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学唱《吹起羌笛锅庄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重点和难点:
1.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
2.在读谱教学中学习《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歌谱,用五线谱教学的班级学习l=bE的首调唱名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从低年级一直延伸到高年级,一方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学习音乐的角度来看,学习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实在是太有必要了。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他们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了解它并热爱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歌中唱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但在改革开放后也兴办起自己的制革、水泥、木材、化肥厂,另外,羌族的绣花和编织也是非常有名的。
同学们请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唐代诗人王之焕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句。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响起羌笛的声音。
我们再来看跳锅庄的图片(出示图片)。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地参加进去,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弓腰、甩袖,边唱边舞,我们等会儿也来学几个锅庄舞的动作,请大家也像羌族人民一样,高高兴兴地参加进来。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
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 ×× × │”,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 × × × ×× × │”,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
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五十六朵花(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
(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
2)随录音做动作。
3)边唱边跳。
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
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
5.小结: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但这仅仅是开始,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