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其二》历史背景及赏析 引导语:《短歌行 其二》是政治家曹操的诗,这首诗用典丰富,感情敦厚,颇具古风。历史背 景也颇具有考据意义,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短歌行 其二 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钜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赏析 《短歌行》 (“周西伯昌”)主要是曹操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 迹,当他翦灭凶之际,功高震主之时,正所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者,但东吴孙权却瞅准时机竟上表大说天命而称臣,意在促曹操代汉 而使其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号召, 故曹操机敏地认识到“ 是儿欲据吾著炉上郁!”故曹操运筹谋略而赋此《短歌行 ·;周西伯
昌》。 西伯姬昌在纣朝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好形势下, 犹能奉事殷纣, 故孔子盛称 “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但纣王亲信崇侯虎仍不免在纣王前 还要谗毁文王,并拘系于羑里。曹操举此史实,意在表明自己正在克心效法先圣 西伯姬昌,并肯定他的所作所为,谨慎惕惧,向来无愧于献帝之所赏。 并大谈西伯姬昌、齐桓公、晋文公皆曾受命“专使征伐”。而当 今天下时势与当年的西伯、齐桓、晋文之际颇相类似,天子如命他“专使 征伐”以讨不臣,乃英明之举。但他亦效西
短歌行写作背景伯之德,重齐桓之功,戒晋文 之诈。然故作谦恭之辞耳,又谁知岂无更讨封赏之意乎 ?不然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五月献帝下诏曰《册魏公九锡文》,其文曰“朕闻先王并建明德, 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 周成,管、蔡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世祚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锡以二辂、虎贲、斧钺、禾巨 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坏, 系二国是赖。”又“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 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 尔龟。”又“加君九锡,其敬听朕命。” 观汉献帝下诏《册魏公九锡文》全篇,尽叙其功,以为其功高于伊、周,而 其奖却低于齐、晋,故赐爵赐土,又加九锡,奖励空前。但曹操被奖愈高,心内 愈忧。故曹操在曾早在五十六岁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谓“或者人见 孤强盛, 又性不信天命之事, 恐私心相评, 言有不逊之志, 妄相忖度, 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 云‘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 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 夫能以大事小也。”曹操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教训,并能发挥。鉴于齐桓、晋文当初虽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 事殷,”但终未能如西伯姬昌终其身而不代商纣,只是为儿子武王姬发创 造条件, 一旦天地人三才俱备, 那就瓜熟蒂落了, 又何必操之过急而速招恶名呢! 曹操在此诗中对齐桓、 晋文之流贬重褒轻, 实际暗讽他们未能深体西伯姬昌 “三分天下有其二”“犹奉事殷”之真谛,只学得皮毛, 而未入堂奥,他暗欣自己深得文王精义,故亦
终其身奉事汉帝而不称孤道寡,故 对孙权伺机上表称臣之用心,便洞若观火,使其毒计无所逞其能矣。 观曹操此《短歌行·;周西伯昌》其诗,乃一重大的代汉方略无疑。也 是对如孙权辈等外内政敌企图把曹操推向高处不胜寒极端阴谋的粉碎措施。 但当 自己的臣下如陈、桓阶、夏侯惇等亦诚意敦请曹操称帝时,曹操亦坚定地回答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可见曹操谋略之高超,实非常人所能及。遵循既定方针,实为曹操施政运筹
之要略。 历史背景 建安十六年(211 年)春正月,汉献帝自从命曹操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 属为丞相副后,又将曹植等诸子封为侯爵。于是,有人认为,曹操“名为 汉相,实为汉贼”。太原商曜、汉中张鲁、关中马超、阳秋等将官一 时俱叛,曹操分命夏侯渊、徐晃、钟由等讨之。 建安十七年(212 年),汉献帝特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 上殿,如萧何故事 ”。“赞拜不名”是说,曹操朝拜汉献帝时,赞礼的人不 直呼曹操的姓名, 而是称呼他的官职, 这是皇帝给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 在古代, 臣子朝拜皇帝时,赞礼的人一般都是直呼姓名。“入朝不趋”是说, 曹操上朝拜见汉献帝时可以不用疾步行走,这是给曹操的特殊待遇。在古代,臣 子上朝时必须疾步行走以表示恭敬之心。 “剑履上殿”是说, 曹操可 以佩戴着宝剑穿着鞋上朝, 这是给曹操的特殊待遇。 古人席地而坐, 入室须脱鞋, 贵族、大臣佩剑,从秦朝时就开始规定,大臣上殿时不得佩剑。“如萧何 故事”是说,像萧何那样行事。由于萧何的巨大贡献,汉高祖刘邦给了萧 何诸多特殊待遇。 建安十九年(214 年)三月,汉献帝命令,魏公曹操位在其他诸王之
上,改授 金玺、赤绂、远游冠。金玺就是金制玉玺,赤绂就是红的腰带,远游冠是一种 帽子,“金玺、赤绂、远游冠”都是地位的象征。 建安二十一年(216 年)五月,汉献帝又加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 (217 年 ) 夏 四 月 , 汉 献 帝 又 命 魏 王 曹 操 “ 设 天 子 旌 旗 , 出 入 称 警 跸;”“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本,驾六马, 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曹操不是天子,也使用了天子 所用的那种旌旗。 “警跸”是指古代天子出入时, 所经过的路途需要 侍卫警戒,清道止行,曹操也享有了这种待遇。到了十月,曹操的冠冕、车队配 置也和皇帝很像了,尤其是把曹操的儿子曹丕立为太子了。 东吴孙权趁机派遣使臣上疏称臣, 意在引起其他雄对曹操的反感, 揭穿所 谓的曹操“实为汉贼”的本质,可是,曹操识破了这一阴谋,拒绝了 孙权。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曹操做了这首《短歌行》,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给 天下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