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1929:朱毛红军的生死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15年第27期
    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了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位老朋友向提问:“您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请问您的革命经验是什么?”说:一、有饭吃。二、能走路。三、子弹能打死人。这令人出乎意料的回答,源自其早年革命的艰辛历程,其中就包括1929年,朱毛红军从井冈山到长汀的一段惨败经历。
    的“围魏救赵”
    1929年1月4日,井冈山下,江西永新县柏露村的一所普通民居里,一面严峻的人在商量关乎生死的大事。
    主持会议的是中共红四军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与会的有红四军负责人朱德、陈毅,红五军负责人彭德怀、滕代远,湘赣边界特委及宁冈、永新各县委负责人袁文才、王佐、何长工、谭震林等60多人。
    从1928年7月开始,由于井冈山红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和江西省主席朱培德调集了两省军队6个旅、18个团,兵分五路向井冈山发动“会剿”。在敌人长时间封锁下,井冈山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如何应对国民党军的“会剿”,与会者争论激烈。当时有三种意见:一派主张依靠井冈天险,诱敌深入,待其疲惫后消灭之。第二派主张红军死守井冈,估计两个月可以获胜。第三派认为红军应转到别处另图发展,红军一走,敌人也会退兵。
    属于第三派。他提议:“以二分之一兵力加上边界众总动员,应付边界四周敌人的进攻力量,以三分之二(我军的主力)的兵力出间道,以迅速手段占领江西敌人后方。乘虚而人,使江西军队因兵救援,则此次敌人之‘会剿’计划可以打破了。”这个策略被毛称为“围魏救赵”。
    的主张获得大多数人的赞成。会议决定,由朱毛带领红四军主力下山,向赣南突围。彭德怀、王佐部队留守井冈山,保护伤病员。边区特委由谭震林负责,配合作战。
    1929年1月14日,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28团和31团共3600余人,悄悄下了井冈山,沿着山间小路向赣南行进。朱德和没有想到,这次转移竟是他们一生中最艰难和危险的经历。
    自井冈山出发以来短短几天,红四军一败大余,二败南雄。特别是在大余,各部之间失去联络,、朱德与前委机关也都跑散了,在县城筹款来的1万元现洋也丢失了。
    后来,红四军从广东南雄转入江西信丰境内,情形依旧没有好转,沿途都是闽赣交界,缺乏众基础,红军行军、宿营、侦察都非常困难。敌人又采取轮番穷追政策,为摆脱敌人,红军每日平均急行90里以上,沿途经过的山岭皆冰雪不化,困苦加甚。
    圳下村的生死之战
    红四军进入赣粤闽边界的寻乌县境后,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闻讯赶来。古柏说,寻乌境内有个罗福嶂,地形如同井冈山,可以坚守,还有土豪可打。
    按照他的指引,2月1日,红军来到吉潭镇项山脚下的圳下村宿营。村子地势平坦,南面是丘陵,中间是狭长的稻田,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村子里有两个古老的大围屋。朱德、陈毅和红四军军部驻在村中心一座叫“恭安围”的大围屋里,的政治部则驻在村西南角一个叫“文昌阁”的小庙里。
    红军连日赶路,疲惫异常,、朱德估计尾随的敌军可能第二天早上才能赶到,于是,决定部队在圳下村休息,待天亮后行军。
    2月2日天刚亮,尾随而来的赣军刘士毅部一个团乘着大雾,向圳下村的红军发起突然袭击。红军一时处于混乱之中。28团团长林彪带着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朱毛没有警戒部队,情况十分危急。
    巧的是,当时国民党军都往村里冲,没人注意村外的“文昌阁”。听到声,和贺子珍赶紧从屋
里冲出,带着随员,从河上的小桥向山里跑,最先脱离了险境。
    而朱德、陈毅等人则被包围在围屋内,还击抵抗。当时,二纵队第九大队驻在军部西北面不到500米的地方,看到军部被包围,第九大队官兵在排长白在溪的指挥下,向敌人猛冲过去,打退了敌人,朱德这才趁势带着警卫员冲出围屋,边打边向村外突围。
    陈毅当时也拼命向村外跑,被一个国民党士兵抓住。陈毅甩掉棉大衣,扣在那个士兵头上,这才幸运脱身。陈毅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朱军长把大衣和身上几十元大洋到处丢,敌人争着抢钱,他才跑脱。”
    然而,危急时的突围仓促、分散,有人幸运地逃脱,有人则没有那么幸运。比如朱德的夫人伍若兰。伍若兰被一打中了腿,倒在地上,跑不了了。听说抓到朱德太太,刘士毅命令押到赣州。坚贞不屈的伍若兰,十天后即被国民党斩首示众,头颅悬挂在赣州城楼(今涌金门)上,时年26岁。
    大柏地的荣誉之战
浴血雁门关
    、朱德、陈毅归队后,红军集合队伍,翻越大山,前往罗福嶂。全军出发时3600人,到罗福嶂时兵员还有3000人,支却不足1000杆。
    朱毛在村里召开前委会议,研究对策。会议争论得很激烈,有入主张分兵,各路自行去图生存,以避
免敌军的追击。则坚持部队集中行动。会议还没有结果,古柏就来报告:国民党军队正向罗福嶂包围过来。下令立刻转移,全军北上,向瑞金方向行军。
    2月9日,红四军到达瑞金郊外乌石龙,又被国民党军追上了。大家被敌人追恼了,憋着一肚子气。这时,朱德正好从旁边经过,于是战士们故意大声喊道:“当军长,不打仗!怕死让我们来指挥好了!”朱德一听,大怒:“你们要打吗?打就打!”说罢,把大衣一甩,命令道:“全团一个方向。1营跟着我从中间突破,2、3营左右配合,全团上刺刀。”
    朱德端着步,身先士卒,带领部队一个反冲锋,把尾追的敌人打垮了,还缴了七八十条。敌人没有想到红军会突然来个反冲击,吓得转身逃跑了。当晚,红军平安抵达位于江西宁都、瑞金交界的一个山村——大柏地。
    这天是除夕夜,村里家家户户正准备过年。听说来了军队,吓得老百姓都从家里逃到山上躲起来。红军进了百姓家,一看家家桌子上摆着鸡鸭鱼肉,还有酒,高兴坏了。多少天没吃过这么好的饭了,多少天没吃得这么饱了。酒足饭饱,红军干部战士纷纷围住朱毛,说不走了,就在这里跟白军拼了。
    大柏地是瑞金通往宁都的一个隘口,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朱德、查看了地形后,决定在此消灭尾追之敌。为了确保敌军上当,朱德命令战士将一些烂草鞋、破衣服和几副伙食担子丢弃在进入峡谷的小道上。
    2月10日是大年初一。下午3时许,赣军刘士毅旅的两个团如期来了。这场战斗,“从是日下午3时起相持至次日正午,始将刘部完全击溃……得械八百余支,俘虏数略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大柏地之战,成为红四军起死回生的转折——红军终于在瑞金站住了脚。
    没有忘记这个地方,特别不会忘记百姓给红军贡献的那顿年夜饭。当年管后勤的军委委员宋裕和后来回忆说:“第二次来大柏地是1929年5月间……同志说,我们上次在这里打仗借了老百姓很多东西,这次一定要偿还。我在军委负责军需工作,就由我和另一个同志挑了两担花边(银元)到那里发。先开会,后发钱。由他们自报,报多少发多少,一共发了3500块钱。”
    直取长汀柳暗花明  红四军在大柏地,类似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部队长时间行军作战后,急需一个休整的根据地。幸运之神再次降临,朱毛红军与共产党领导的东固根据地取得了联系。
    红四军在东固,很快被国民党军获悉。赣军李文彬、金汉鼎部立即从赣州、吉安向东固逼近。考虑,如果就地抵抗,很可能导致秘密割据的东固根据地的丧失。东固盆地不如井冈山险峻,也不宜固守。于是,决定采取打圈子的办法,跳出东固,与国民党军周旋。
    可是,去哪里呢?朱毛决定去闽西。那里也是山区,没有国民党正规军;而且那里山清水秀,出矿产,
商业也很发达,是个富庶之地。于是,红四军离开东固,经吉水、永丰、乐安、宁都、石城,于3月4日攻占广昌县城,9日到瑞金壬田。
    红军以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使国民党军很难判断红军的真实意图。就在赣军对红军这样大兜圈迷惑不解的时候,红军掉头向东,进入福建,直取长汀。由土匪改编的国民党守城部队郭凤鸣部不堪一击,四散逃命。
    长汀,被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裕地区,红军得到了充足的补给。红四军进城后,没收了十几家豪绅财产约3万余元(光洋),还向资本在千元以上的商人筹借2万余元,共筹军饷5万多元。
    发了这么大的“洋财”,朱毛给红四军每人发了4元零用钱,官兵平等,又拨出一部分钱救济长汀的贫苦工农,还接管了郭凤鸣的军服厂,花钱制作了4000套军服,一改往日破衣烂衫形象。不仅如此,红军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福建的富庶使红四军获得了经济来源,决心把闽西建成巩固的根据地。从井冈山到闽西,朱毛红军终于从山穷水尽走向了柳暗花明。
    (摘自《中华遗产》刘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