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内蒙访古》一周强化沪教

高中语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内蒙访古》一周强化沪教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我们学习《〈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内蒙访古》两篇文章.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通过对《枫桥夜泊》新解的质疑和有力的反驳,告诉文学研究者要正确鉴赏诗歌,不要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对诗进行牵强附会的所谓“新解〞。我们在学习中要了解课文对“新解〞质疑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具体的分析、论述方法。同时注意梳理课文结构,体会文章的条理清楚、思路缜密的特点.
  《内蒙访古》是一篇带有历史考察性质的游记。我们要体验课文所表达的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增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同时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和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作方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1、关于文题
  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其魅力在于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首句即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描绘了秋江夜泊的环境和诗人的感觉。第二句不但写了当时典型的景物江枫和渔火,点明了地点,更重要的在于写出了诗人漂泊异地的羁旅之情,未写人而人在其中。满怀愁思,辗转难眠,不是诗人自己还是谁呢?最妙句在于末句,既承接上句“寒山寺〞写了钟声,又暗示了听见钟声者乃诗人本人。秋寒霜重,夜阑人静,忽然一声幽远清晰的钟声传入正在辗转难眠的游子心中,引起怎样的感觉不言自明。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不禁细细体味当时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常见却又典型的景物、细节,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
  所谓《枫桥夜泊》“新解〞,是将诗中“乌啼〞、“江枫〞、“愁眠〞这些能体现刻画意境的关键词和短语,解释成为当地具体的事物。这种说法破坏了诗的美感,也难免牵强附会,因此作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可以说,《<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是一篇驳论,驳斥的是“新解〞靠考证和索隐,牵强附会,把一字一句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的作法.
2、课文分析
  课文作者说得好:“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可是,不甘寂寞的好事者对诗的一字一词竭力考证、索隐,想将它们一一坐实,致使诗作形象和意境全失,无审美情趣和愉悦可言.为此,诗人提出质疑,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新解〞的附会牵强的诠释及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文章第一部分〔第l段〕,开门见山,对“乌啼〞、“江枫〞、“愁眠〞的新解提出疑问,统摄全文。
  文章第二部分〔2—7段〕,具体阐述“新解〞的谬误,结合诗作的形象和意境的分析,逐一展开,引证史料,举例阐发,揆情度理,推论质询,以理服人。这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描绘彩鲜明、情景交融的枫桥夜泊图,用以说明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的原因.这既是作者对《枫桥夜泊》的基本评价,也是对“新解〞提出质疑的依据。
  第二层〔第3段〕,对“乌啼〞新解的质疑。首先摘引“乌啼〞新解的观点、论据和结论,然后予以批驳。“新解〞的观点:“‘乌啼’不是乌鸦叫〞,“‘乌啼’者,‘乌啼桥’之谓也〞;论据:“乌鸦的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而乌啼桥在寒山寺西三百米处,建于隋大业七年,毁于清同治年间;结论:“‘月落乌啼',说的是‘月亮向乌啼桥那方向落下去了’〞。文章以“此种说法,我觉得远不是无懈可击的〞句转入分析批驳,征引三种曲名和传说以及曹操《短歌行》名句,并用“事实上,……〞这个判断句,正面肯定“乌夜啼〞的存在,其中的“在特殊情况下〞与“在一般情况下〞相对,照应了“不等于说〞、“绝对不会有〞的说法,思维周密。其次,对乌啼桥的来历,抓住“据说〞的不可靠性,假设质询,并举梁祝故事为例证明。以上批驳论据的失实,论点则不攻自破,结论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第三,从桥的地理位置,揆度诗中人感受的不合情理,进一步否定了结论。“新解〞的谬误,在于思想方法的形而上学,而课文作者则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辩证思考,肯定“在一般情况下,乌鸦确实不在夜间啼叫〞,又指出“不等于说乌鸦夜啼的情况绝对不会有〞。“不等于说〞、“绝对不会有〞照应“在一般情况下〞,用语恰当,有分寸。
  第三层〔第4段〕,对“江枫〞新解的质疑。“新解〞者认为“江枫〞是“江村桥〞和“枫桥〞的简称。作者撇开有无两桥不谈,假设确有两桥,以退为进,用一个递进复句,从不合古今简称习惯这一角度加以否定。作者指出新解的“尤其牵强〞还在于使诗丧失了灵魂,无形象和意境可言,无美感可言,两个反问句,以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论述简洁、明确。
  第四层〔5、6、7段〕,对“愁眠〞新解的质疑.在第5段,作者针对“愁眠〞是两座山的说法,将其置于诗句以及整首诗中作辨析,抓住景与情,物与“我〞的关系,阐述了诗中描写的物象和创造的意境的意义,从而推论“新解〞对于全诗意境的破坏.思想的僵化,不顾诗歌的特点,终致“新解〞步入迷途,全诗“索然无味〞。第6段承接上段,对有无“愁眠〞进行辩驳。一说山名的无资料可证,二说山名“又名〞的不能自圆其说,一连串的假设问句,把“新解〞的种种破绽揭露无遗。第7段。驳斥“新解〞的另“一说〞,两个反问句,指出了此说的不近情理.第6、7两段都可以看作是对第5段质疑辩驳的补充,看似谈愁眠山的有无,“又名〞的是否可信,以及“眠〞字意义的落实,其实关键都在正视了还是丢弃了诗歌需要形象和意境这个核心问题上。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新解〞的错误做法和造成的后果,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向文学研究者提出希望。
短歌行写作背景
3、写作特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先摆对方论点及论据,然后从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分析。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进行反驳.还运用了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加强了驳论的效果。
〔二〕《内蒙访古》
1、背景介绍
  已故历史学家翦伯赞同志所写的《内蒙访古》,是一篇很有特的文章.文章写于一九六一年。那年的夏秋之际,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几位历史学家,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访问内蒙,历时近两月,行程达一万五千里。访问归来,翦老便写了这篇《内蒙访古》,记述了这次访问的见闻和感想。全文一万二千多字,分六个小节,分别用了六个小标题.我们课文所选的是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第三节《在大青山下》。课文这两节虽是原文的节选,但却是相对完整的。原文一、六两节大体相当于文章的总说和结论,中间四节具体写访问古迹,二、三两节写的是内蒙西部访古,四、五两节则写内蒙东部访古,因此课文所选的这两节不妨看做内蒙西部访古的完整篇章。
2、课文分析
《一段最古的长城》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创造的奇迹。最早,是战国时期燕、赵、秦等诸侯国,分别在自己北部,凭借山险筑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秦灭六国后,把原先燕、赵、秦靠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建成西起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后许多朝代都曾陆续修补、改建。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万里长城,则是明代重新改建的。目前,在内蒙西部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还绵亘着一段长达二百六十余里的古长城.翦伯赞同志经过考证,认为这是赵长城的遗址,所以称之为“一段最古的长城〞。
  《一段最古的长城》,以访赵长城为线索,重点是分析在阴山一带筑城的原因,并评价完成这一巨大防御工程的历史人物,从而表达作者对处理问题的看法.
  这节共十二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开始进入内蒙时的感受.
  第1段写将到内蒙时眼前展现的“古之所谓塞外〞的雄浑气象。第2段写到内蒙后,一路所见到的,却是今天塞外的富饶景象:黄沙白草和沃野良田的对照,反映历史的前进。“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这一句,自然而然地使人想到塞外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农业技术传播的关系.这两段虽然只是旅途情况的一般描述,但隐含的意思,却与全文中心十分合拍。
  第二部分〔第3—7段〕,详述内蒙西部地理条件的特点,对大青山一带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成为争夺焦点,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
  第3段写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第4段以史传记载和地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第5段以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触,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既充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烈歌颂之情,又流露出了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这段在生动的描写、抒情之中,巧妙地点出了“〞这一核心问题,并且表明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倾向。第6段,历史地分析了山南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第7段,用递进复句承上启下,又运用条件、假设等一连串偏正复句,简明而充分地阐述了这片沃野为什么是必争之地,要言不烦,准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