精彩需要我们⽤智慧与汗⽔来打造。
  其实,元宵节的形成过程就是⼀个欢度与展望结合的果实。欢度就是⼤家共享,共同融⼊;展望就是汲取诸多滋养,勾勒美丽未来。元宵节是⼀个多种⽂化融合凝聚的节⽇。元宵节的形成给我们⼀个重要启迪,任何⽂化的形成都不是单打独⽃的,都必须在“欢度”与“展望”中汲取多元营养,不断升华,不断打造,这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欢度元宵节,展望新精彩,就是传承优秀传统⽂化,展望新⼀年的精彩创造。元宵节悄然告诉我们,春节已成昨天,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红红⽕⽕,⽣机勃勃,开启新⼀年打造精彩的崭新征程。
5.元宵节⼼得体会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个重要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元宵节办得越来越盛⼤,民族特⾊越来越浓厚,深受⼴⼤⼈民众青睐。这其中既饱含着⼈们对当今新⽣活的满⾜和喜悦之情,也体现了元宵节深厚的⽂化底蕴。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项重要民间习俗。⼈们之所以对元宵节情有独钟,除了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外,还与元宵节有着深厚的⽂化底蕴密切相关,从元宵节的起源到民间习俗,都包含了优秀传统⽂化的元素。⼀⽅⾯,元宵节丰富多彩的赏花灯、猜灯谜、舞狮⼦、踩街巡游等活动,充满了独特的传统⽂化特质。另⼀⽅⾯,元宵节适应了⼴⼤民众在物质、⽂化、审美等⽅⾯的需要,⽐如,"汤圆"与"团圆"字⾳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疑,元宵节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不仅有着其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习俗,更重要的是具有深厚的民族⽂化内涵和底蕴。倘若忽视了元宵节的⽂化特质,元宵节就被庸俗化、边缘化,如此⼀来,必
将淡化和抹去元宵节赖以⽣存的⽂化基础。显然,元宵节作为⾼雅的民族节⽇,离不开优秀传统⽂化的滋润,倘若是脱离了民族性,抛弃了⽂化元素,元宵节就会失去节⽇寓意和韵味。
  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宵节不可缺少⽂化元素,要使元宵节丰富多彩的⽂化活动具有感染⼒和亲和⼒,就必须赋予元宵节深厚的⽂化内涵,使元宵节根植于民族传统⽂化的⼟壤,体现出浓厚的民族⾊彩和浓郁的乡⼟⽓息。因此,重视和塑造元宵节节浓厚的优秀传统⽂化氛围,丰富元宵节⽇内涵,开展⼀些格调⾼雅,健康向上的活动,是对优秀传统节⽇的传承。只有以优秀传统⽂化作依托,多⼀些⽂化元素和乡⼟⽓息,才能在元宵节营造出⼀种积极向上、⽂明和谐的节⽇氛围。
6.元宵节⼼得体会
  “闹元宵”的“闹”法不⼀、习俗很多,只有多⼀份亲⾝体验,多⼀点主动参与,才能让节⽇⽣活显得真切⽽热烈。于此⽽⾔,我们不妨腾出点时间与家⼈⼀起动⼿搓汤圆、与邻⾥⼀同猜灯谜、与好友⼀块⼉赏花灯,在有滋有味的⽂化节味⾥共享快乐、尽享喜悦。这种团圆和欢乐,何尝不是农历新年的本义。
  事实上,对我国传统⽂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洋为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式怎么变化,元宵节的⽂化内涵、精神实质不会变。在强调⽂化⾃觉、⽂化⾃信的新时代,过⼀个富有⽂化⽓息、彰显⽂化特⾊的元宵节,需要我们精⼼打造、悉⼼经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花样。
7.元宵节⼼得体会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开始⼈们通过吃汤圆赏⽉来表达去年家⼈团聚的喜悦之情和对来年团聚的期盼,汤圆表⾯上朴实⽆华,内⾥却是⽢之如饴,甜甜蜜蜜充满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赏花灯逛集市也是闹元宵的活
动之⼀,从古⾄今⼀直源远流长,就像古代⽂⼈墨客诗中写的⼀样,“众⾥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描述了元宵节年轻男⼥们在花灯下邂逅,寻美好的爱情。
8.元宵节⼼得体会
  元宵节历经千百年⽽不衰,就在于它富有⽂化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我们欢度传统节⽇,保持其中的仪式感,在习俗中感受⽂化的精髓,恰恰说明优秀传统⽂化具有难以抵挡的吸引⼒。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对这些辉煌的艺术作品,使我们油然⽽⽣⾃豪之情。⽆论我们⾛多远,都应该回过头看看⽼祖宗留下的灿烂⽂化。
9.元宵节⼼得体会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祝福节⽇,象征着中国⼈民⼼中对团圆、圆满美好⽣活的祝福,同时也显⽰出了中国⼈民的智慧和中国⽂化的源远流长。每逢元宵佳节,当⽩⽩圆圆的元宵⾹⽓飘满屋即将出
锅时,总是会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从前,追忆曾经的每⼀个美好的元宵佳节,⼼中也充满了对温情满满的追忆和对曾经、现在、将来美好时光的⽆限眷恋和深深的祝福。
元宵节作文300字作文  曾记得⼉时、少年时期的元宵佳节,那时的元宵都是在⼤街现做,所以基本都是在元宵佳节早⼏天就开始在街上叫卖,孩⼦们则跟随⼤⼈排队静静的看着在眼前快速被⼿搓成形的⼀个⼜⼀个⽩⽩胖胖的元宵,被装进袋⼦⾥,然后蹦跳着跟随⼤⼈将⼀袋⼦的⽩胖元宵带回家;在元宵节晚饭那天,孩⼦们都会围着锅沿,看着满满⼀锅⽩胖的元宵从锅底飘起翻滚,映衬着⼤⼈孩⼦们的笑脸,当把元宵吃到嘴⾥更是⾹甜⽆⽐,欢笑声充满着家家户户;社⽕队在元宵节这天都会在龙⽺峡的⼤街上进⾏热闹⾮常的表演,⾛在队伍最前⾯的是龙戏珠,后⾯紧跟着踩⾼跷、划旱船、扭秧歌,社⽕队都是由⽔电四局各单位有社⽕才艺的职⼯组成,职⼯社⽕队的技艺丝毫不差专业社⽕队伍,像踩⾼跷、划旱船、龙戏珠……的技艺都很是精湛,引得围观的众喝彩声、欢笑声层起不断;在元宵佳节这天⼤街上都是⼈⼭⼈海,孩⼦们都会在围观的⼤⼈们站着的缝隙中不断的穿⾏、追逐玩耍;当天还没有檫⿊时,在⼤街两侧已经挂满了由⽔电四局各单位职⼯⼿⼯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花鸟灯、⼈物灯、动物灯、丝料灯、画绢灯、⾛马灯、宫廷灯等样式五彩缤纷、琳琅满⽬、漂亮⾮常。满天空绚烂绽放的烟花,更是照亮了⼈们仰空观望的红红的笑脸,美丽的烟花在绽放的那⼀刻,引来了⼈们声声的惊呼和喝彩。
10.元宵节⼼得体会
  元宵、花灯、舞龙是附着情感的物质载体,如果只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就会失去凝聚⼒。新时代的社会⽣活发⽣了巨变,但传统⽂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如何“打磨”作为⽂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是当代⼈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故相推,⽇⽣不滞”。⼀个传统不是因为古⽼才有价值,相反是有价值才古⽼。元宵节传统的价值经历了千年岁⽉的锤炼与淘洗,历久弥新。今天,在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络化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元宵节传统民俗迎来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机遇,积极看待传统节⽇习俗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背靠传统,⽴⾜当代,⾯向未来,古⽼的元宵节将以青春的姿态,不断吸纳新的节俗元素,柔软⽽持续地更新着⾃⼰的民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