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中考语文汇编散文、小说阅读(五)
【湖南衡阳】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三个目标之后
余秋雨
很多年前,我收到美国企业家贝林写来的一封信。他邀我做他的顾问。
他是世界级的富豪,主持着一个庞大的慈善机构,专为各国残疾人提供轮椅。
他说,他出身贫苦,逐渐致富,曾为自己提出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是“多”,即追求钱多、厂多、房多、车多、雇员多;第二阶段是“好”,即在多的基础上淘汰选择,事事求精,物物求好,均是名牌,或比名牌还好;第三阶段是“独”,即在好的基础上追求唯一性,不重复别人,也使别人无法模仿自己。
他很快完成了求多、求好、求独这三个目标。本应满足了,他却深感无聊。当无聊笼罩了生命,他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就不再有一丝骄傲。
他对我说:“当我完成这一切时,还不到六十岁。家里没有人要继承我的产业,我今后的日子就失去了目标。一度,我甚至不想活下去了。”
他继续告诉我,终于有一天,一个六岁的越南残疾女孩救了他。那天他顺手把专机上的一台轮椅推给这个无法行走的女孩,女孩很快学会操作后,双眼闪现出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亮。贝林先生在那种光亮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第二个救了他的是一位津巴布韦青年。那天,这位青年背着一位残疾的中年妇女,用了两天时间穿越沙漠来到他面前。
齐齐哈尔万山寺
贝林先生问:“这是你母亲吗?”
青年回答:“不是。”
“是你亲戚吗?”
“不是。”
“你认识她吗?”
“不认识。”
写作文“那你怎么把她背来了?”
“她听说有人在这里发轮椅,就让我背她过来。”青年回答。
这个青年说,他要回到出发的地方,把这两天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随后,他就转身大步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贝林先生心头一震。这个津巴布韦青年一看就非常穷困,帮了不认识的人一个大忙,却不要任何回报。
贝林先生说:“我居然到六十岁才明白,慈善的事,早就可以做了,我也可以早一点摆脱无聊。慈善,是一种寻人生意义的自我救赎。”
我为贝林先生自传的中文版定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译名——为富之道。
贝林先生与我的对话在报刊上发表之后,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他在六十岁前的三大目标。求多、求好、求独,几乎概括了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正在逐步攀缘的三大台阶。多数人还在第一台阶,少数人已经在第一到第二台阶之间,攀上第三台阶的比较稀少。
攀缘是辛苦的,也是令人兴奋的,因为有目标。我非常欣赏贝林先生说的一句话:“我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墙顶才知道搁错了。”我告诉他,这句话已经具有文学价值。
我并不认为所有企业家部必须像他一样最后全然投身慈善事业,但是我希望大家经常想想,爬到墙项之后要干什么。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还没有攀到高处,在半道上就已经感到无聊。
贝林光生告诉我们,需要更换梯子搁置的方向,更换目标。
新的目标会是什么?应该多种多样,但是贝林先生和其他类似人物抬手指了一个,那就是超越个人功利,为大善、大爱、大美留出更多的地方。
(选自天地出版社《雨夜短文》)
22.文章为什么以“三个目标之后”为题,而不以“三个目标”为题?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23.贫穷的津巴布韦青年背着一个陌生的残疾妇女,穿越沙漠来到贝林面前,只为了帮助她得到一张轮椅,并且不需要回报。请你运用心理描写描述贝林目睹青年的背影时“心头一震”的具体感受,不少于20字。(3分)
24.贝林说,“我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墙顶才知道搁错了”,这句话中“搁错了墙”指什么?道出了贝林什么样的感情?(3分)
25.文章倒数第五段提到“中国读者”与“中国大多数企业家”,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6.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那些“超越个人功利”,有大善、大爱、大美的人点赞,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要求写出人物的名字和相关优秀事迹。(2分)
参考答案
22.(1)“三个目标之后”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讲的是三个目标之后的目标。
(2)“三个目标之后”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人们实现一些目标之后,新的目标应是超越个人功利,是那些大善、大爱,大美的事情。
(3)“三个目标之后”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端绪,引出全文的内容,使文章浑然一体。
(4)给读者遐想的空间,吸引读者。
23.略。围绕着贝林的震惊来写,达到字数即可。
24.“搁错了墙”是指定错了目标,道出贝林自责、遗憾、懊悔的情绪,自责自己明白“慈善不需要赚够了钱才可以做,随时都可以做”的道理太晚了。
25.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衬托出贝林先生投身慈善,付出大爱的高尚,也表现出现在中国人追逐名利的社会现实,同时希望人们能早日悟出目标应该要超越个人功利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意对即可)
26.示树:疫情期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殚精竭虑。
【江苏淮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给鸟搬家
刘亮程
①我们家的院子和老陈家的院子中间隔了一小截篱笆,平常两家借点东西都是从篱笆缝里递来递去。
②一天,阿健盯住老陈家榆树说,要是把他家的麻雀赶到我们家树上多好。阿健就挤过篱笆缝,往老陈家树上扔土块儿,朝树上喊叫。
③怎么才能让鸟在我们家树上也筑窝呢?阿健说。
④等你们都长大了,麻雀看见院子里没小孩了,就会来我们家树上筑巢。二伯说。
⑤我想现在就让麻雀来我们家树上筑巢。阿健说。
⑥那我们想个办法吧,先在树上给鸟做个窝,到时候我会让那棵树上的鸟搬过来住。二伯说。
⑦二伯带着张欢、阿健、洋洋和方圆,在院子里做鸟巢。
⑧二伯从小库房里出锯子、斧头和钉锤,用木板钉了一个方盒子,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放进做好的鸟巢。
⑨然后,二伯让方圆爬上树,用铁丝把鸟巢绑在最高的树杈上。二伯做木盒的时候,中间隔出了盛放食物的隔档,在里面装了些小米。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读后感
⑩鸟巢安置后,第二天就有鸟在树上叫了,鸟发现巢里的食物,再叫其他鸟过来吃。
过了两天,树上没鸟叫了。二伯说,可能食物吃完了。他让方圆上去又放了一些小米。鸟又在树上叫了,可是,鸟把小米吃完又飞了,没有把我们的木盒当窝的意思。
这咋办呢?阿健说。
不急,再想办法。二伯说。
二伯让方圆爬到老陈家输树上,把窝里的鸟蛋放到我们家树上的鸟巢里。
灶糖二伯说,我们把鸟蛋移过来,鸟就会跟着过来。
可是,鸟没有搬家过来,只是在我们家树上叫了一阵,又回到老陈家树上。二伯只好让方圆把鸟蛋放回老陈家榆树上的旧窝里。
二佰的办法失败了。
怎么办?阿健、张欢都着急了。再等等。二伯说。
不久以后,老陈家树上的鸟巢孵出了小鸟,在树下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二伯又让方圆爬到老陈家树上,把小鸟全拿下来。方圆上树的时候,鸟一阵乱叫。
方圆把小鸟装在衣兜里拿下来,五只精光的小鸟,张着嫩黄的小嘴直叫。张欢、阿健都围上去摸小鸟。二伯让方圆赶快把小鸟放到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又放了好多小米进去。然后,我们回到院子。
鸟看到自己窝里没有了小鸟,扯着嗓子叫,小鸟也在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叫。大鸟听到了,就飞过来,看见自己的小宝宝全搬了家,家里还有好多食物,鸟没办法把小鸟搬回旧巢,只好把我们给它筑的巢当家了。
一的成语
那以后老陈家树上就没鸟了,都落在我们家树上。
老陈不知道我们干的事,我们干这些时,都是在他出去的时候,有一次他到街上买了个东西,回来树上的鸟就搬家了,全搬到了我们家树上。老陈望着自己家树上空空的鸟巢,又看看我们家树上的方木盒子,老陈想不通,不知道树上发生了什么。
老陈家的两个女儿都出嫁到外地,剩下老陈和媳妇,院子一年四季冷冷清清,只有树上的鸟叫声,现在连鸟叫声也没有了。
张欢说,她经常看见老陈朝我们家树上望,还在他们家树下撒小米,招鸟过去。鸟飞过去把小米吃了,就又回到我们家树上。
二伯听了,觉得对不住老陈。
又过了一两个月,小鸟会飞了。
阿健说,他看见两只大鸟又回到老陈家树上的旧窝里了。我们家树上的窝留给长大的小鸟住了。
二伯听了说,鸟做得很对呢。
现在,老陈家和我们家树上,都有鸟叫了。
(选自《一片叶子下生活》,有改动)
19. 请结合文章情节,依据示例,完成填空。
扔土块,赶鸟儿过来→________→移鸟蛋,招鸟儿过来→________
20.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1. 联系上下文,揣摩第段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老陈”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
22. 文末交代了两家树上都有鸟叫了,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9.     (1). 做鸟巢,诱鸟儿过来    (2). 移小鸟,逼鸟儿过来   
20. 运用动作描写,用“挤”“扔”“喊叫”等动词,生动写出了阿健赶鸟儿到自己家树上过程,表现出阿健的天真可爱,表达出了阿健对鸟儿的喜爱。也为下文想尽办法把鸟儿引过来做了铺垫。   
21. 示例:情感关键词:寂寞、羡慕、惋惜、盼望、不甘、无奈;“鸟儿啊,鸟儿啊,你也离开我这个没人管的老头子啦,我这也挺好呀,住得好好的,换什么地方呢?也罢,也罢,鸟儿大了,有小鸟了,要为小鸟考虑呢。”   
22. 答案:大圆满结局,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引发读者深入思考,以最后两家都有鸟叫作结局,表现鸟平衡邻里关系,暗示如老陈一样的空巢老人能够得到关爱,表达作者对鸟儿平衡邻里关系的赞美。总结全文,照应前文“阿健想把老陈家鸟引到自己树上筑巢”,揭示文章主旨:呼吁大家关注空巢老人、关注孩童心灵成长。
【江苏连云港】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宝宝护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5题。(19分)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