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复述出全词的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深入理解作者的政治立场。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当代作家梁衡在作品《把栏杆拍遍》中写道:“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词作家的,只有一人,他就是辛弃疾。"因此,这也注定了辛弃疾这个人和他的词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词作之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解题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与内容有关。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是今天江苏镇江,“北固亭"是京口名楼,登楼可望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只是当时的长江以北已被金国占领。
怀古:怀,感怀;古,指能触动情怀的古迹或古人古事。
任务一:吟咏词韵,梳理典故之数
活动1 吟咏词韵,诵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②学生单独朗读,教师点评读音和节奏;
③全班集体朗读。
活动2 圈画词句,概括典故
请圈画出用典的句子,结合注释理解含义,概括历史事件,完成表格。
短歌行写作背景 过渡:通过典故,发现一首104个字有典故五处之多,典故如此之多,这便给我们理解上增加了难度。这节课,我们的重点就是来学习读懂典故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我们先来“置换法”。【板书:置换法】
任务二:细读品味,研习用典之法
活动1 巧用“置换法"析典故
何为“置换法”呢?我们知道,典故中的人、事、情,常常与作者要表达的人、事、情有着隐喻关系,典故要表达的重心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将典故涉及的人、事、情置换成作者要表现的人、事、情即可。这就是“置换法"。
举例:典故①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了孙权的典故,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把“孙权”置换成“南宋统治者",把“曹操军队”置换成“金人军队",也就成了辛弃疾期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击退金人军队的南侵。“无觅”这个词说明其愿望只是镜花水月。所以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批判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没有和金人决战的勇气。请同学们再试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一下第二个典故。
典故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这里可以把他置换成“辛弃疾”,而他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就是两次北伐,收复长洛阳等地。那么,这个典故也就是辛弃疾表达作者收复中
原的远大抱负。
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写作背景。
辛弃疾此次再被起用,是因为把持朝政的权相韩侂(tuō)胄(zhòu)想要通过打一些胜仗来巩固其在朝廷的地位,所以他只是利用辛弃疾元老重臣的身份和主战派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他并不愿听取辛弃疾的意见,后来还把辛弃疾调离了抗金前线。结果和辛弃疾料想的一样,韩侂胄大败而归,而南宋朝廷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抗金的实力和可能了。所以,对于韩侂胄的这种行为,辛弃疾一直是忧心忡忡的,而事实证明他的忧心又是有道理的。
过渡:通过分析第二个典故和了解写作背景,我们可以运用今天的第二个方法“比较法”【板书:比较法】来理解第三个典故。“比较法",即将典故与现实进行比较。
活动2 巧用“比较法”析典故
典故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这里用“元嘉草草”,也就是用刘义隆仓促北伐来类比现实中的韩侂胄好大喜功,冒进草率。
这种比较法其实我们在前面的诗词学习中也用过,同学们能举出例子来吗?——《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是为了拿周公和自己类比。《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周瑜的典故就是为了拿周瑜和自己比较。
过渡:辛弃疾是反对韩侂胄冒进行为的,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主张不打了呢?并不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遭遇战火的情形。四十三年前是这样,那四十三年后呢?
活动3 巧用“还原法”析典故
典故④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北魏拓跋焘建立的行宫之下,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作者运用这则典故又有什么用意呢?
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理解用典的第三种方法———“还原法”
【板书:还原法】。所谓还原法,就是将词句还原到典故本身的语境中去, 在语境中理解
典故的意思。北魏拓跋焘这个典故说的到底是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相关历史:
刘宋北伐之战:刘裕之子刘义隆即位6年后,国势渐振,欲乘魏在北方与夏等争战之际,夺回被魏占领的河南之地,于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举兵北伐。宋以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率5万甲卒为舟师, 自淮泗黄河;以骁骑将军段宏率8000精骑直指虎牢 (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八月,魏始反攻,魏冠军将军安颉在冶坂(今河南孟县西南)击败到彦之的部将姚耸夫。十月,到彦之、王仲德因魏军即将南渡而一路退兵,退守东平。
北魏反击战: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拓跋焘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打得刘宋军队溃不成军。拓跋焘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后将这一行宫称为“佛狸祠"。
也就是说佛狸祠是北魏在原本属于刘宋的疆域内建立的,佛狸祠可以说是刘义隆无能的见证。那么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结合注释来了解一下“神鸦社鼓"。“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神鸦社鼓"用来指人
们到庙里开展祭祀活动。辛弃疾为什么要写人们到佛狸祠开展祭祀活动呢?请同学们结合相关历史,运用还原法思考。
明确:他们原本是刘宋的子民,现在却到北魏的行宫去祭祀,他们已经安于异族统治了。老百姓属于那种见神就拜的人,看见有个佛狸祠,不管祠里供的是谁,都要来奉祀的,而不会过问这神灵是哪个朝廷的。所以,这就是辛弃疾的忧思,当年的“元嘉草草”使得北伐无功而返,等到百姓安于异族统治,想收复失地就很难了。南宋朝廷不能再重蹈覆辙。作者用典的时候往往只言片语,但我们理解时需要将其准确还原。
过渡:我们已经用“置换法"“比较法”“还原法"分析了前四个典故,还有最后一个典故以及一句话没有分析,也就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和“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两句都在写谁?写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看一看这“四十三年”到底是哪四十三年?课文注释告诉我们,“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这首词时正好四十三年"。四十三年前的辛弃疾是如何南归到南宋的呢?
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济南府农民耿京、李铁等人不堪金朝的繁重赋税,揭竿而起。辛弃疾也拉了两千人多人的队伍加入起义。第二年,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然而就在辛弃疾回返途中,义军内部突发异变,头目张安国被金人收买。归来的辛弃疾得知这个消息,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当时义军内部人心涣散。很多人认为,辛弃疾应该先躲起来,然后再图大事。但辛弃疾不愿,于是拍案而起。对众将说:“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于是与剩余的义军领袖商量了之后,决定除掉奸贼为耿京报仇。率领五十名勇士,直闯敌营,并将叛将张安国扔到马背上,带着五十多人冲出了敌军大营,从山东一路南下,又穿过了扬州,终于回归南宋,并把张安国交给了朝廷处理。勇闯敌营,万军之中擒获叛将的表现,让辛弃疾名动一时,这一年,他才二十三岁。
过渡: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孤身勇闯敌营,擒获叛将,一战成名!而四十三年后的辛弃疾又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请大家揣摩一下分别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两句?意气风发和无奈落寞。一边,齐读三遍,读取意气风发和落寞无奈之感。
任务三 感知形象,激发爱国情怀
二十三岁南归,至今已四十三年。四十三年,犹记山河破碎,心中难安。四十三年,近二十年被“闲置”,而断断续续被用的二十多年间又有三十七次调动。他就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炼。千锤百炼中,锻造出了这把矗立于天地之间的“长剑”。
直至今天,我们仍能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那是独属于辛弃疾的生命的诗意!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全词,读出词人激荡千年的爱国情怀。
布置作业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学写文学短评,请大家阅读69-70页有关文学点评的介绍,写一篇有关本首词的文学点评,不少于300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