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方向》说课稿6篇 位置与方向教案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18页《位置与方向》中的例1。
  二、学情分析:
  本课“确定位置”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
  三、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以“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理念,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作必要的引
导,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上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应用意识,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四、教学流程: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此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情境图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从图上发现问题————如何确定1号点的位置?这样设计,就充分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探究1号点的位置。
  学生通过思考根据已有经验,自己就能到初步的确定方法,即到观测点,建立方向标,接着学生会从实践中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方位,不能描述1号点的位置,怎么办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引出不能只用方向或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认知冲突,也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其中,探究1号点的方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此处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到了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示范,突破了难点,学生学会了用偏角度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很容易探究出了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多次描述1号点的位置,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掌握了新知。
  (三)、实践运用、内化提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运用当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不同层次
的学生,在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获得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
  (四)、课堂小结、整理提升。
  在小结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通过感悟内化、合作交流,自己总结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学到的方法,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板书的设计,我力求语言完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渗透要完整思维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反思:
  从课堂整体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生成比我预设的要好,能借助情境图准本课的重点问题,通过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自主解决了难点问题,加上有效的讲
练结合,呈现出了高效的数学课堂。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篇2
  教材分析:
  (一)、内容及地位:《方向与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并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以及初步知道平面图上的方向。
  2、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想一想”“走一走”“贴一贴”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