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一、导入
师:江南(板书:江南),大家看到这个词时,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
生:小桥流水、荷花、采荷的女子
师: 江南这个词于我于大家既是地域概念,也是时间概念,还是诗意概念。-----印象中的江南,淡泊明净的流水,绿意阑珊的垂柳,嫣然妖娆的荷花,依山傍水的老宅,长满青苔的灰墙,层层叠叠的粉墙黛瓦,质朴而不失典雅,明艳而不乏韵味。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今晚的天空很希腊”,起初,我也觉得是病句,后来一想,妙极,“希腊”已成为一种气息的特质。虽是一名词,却大于一切的形容词。江南一词亦如此。其实,我发现大家还有老师都把江南定格在了春夏两个季节。今天,我们随着郁达夫一起走进江南的冬季,看看江南的冬景是怎样的?
(板书: 江南的冬景)
二、整体感知
师:早读,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现在,用速读的方式阅读文章,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思考题】(投影)                                                       
1.文中哪些段落直接写江南的冬景?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从文中出关键词
(学生默读)
1.②⑤⑦⑧⑨直接写江南的冬景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印象是:明朗、生机、可爱、迷人、悠闲  (板书)
三、赏析
师:大家的很准确,我想,这些词只是大概地告诉我们江南冬景的特点,下面,还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地研读。
(投影)
在直接描写江南冬景的这些画面或段落里,你最喜欢哪个?简要鉴赏。
(赏析角度:大家可从景物、手法、细节描写、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或作者的感受和你的体会等方面进行鉴赏。)4个人为一个小组,先推荐一名同学诵读,在进行赏析。
(学生自主赏析,讨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
师:大家交流的怎么样了?都说说,将自己的思想进行碰撞,就会产生火花。
(生示意,交流完毕)
生:我们喜欢第8段,同桌来读,我赏析。
写冬景的诗句(一女生诵读,稍显紧张,但听得出她浸润了自己的情感。)
生:第8段引用了许多诗词,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而且这些诗词是按时间顺序引用的。
师:具体分析一下。
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傍晚时分,雪将下而未下;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夜晚“冬宵”;‘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是第二天的早晨。
师:这个同学看得很仔细。关键词语得很准,顺序也理得很清楚
生:作者不是单调死板地引古诗句,他还有自己对诗句的品评。比如:“‘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这句话很有趣味。
生:作者还巧妙借用这几句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悠闲的心境。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如何体现作者心境?注意诗句内容
生:第一句好像是邀人喝酒;第二句有梅影,那肯定有月光啦,还飘着小雪,感觉很美;第三句,风雪夜归人,人肯定特别盼望回到家里;第四句,用村童的顽皮衬托精致的美好。
师:分析的很好,抓住了诗句的内容。当我们关注到诗句内容时,对作者引用这些诗句的情感也就了解一二啦。“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场暮雪将下而未下,更难得的是诗句中
所透露出来的暖暖的诚心相邀的友谊至情;“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寒沙非沙,而是雪花纷飞,梅影阑珊,酒香、花香交杂芬芳,触觉、视觉、味觉全部打通,极显景中人尽得生活之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天黑风高雪大都可一笔撇过,只剩下思归盼归的殷殷真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除了雪掩孤村、苔枝缀玉、单梅独放的清丽风景外,更是有着因撞入眼帘的奇丽景象触发惊喜之情。短短几句连缀的引用,与他的白话文字浑然一体,将雪的将下未下、微学纷飞、大雪弥漫、雪停初见四个场景宛如电影画面徐徐闪放,更难得的是均透着温馨晴朗的生命情感,真是将语言文字把玩到极至了。
师:好的,我们继续,还有哪个小组要发言?
生:我们组赏析的第7段,同桌读,我赏析。
师:好,依旧合作
(生读)
师:读得不错,听了你的诵读,我稍稍体会到你们组喜欢这段的原因了,下面就具体来说说。
生:语言,作者似乎是边作画,边与人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把我们带进江南的冬天,冬天的江南。你看,“你试想想”,“你说够不够悠闲”“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这些句子,好像就是在问我们:这样好不好?这样够不够?
师:在交谈中,我们就随同作者走进了水墨江南。让我们也与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种悠闲的境界中。雅趣的姿态是悠闲,而雅趣的内涵则是心怀,正如林语堂所说“休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有的权利,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
生:作者通过想象给我们描绘一幅江南特有的画面,恬淡与雅致。
师:运用想象的手法,虚实结合起来,这也是写景时很重要的一个技巧。
师:还有吗?
(生沉默,师提示、引导)
师:我想请大家注意一下作者选取的景物,注意几个动词洒、加、泊、添、画
生:作者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典型的江南特:河流边的三五人家、河上的长桥、远处的小山
、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门前的乌篷船、茅草屋、以及屋里的酒客
师:对,选取典型景物,写起主要特征。长桥远阜、细粉白雨、乌篷小船、灯光月晕,点点聚现,单个景物其实平实无奇,但多项聚合,最是平常却奇崛凸现,意境隽然。
生:感觉作者不是写文章,而是画了一幅画。
师:作者并没有一股脑儿为我们铺开江南的景象,而是用作画的手法,一层一层、一笔一笔、一点一点地把我们引进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温馨的幻境,手法很像画一幅水墨画。这些都是很平常的动词,却展现了绘画过程。“白雨”是“细得如粉也似的”,作者是微拂“洒上”;“背景”是“淡得几不成墨”,作者是悠然“加上”;“景致”是“点”些进入;“乌篷小船”是“泊”;“喧哗的酒客”是“添”;“一味红黄”是“加”;“暗示着灯光的月晕”是“画”……寥寥数笔一下子让这平凡却又奇崛的景物画面有了生命之感。同时,他思考全面,观察有序,下笔准而有度。他先写村子,再写长桥,然后写远阜,最后写树枝,从近到远,在空间上作了延伸。再着力写近处人的活动与门前的小船,而远处则被作者用那洒下的绵绵细雨作衬托,远的朦胧,近的清晰,显现了画画中虚与实的关系。这样远近虚实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是读其卷,似临其镜,临其画,似处其景。
师:郁达夫不是画家,却精通画理。我们来看看画家刘海粟是怎么评价郁达夫的游记的。
PPT)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这是对郁达夫写景的高度评价,写景如画,画中有情。
师:好了,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倾听大家对喜欢的画面的赏析,下去以后,希望大家用文字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
四、小结
师:回顾我们对这两段的分析,大家能从中总结出哪些在写景时注意的技巧。
生:想象、顺序、巧用诗词、选取典型景物,抓住主要特征、绘画的技巧、融入作者的情感
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投影
描写的顺序:远近、点面-----
描写的角度:视觉(彩、形态)、嗅觉、触觉
描写的技巧:修辞手法:引用、比喻、拟人、夸张------
            表现手法:动静、虚实、想象、烘托、描摹-----
运用词语: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带有感情彩的词语-----
写景技巧:选择典型景物,突出其特征;加入绘画的技巧;巧借诗词意境;融入主观的情感
五、总结
师:我认为江南的冬景之所以这么迷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特有的景致更多的是因为在这冬景中洋溢着的那种悠悠然的情味。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在这片风景中,我们不仅走进了江南人的心灵,也走进了作者郁达夫的心灵:他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江南,用自己的灵魂去热爱江南,用自己的情与爱去抒写江南。
六、作业
1、请大家试着用今天所学写景的方法,描绘并感受咱们这座通丽江、凤凰齐名的古城的秋季。
2、拓展探究
【教后记】
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我独钟情于散文,为她的荡气回肠,为她的温婉细腻,为她的朴素动人,为她的深邃宽广。因此,每每遇到散文的教学单元,便会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耗费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品析、去钻研。正因如此,也便有了更多的收获。初次接触苏教版,便被她浓浓的人文性和文学性所吸引。第四单元,谛听天籁,不仅用眼,用耳,更重要的是用心。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一起去阅读文章,赏析文字,体味美景,感受思想,揣摩情感。不求面面俱到,只为能让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过程中有收获,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