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赫哲族
赫哲族,与满族同源,是古代肃慎、黑水靺鞨和野人女真的后裔。又因穿鱼皮衣和惯用狗力而称鱼皮部和使犬部。他们自称赫真,含义是东方、下游。有的自称那贝、那乃和那尼敖,含义是本地人。
关于赫哲族的来源,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皇帝听说东北少数民族英勇善战,便传旨派他们去新疆守边。一天晚上,头人组织准备出发,说:准备去新疆的,睡觉头朝西南,好统一行动。可是,有不少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头便向东北睡。第二天,天还没亮,去新疆的人马便出发了。头朝东北睡的人看到大部分都去新疆了,便沿着他们留下的草把子走。可是,草把子被风吹歪了,这些人便在松花江下游扎了根。后来,人们把往西去的叫锡伯族,往北走的叫鄂伦春族,往东走的叫赫哲族。
作为东夷组成部分通古斯一支的赫哲族远祖,在10世纪前(五代时期)南迁至三江流域过程中,与奇勒尔人和当地的费雅喀及一小部虾夷、南通古斯混合,共同成为现在的赫哲族的族体。
在上古的舜时期,是息慎的组成部分,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隋唐时称黑水靺鞨,分为七部分,一部叫粟末部,在松花江流域。一部叫黑水部处于最北方,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当地地方。粟末与黑水两部居住的地区自古至今是赫哲族先世人口最多的地方。所以,黑水靺鞨当为赫哲的远祖。
元明清称女真。明朝时,东北女真人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野人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汇合处,直至黑龙江下游南北两岸及库页岛和乌苏里江流域东至海岸。野人女真包括赫哲、乌德盖、费雅喀、库页等族的先世。
赫哲族是多源多流的民族,它作为一个族体,是由17世纪处的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至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中22五十六朵花个氏族构成。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为那乃人。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我国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清末民初,赫哲族与汉族进一步融合。与沙俄、日本等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斗争。战争、疾病、饥饿等使他们人口锐减。1964年统计人口时只有718人,2000年增长到了4640人。
现在,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同江市八岔乡、街津口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崇拜鬼神和自然界,相信万物有灵,万物都是神在主宰。赫哲族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有三个灵魂。第一个灵魂称奥任,生命的灵魂,人和动物都有,人死后离开肉体。第二个灵魂叫哈尼,即思想的灵魂,能暂时离开肉体,如人睡觉时,能与别的灵魂发生关系。第三个灵魂叫法扬库,即所谓转生的灵魂,人死后离开肉体,有创造来生的能力。萨满教在赫哲族中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众性,影响深远。萨满最初只有女性,其后才有男萨满,并逐渐增多。
赫哲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系,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
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从古至今"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只有少数人兼营农业生产。渔猎经济,决定了赫哲族的物质文化和饮食特点。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食用。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