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写作背景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知人论世”导学案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观念、重要方法。知人论世的诗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由孟子提出,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方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我们赏析古典诗歌,知人论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读、欣赏方法。这种诗歌解读、欣赏方法,贵在联系诗人、联系全篇,建立丰富的读解背景系统,然后以此观照读解某个作品,读出诗人原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善于调动对诗人生平已有的认知来帮助理解具体诗作。
第7课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都是诞生在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但具有不同的诗风。
《短歌行》的写作背景有多种说法。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当在建安十三年(208)末。这仅是小说家言。建安时期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瑀、刘桢)为代表的作家,其作品具有“建安风骨”,刚健有力。曹操的《短歌行》深沉地抒发了心忧天下、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风格。
曹操其人——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曹操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原话是这么说的: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从易中天的品评当中,我们就明白曹操有这么几种身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得到稳定、恢复、发展。
作为军事家:曹操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指挥的“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著作。
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的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安诗人”。代表作品主要有《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诗风成因——曹操的刚健诗风,正源自于他是“英雄中的诗人”(顾随语)的特殊性。曹操既有雄图霸业的抱负又有诗人的才情,所谓“上马横槊,下马赋诗”。首先,曹操是个好学而博学之人,曹丕在《典论·自叙》中曾说:“上(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短歌行》多用典故和善用比兴,或许就源自于此。其次,曹操虽然出生于官僚家庭,但门第并不高贵,父亲是宦官的养子。正是这样的家庭地位,造就了他出人头地、建功立业
的迫切愿望。可是在创业初期,曹操的实力并不雄厚。因此,“唯才是举”是曹操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再次,曹操写《短歌行》的确切时间已难考证,如果取《三国演义》和《赤壁赋》的说法,那么写作时间是在赤壁大战前,那一年曹操已经五十四岁。对于年过半百的曹操来说,来日无多的紧迫感、贤才归附的愿望自然尤为强烈。可见,正是霸主的慷慨进取和诗人的敏感多思熔铸成了曹操质朴刚健的诗风。
陶渊明其人——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谥号“靖节先生”, 他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时年六十三岁。陶渊明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田园诗一派,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归园田居(其一)》写作背景——陶渊明处在老庄哲学思潮抬升的乱世,常常陷于入与出、忧与游的精神纠葛之中。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
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是《归园田居》组诗的主要内容,也是诗人精神胜利的情绪体现。
诗风成因——陶渊明的淡远诗风,则来源于其人的任真淡远。陶渊明归隐田园正是他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陶渊明出身于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但陶渊明的支系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落。陶渊明很早就死了父亲,年少时候生活贫苦。陶渊明第一次做官就是为了挣钱养家,“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可是过了不久,他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来陶渊明又做过镇军参军和建威参军,但是他逐渐发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根本就无法实现。不仅如此,官场的经历还让他看到了充斥的贪赃枉法和以权谋私。终于,在彭泽令上,“郡遣督邮至县”“束带见之”的成规成了压垮他精神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他下定决心全身而退,归隐田园,做回真实的自己。因此,陶渊明写田园诗,恰如顾随先生说的,是“身经”,是所谓“躬耕”。陶渊明在田园里安放了身体,也为灵魂到了永恒的家园。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
李白其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生于碎叶
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幼年迁居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被誉为“诗仙”,有《李翰林集》传世,今存诗1100余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多元、风格多样。这些诗或情感热烈奔放、想象奇绝,或含蓄曲折、隐喻丰富,或清新平淡、自然天成,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五十九首》《登金陵凤凰台》《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评价李白:“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 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 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杜甫也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诗中称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足见李白过人的才情和伟大的创作成就。
李白的一生兼有“儒志”“仙思”“侠行”:在政治上,他奉行儒家理想,渴望“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在人格上,他向往道教逍遥,追求“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凭炎洲而抑扬”(《大鹏赋》);在立身处世的方法上,他则推崇纵横家的侠义精神,“遍干诸侯”“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
这种多元化的人生追求,造就了李白后半生的人生道路,使得他蹉跎一生,即便在千载难逢的大唐盛世,即便怀有古今四海数一数二的才华,也终究没能实现上述三个理想中的任何一个。但同时,也正因如此,他的人生道路走得异彩纷呈,最终以独一无二的精彩生命体验,造就了诗国中一伟大奇观。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李白将由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李白的诗歌代表了走向盛唐的诗人的青春的歌唱,《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既有苦闷、怅惘,又有傲岸、自信。
杜甫其人——杜甫,字子美,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人,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今存诗1400余首,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和社会面貌。其诗众体兼备,守正出新。杜甫尤以五七言律诗成就最高,代表作有《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兵车行》《丽人行》《哀王孙》《哀江头》《石壕吏》《无家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望岳》《春望》等。
中唐大诗人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评价杜甫:“上薄风骚,下该沈、宋,
言夺苏、李, 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昔人之所独专矣。”全面论述了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独特地位。韩愈也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可见杜甫与李白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位伟大诗人,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世代“奉儒守官”,他的始祖杜延年、远祖杜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功臣,祖父杜审言也是初唐一流的文人,特殊的家风和成长环境, 使杜甫从小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伟大理想。同时,杜甫作为“盛世同龄人”,与大唐一同成长,他从小在洛阳长大,饱受最先进文化的哺育滋养——听着李龟年的歌,看着公孙大娘的舞,诵着祖父杜审言的诗,这样的杜甫,简直是走在流行前线的“最时尚青年”!所以,他对大唐盛世必然饱含感情,也正因如此,当他亲历盛世的动荡与崩坏,才会发自内心地为国家担忧,为人民哀痛!
《登高》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大历二年,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
天地间”。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还有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像浓云一样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抱病登台,目睹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万千情绪涌上心怀,浓缩成苍凉诗意,诵成名篇。
  白居易其人——白居易 (772-846年),字乐天,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世称“诗魔”“诗王”,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社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大历七年 (772年) ,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一个“世敦儒业”的官宦家庭。其时,身为唐代诗歌两大高峰的李白和杜甫均已去世,文坛正热烈地盼望着新一代高峰的诞生。白居易的出生适逢其时, 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勤奋刻苦的态度,他成功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在元和二年至三年 (807-808年)官拜翰林学士、左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