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荡气回肠到狗血落幕,刘裕的关中方略问题出在哪里?
历史上诸次北伐,以东晋义熙十二年、十三年(公元416年-417年)刘裕北伐的结局最为可惜。刘裕开展北伐的这一年,正好是西晋灭亡的一百周年。关中父老从箪食壶浆迎接王师,最后用棍棒把北伐军逐出长安,迎接匈奴人赫连勃勃进城,说明刘裕义熙北伐不仅从军事上失败了,在人心上也尽失了。从此,南朝政权北伐方面再也没有像样的作为(陈庆之存疑),正如明末大儒王夫之所言“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直到南方被隋朝统一。
刘裕北伐后秦
当时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曾问大臣崔浩:“慕容垂和刘裕在武略方面谁更厉害一些?”崔浩答:“刘裕更厉害一些,慕容垂毕竟有慕容燕国家世底子,能够借到不少力;刘裕出身寒微,振臂一呼夷灭桓玄、北擒慕容超、南摧卢循,完全是靠他个人奋斗。”
在整个东晋和南朝,刘裕可谓不世出的统帅,生平大战从未败绩,为何好不容易夺取了关中,却轻易地丢失?
对于刘裕北伐,北魏、夏国、北凉的君主早早作出战略预判
1.胡夏主赫连勃勃判断说:刘裕有卓越的武略,后秦由于内乱,姚泓是挡不住刘裕的。刘裕必能克定关中,但他肯定会很快回南方,到时我取关中犹如拾芥那么容易。
《晋书 赫连勃勃传》:刘裕伐秦,水陆兼进,且裕有高世之略, 姚泓岂能自固!吾验以天时人事,必当克之。又其兄弟内叛,安可以距人!裕既克长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诸将守关中。待裕发轸,吾取之若拾芥耳,不足复劳吾士马。
2.北魏大臣崔浩给魏主拓跋嗣分析说:刘裕平定关中后,他必定要回去篡位。关中秦地现在戎夷混杂,跟东南风俗大不一样,刘裕想行荆扬之化于三秦之地,短期内是做不到的。我们
只需要等待时机,息民养士,关中终归是我们的。
《魏书 崔浩传》:裕若平姚而还,必篡其主,其势然也。秦地戎夷混并,虎狼之国,裕亦不能守之。风俗不同,人情难变, 欲行荆扬之化于三秦之地,譬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走,不可得也。若留众守之, 必资于寇。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或以胜残去杀。今以秦之难制,一二年间岂裕 所能哉?且可治戎束甲,息民备境,以待其归,秦地亦当终为国有,可坐而守也。
刘裕北伐,各国雄主虎视眈眈
3.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的判断跟北魏、胡夏方面高度一致:后秦主姚泓不是刘裕对手,刘裕必定能取得关中,但是刘裕不能久留,只会留子弟将领守着。并得出跟赫连勃勃一样的结论:等刘裕南归,“吾取之(关中)如拾芥耳。”
《资治通鉴 晋纪》:姚泓非裕敌也。且其兄弟内叛,安能拒人!裕取关中必矣。然裕不能久留,必将南归,留子弟及诸将守之,吾取之如拾芥耳。
可见,北方几大雄主、谋士的战略预判,都认为刘裕能够占领关中,却不能守住,对于关中这块肥肉都在虎视眈眈,就等刘裕一走,准备动手。
刘裕初入关中的措置,已显示他无意长驻
王镇恶、檀道济在潼关下被阻整整半年后,于8月通过打造船只、舟楫运兵绕过潼关,直达长安城下,顺利攻占了长安。刘裕是9月到长安的。正值关中粮食丰收,加上后秦姚氏三代仁君的经营,长安府库财物盈积。刘裕把这些金银财物都赏赐给了将帅,执送后秦主姚泓,斩于建康市。还拜谒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但种种迹象表明,刘裕确实无意留在关中。
王镇恶沿渭水进军,攻克长安
其一,刘裕并无定都关中的打算。刘裕把彝器、浑仪、土圭等象征皇权的物事,都运到建康去了。这一行为说明,刘裕没有将长安作为首都的打算,也没有久留关中、长期经营的打算。大概在刘裕的北伐意识中,打下关中仅仅是消灭一个异族政权,而没有恢复秦汉帝都的那种长远考虑。这显示了刘裕战略方面的短视。刘裕军中当时唯一有点器局和远见的是王镇恶,但王镇恶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极为贪财。他这方面的素质跟乃祖王猛比就差远了。王镇恶夺取长安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后秦府库中的大量财物中饱私囊,刘裕因他建立大功,并
没有问罪。但一个贪财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少远见的,没有在战略上给刘裕谋划一个长远的方案。
其二,刘裕的南方军人纷纷思归。刘裕军队大多来自东南,跟关中的风土人情格格不入,他们都不愿意长期驻守,纷纷想回去。《资治通鉴》说一开始刘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这就像当年刘邦的军队,被项羽安置在了蜀地和汉中,但他们还是希望要回到东方,刘邦往东面进军是必然的。所以同样的,刘裕在某种程度上也要顺从军队的意愿。刘裕对于关中来说,他只是个客人。
其三,刘裕没有在关中施以仁政。后秦三代君主其实都比较仁慈,都是相当勤政爱民的,直到姚兴统治后期才加了一点税。虽然关中父老迎接刘裕,但刘裕占领长安后,第一时间做的是把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赏赐北伐将领,对于关中还没有施行相应的减税、安民等措施,连赫连勃勃的谋臣王买德都说:“刘裕灭秦,未有德政以济苍生。”这说明刘裕在关中并没有采取收揽人心的实际行动,也可能还没来得及实施。
浴血雁门关另外,还有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刘裕9月入长安,11月南方就传来噩耗,他最信任的辅政大臣刘穆之突然病逝了。刘裕于是下定决心,12月就率领北伐主力踏上了归程。
为什么刘穆之一死,刘裕必须回去?
◆刘穆之是刘裕的智囊。刘穆之对于刘裕来说,就好比刘备的诸葛亮、苻坚的王猛。当初,刘裕、刘毅、何无忌、诸葛长民等人讨伐桓玄成功后,刘毅等人在朝廷暗中排挤刘裕,是刘穆之第一个告诉刘裕东晋朝廷的气数已尽,你既有大功,便该有大位,必须兼任扬州刺史,没必要退让;也是刘穆之第一个提醒刘裕,刘毅、诸葛长民等人虽然曾是革命战友,但大事成功后,彼此朝堂势均力敌,将来必然互相吞噬。可以说,刘穆之是那个让刘裕政治上“开窍”的人。促成了刘裕这个大老粗的觉醒,让他从一位只会打仗的将帅逐渐演变成为一代雄主。
◆刘穆之是刘裕的支柱。刘穆之极为干练,帮助刘裕处理朝政,一改原先司马元显政令错乱、桓玄科条繁密的问题,“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大受老百姓欢迎。史书说他“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有一次刘穆之跟朱龄石两个人帮刘裕写回复函,刘穆之一上午写了一百封,朱龄石写了八十封。刘裕在外征伐南燕、讨定卢循,都是刘穆之在内主持大局,提供后勤保障,万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让刘裕在外完全安心。
所以刘裕说:“穆之死,人轻易我。”他认为南方只有刘穆之镇得住,他一死,就失去了一个最大的支柱。
◆刘穆之是刘裕的耳目。刘穆之喜欢广交朋友,每次吃饭排场都很大,常常宾客满座,各种小道消息都会第一时间知晓。对此他总是事无巨细、毫无隐瞒地及时报告刘裕,使得刘裕对于官场民间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有人曾为此讥笑刘穆之打小报告,刘穆之却说:“我本一介布衣,蒙刘公提拔,受了他的恩德,理应对他无所隐讳,这就像张辽向曹操报告关羽即将叛逃一样。”刘穆之还特地开诚布公地跟刘裕挑明说:“我本贫贱,现在为官,平时用度方面奢靡了一些,但除此以外,我没有丝毫对不起您的地方。”从而赢得了刘裕的充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