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几月份
  晚上快十点了,接到梁晓星的电话,他刚说了几句,我问:你喝酒了?
  老师,你怎么啥都知道?我确实喝了一点儿。他说,本来想等母亲节给你打电话,可我实在忍不住了。老师,我很想你。
  停了一会儿,他的声音有些潮湿:老师,你跟我说的为人处世的那些方法很好用,我现在挺好的,领导和同事对我都很好,他们还给我介绍女朋友呢。
  我说:好,太好了。
  入学时间不长,他曾在写作课上讲述,他在县城读高中时,某个夜晚心情特别郁闷,决定夜不归寝。他一个人漫无目的往郊外走,走啊走,走啊走,堆积在心里的郁闷在夜中渐渐散去。
  他很高很瘦,戴着眼镜,说话的时候看着黑板,旁若无人,好像那些话是说给黑板听的。
  看着他的神态,我曾担心:这个有着诗人气质的寒门学子,会不会遭到同学排斥?
补气血吃什么最好最快  他的同学用掌声回应了他的坦诚。
  课下闲聊,他说想做家教,他最擅长的是文科数学,高考答了130多分。时间不长,他就有了一份家教的兼职。我们所知道的生活
  有一次,有篇名家散文里提到灶糖,我说:我不知道灶糖什么样,你们有谁知道吗?
  大家都摇头。他站起来说:我知道,我老家有。
  他老家在渭南乡下,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要供灶糖。灶糖到底什么样,他描述了半天,我们还是一头雾水。那时候,我们不像现在动不动就百度。
  他说:下学期我给你们带灶糖。
  第二学期他果然带来灶糖,给我带了两份,一份是富平县特产,一份是小镇特产。我这才知道,灶糖绥化也有,长条形、白的大块头,快过年的时候有人露天叫卖,直接吆喝大块糖,名字很简陋。
  我说:我一样留点儿,剩下的你分给同学吧。
  他说:我已经分给他们了。
  他还说:老师,这个寒假我特别高兴,解开了家里的一个大疙瘩。
  疙瘩什么时候有的,他不清楚。寒假里他问父亲:为啥这些年不跟姑姑家来往?
  父亲说:奶奶在的时候有过节,都是小事,没啥大事。
  他跟父亲说:奶奶不在了,姑姑是咱最亲的人,咋能因为小事就不来往呢?
  父亲问:你说咋办?
  他带了点儿东西去姑姑家,跟姑姑说:要是我父母有啥对不住你的地方,我替他们跟你道歉,我是他们的儿子。
  父亲和姑姑都说他长大了,两家和好了。
  我说:这件事你做得太好了,好样的。
  他还说,从这个学期开始,他就不跟家里要钱了,他要养活自己。两个在外打工,嫁的也是打工的,都不富裕。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不能再从他们手里拿钱了。
蔷薇园
  我说:好,支持你。家里有辆破自行车,我让他推走,啥时候不能骑了,可以直接当废品卖。
  他的第一个家教的学生读高三,数学进步很快,后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那家家长开始帮他介绍家教。朋友开办的教育机构需要老师,我推荐他过去,他干得也很出。以前他家教,现在各种家教他。忙不过来,他就推荐同学去做。他在那家教育机构兼职很长时间,他说工资不多,但接受培训的机会多,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忙着打工,两个暑假都没回家。
  十一长假期间,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老师,我在家呢,我家苹果熟了,回去带给你吧。
温馨祝福语  我说:太远了,不用了。
  他说:不行,我父母让我一定带给你。
  我强调:那就带三两个吧。
  他带回来的苹果不是三两个,而是一纸箱,怎么也得十几斤吧。苹果个头跟嘎啦果差不多,
不像嘎啦果满面红光,只有腮上带着淡淡红晕,吃起来不那么甜,唇齿之间却回荡着清香之气。
  不用问他,我也能推测出这些苹果经历了一路跋涉。富平县城没有直达西安的火车,这些苹果从家里出发,坐自行车货架到镇上,换进城的中巴,再换去西安的大巴。从西安到哈尔滨的火车只有一趟,半夜开车,行程三十三个小时零五分,这些苹果和他一样,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硬座车厢。折腾到哈尔滨,还要转来绥化的火车,换公共汽车到学校,再换公共汽车来我家。
  这些苹果我家吃了很长时间,来了客人,我也洗好端上。客人问:这是什么苹果?很特别。
  我说:渭南的苹果,学生家树上的。
  客人说:怪不得。
  我儿子读高中,有一段时间非常懈怠。他知道了,交给我两个软皮本,说:让你儿子看看吧,可能对他有用。
  那是他的大学日记,私密空间。为了唤醒另一个孩子的斗志,他把这个空间敞开了。
  2012年,梁晓星毕业。他曾回陕西工作,没到合适的。学校这边推荐他去大兴安岭一家国有单位试试,人家试用了一个月,就跟他签了用人合同。同去的校友先后离开,他成为那家单位唯一的本科毕业生。
  毕业前夕,我请他到家里吃饭,拿出我的看家本事炒了几个菜,因为是送行,我们都喝了点儿酒。
  我传授过为人处世的方法吗?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