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诗文中出现的典故的含义,体会通过典故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法。出诗眼,围绕诗眼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结合诗文写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对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
【素养目标】
1.了解曹操的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
2.诵读诗歌,学会把握诗歌的意象,赏析诗歌。
3.体会诗人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求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求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谈谈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奸雄、狡猾、残忍(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他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体会他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2.释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短歌行写作背景
预习检查:
1、朗读感知
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2、正音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纠正读音,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譬(pì)如        掇(duō)     
契(qì)阔(kuò)谈(tán)讌(yàn)    吐(tǔ)哺(bǔ)
3、情境感染
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慷慨悲壮
4、朗读指导
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朗读技巧提示:四言诗节奏上为二二节拍,朗读时感叹句、陈述句一般读降调,问句一般读升调。
3、正音
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譬(pì)如        掇(duō)     
契(qì)阔(kuò)谈(tán)讌(yàn)    吐(tǔ)哺(bǔ)
四、文本研究
【思考1】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
明确 : 忧
【思考2】这种“忧”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明确 :采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补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托物言志
3.用典
【思考3】出诗歌中直接抒写“忧”情的句子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思考4】出间接抒写“忧”情的句子,分析诗人为何而忧?
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唯有杜康。
学生赏析,明确:作者用“朝露”来比喻人生短暂,“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其实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真相的哲学思考,这种对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深切体悟,在后代诗歌中比比皆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