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它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1、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觉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如何通过我们现有的生命连续过去的生命,用过去的生命激发今日的生命。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亲人的思念,更该成为一种民族的风俗,成为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我们对自己亲人每年一次的扫墓就是一个典礼,是敬祖报本观念的连续。
    2、清明节还是“生气的节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气,扩大大自然的生气。大自然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是生气勃发的。植树就是古人扩大自然的生气,古代有“插柳留春”的习俗;春游则是珍惜自然的生气,到自然中去,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蹴鞠、荡秋千、拔河等等,以此来迎接
大自然生气的到来。
    3、清明节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寒食原来就是一种大自然的节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那许很多多的传奇和人物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节日转化而来的,从自然到人文,“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
    清明三候是什么意思
清明记事    一候桐始华
    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季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略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
    二候田鼠化为鹌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地窖,宠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头出来活动了。
    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
    三候虹始见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季节多雨,故而彩虹消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其实虹在这个季节消失,是有肯定道理的。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冬季,天空中飞尘浓密。而在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汲取,漂亮的彩虹才可能消失在雨后的天空。
    清明节气的古诗
    1、《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3、《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5、《郊行即事》
    〔宋代〕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非常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6、《清明》
    〔清代〕介石
    桃花雨过菜花香,隔岸垂杨绿粉墙。
    斜日小楼栖燕子,清明风景好思考。
    7、《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心情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际。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