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有争议作文回放:人情与季节作文7,高考
作文指导,
关键字:高考点评
发表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⑹不得抄袭。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
人情与季节
费滢滢
(一) 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
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等在走。又因为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
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草草了事,这样,他们也就忽视了这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便于交际的节日。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老朋友来拜访时,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争论意见]
评论一:王晓明的观点
仔细看了费滢的作文和高考试卷上对作文题的规定,深感惊讶:这么一篇有意思的文章,竟然只得了25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也蒙受了类似这样的打击,相信一定会有不少。诗无达诂,一篇作文,见仁见智,本来也很正常,但是,这种见仁见智却只有
在一个前提下才有意思,那就是对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大体能有辨别。如果连大致的好坏也分不出来,那就不是见仁见智,而是有没有基本的文学感觉了。作文高考,是何等重要的考试,如果这种考试也弄到了连大致的文章好坏都辨别不出的地步,整个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弊病,也就积重难返了。具体到费滢这一篇作文,也许还可以纠正,至少可以送给专家组重审。但是,那其他的种种误判呢?如果这一个考官的乱判被纠正了,那大批的正被继续制造出来的同类,其中有许多人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教师行列,这又怎么办呢?“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难道这样的场面真会重演?教育可以立国,教育也可以灭国,一篇短短的高考作文的命运,正让人禁不住要想到这样的大事情。
评论二:王怡的看法
我不同意王晓明为这篇作文鸣不平的看法.现在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分的确有很大问题,但这问题主要出
在对于中学语文教育和学生在精神上的阉割作用。而目前对高考作文评价系统的某些批评方向上有所偏离,会产生相反的负作用。比如费滢这篇作文是否该评25分也可以商榷.但针对为费滢鸣不平的看法,我对这篇文章有几点基本意见:
1这的确是一篇很漂亮的文章,就高三学生而言,比较优秀。
2、这的确是一篇跑题的文章。虽然说“文体不限”,但“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命题者明确提出来了的两个设问。设问的要义在“亲疏远近”和“正误深浅”之间。是不是一定要这样设问,当然不一定。如果没这样设问,单单给了一则寓言,这篇文章可以给满分。但设了这两个问。费滢的文章和这两个设问基本上没有关系。打不及格从游戏规则上看是可以成立的。
元宵节作文300字作文3、命题作文和类似“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样的明确设问,的确会限制作文的方向。但必要的方向限制对于考试而言是必须的。为什么要命题,是为了考试的基本程序公正。不命题就可以预先准备几篇精彩文章。命了题不限制方向,比如像以前《昨天》、《回忆》那样的宽泛命题,在讲究多元性丰富性的趋势下,也可以天马行空的写,谁也不敢说是偏题。这也就等于没命题。程序上缺乏起码的公平保障。
4、追求作文教育的多元、丰富和个性是对的。在这不意味着取
消考试的形式性要求。作文和考试毕竟是两个概念,片面强调考试作文的多元、丰富和个性,就等于削弱考试及其评价系统的程序公正性。要程序公正,就必须将作文考题和要求限制在一个较狭小的和不可预期的范围内。这与在这个狭小范围内反对思维的同一性和意识形态僵化是两回事。
5、如果一篇文章很漂亮,但偏离了命题确定的狭小范围,像费滢这篇文章,到底该怎么办?如果不及格会令很多人觉得可惜。但如得分仍然高,就会破坏考试评价系统的程序公正。同时不可否认,在这种评价系统的暗示下,考生预先准备数篇文章或不顾及命题者的具体要求,这样的做法依然是可行并被纵容的(我考虑的是整个考试评价系统的公正性,没有暗示费滢作文是预先准备的意思)。这的确是一个两难。
6、费滢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字精彩但偏离题意的作文?这一点我倒一点不奇怪。因为中国中学生,尤其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太差。从费滢在网上参与的讨论看,她至今也没意识到她泛泛而谈季节之上的感情冷漠,与题目要求的亲疏远近的话题之间有逻辑上的重大差别.写一篇漂亮的文字很多中学生都容易做到,但把一个简单道理讲得条理清楚,所谓作文最优秀的也往往是逻辑混乱,言不及意。这不能怪学生,那些读中文出身的新左派学者几乎个个也都是如此的。中学教育中缺乏起码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训练,是语文教育在禁锢文学形思维之外,最大的弊端。对费滢这样的学生而言,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现行教育体制对文学形思维的禁锢。但片面追求文学性思维的天马行空,包括为费滢这样的考试作文鸣不平,都是一种在语文教育中极度忽视逻辑推理和抽
象思维训练的一种不良倾向。这种倾向近年来似乎越演越烈。这涉及到语文教育和作文教育的根本目标,让中学生学会写文章,是写什么样的文章?到底是为了培养极个别的文学家和小说家,还是让他们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把一个观点表达清晰?学会用语言来思考、观察和分析问题。
评论三:elephantnj的主张
不同意王怡的看法。本来我没准备花时间仔细地研判分析此事。鉴于王怡先生对此专文讨论,所以也多说几句,而且我发现这确实与政治理念由某种联系。
1、费滢的作文基本没有跑题,可以视为对原题义的一种广义理
解:普遍的感情疏远导致对节日的看法和传统大为不同。要求是按话题而不是按寓言的指示,寓言是个体的横向比较,费则是整体的历史比较,符合话题要求。我们得承认规定的话题确实是从寓言衍生出来的,但此话题又确实比寓言更加宽泛。
2、从程序着眼,没有证据就应该假定此文不是预先准备的,王文似乎暗示允许作主观的判断,事实上评分结果多半也是作如此假定才会给出离谱的低分。如此可能纵容预先准备和抄袭,但只有不冤枉人的程序才是真正的好程序。例如无罪推定原则。
3、作文的要求就是写出好文章,不是考逻辑推理,那是数理学的内容。文学就是感性的,同样也构成
一种能力,理性的文学多半不是文学艺术了。新保守主义主张重视结果和目的,目的就是在限定的条件下发现好文章好的写作人才。程序理性本身在现实世界是软弱的有限的,因此作为评卷人应该具有一种综合平衡的能力,而不能机械刻板地套生硬的规则,明明你发现了好文章,明明这就是作文考试的目的,明明他与命题是合意的,为何否决他呢?典型的程序理性的虚妄。
4、正如我前面分析的,从逻辑上说,那种对命题题义刻板的逻辑推演其实是分析判断的一种简单化、狭隘化,该话题应该允许作大尺度跨历史的评价。而从文学性本身来说,文学能力之一就是想象力,从这种角度看,费的文章反而更具创造性,应该加分!失去了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意味着艺术的死亡,不鼓励文学想象力的老师不是好的文学老师。
评论四:严阳的见解
应试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金奖得主高考作文只得25分不足为怪。
一年前,《现代快报》曾报道过南京金陵中学高二学生费滢滢因《平台》一文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第一名,文章其后又被收进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在学校里,费滢滢的考试作文同样出,两次模拟考都被老师当作范文。高三时,复旦大学看中她的文学才华,经过严格考核后希望自主招生录取她,但令费滢滢没料到的是,自己今年年高考的作文仅仅得了25分(满分60分),属于不多见的低分作文。(2003-7-7《现代快报》)
费滢滢的这篇“应试作文”到底写成了什么模样,我们不甚清楚,因为这篇报道不知什么缘故没有把这篇作文同时刊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