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喜欢我?
——一例妄想性障碍学生辅导个案
钟丽华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芙蓉初级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个人成长史(学生情况介绍)
邱某某,15岁,女,汉族,初三学生,祖籍花都。儿时在外婆家长大,小学回到爸妈身边。期间有练字,字体工整。心脏做过手术,不能剧烈运动。从不上体育,大课间也不参加。儿时生过大病,智力受到影响。小学成绩不好,上课经常迟到,喜欢打小报告。缺少朋友,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初中经常剪着一头短发,脸上不知被蚊子还是虫子咬成“疙疙瘩瘩”的红伤口,隐隐约约还滲着血迹。手上、身上布满了一大片一大片褐的印痕。
二、学生成长分析
(一)社会背景
同学严重沉迷网络,经常玩手机到三更半夜,担心被家人发现,还偷偷地躲在被子里上网。她加了很多好友,其中,被妈妈发现与个别社会青年网友以老公老婆相称。
(二)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父亲1978年生,某私人企业司机。母亲1980年生,私人企业工人。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上小学。父亲对邱同学态度一般,出差时喜欢带上孩子去观光,但从来没有带过邱同学。爸爸假期也会带弟弟妹妹去博物馆参观,但同样没打算带上邱同学。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人,自私自利、独断专行。凡是禁止邱同学的事情,一律不能做,包括班主任为了帮助邱同学提高她的自尊心、自信心,安排她当劳动委员,也都担心孩子被欺负,坚决不让她继续当下去,尽管孩子很想当,尽管班干部队伍中其实并不需要她。最近,学校组织学生去研学,邱同学很想去,由学校领导、老师带队,妈妈同样不允许邱同学去。所有的家庭成员当中,对待邱同学最好的也只有奶奶了,可奶奶很多时候也做不了主。
2.婴幼儿期:出生三个月,就被父母送去外婆家抚养。外公经常不在家,要帮忙小儿子带孙子。外婆对她极好,什么家务也不用她干,对她非常溺爱。
3.童年期:直到7岁,爸妈把她接回身边。她是不愿意离开外婆的,但外婆也叫她回去了。由于小时候不在妈妈身边长大,妈妈一句平常话都认为是在批评她、骂她,妈妈经常吩咐她做家务,她就认为妈妈对她不好,扬言长大后赶快把自己嫁出去。
4.青少年生活:妈妈对邱同学在生活上做了基本的要求,如平时要打扫房间,个人垃圾要处理好,每天起来要收拾床铺,柜里的衣服要叠放整齐。睡觉前要拉好蚊帐,洗头要洗两次,尽量洗干净一点。衣服穿了一次就得换,不能穿两次,会有异味。但邱同学总是把垃圾到处丢放,没有严格按照妈妈所说的放回垃圾桶,给家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床铺不收拾,经常乱糟糟。衣服总是穿完又穿,没有及时清洗,身上总是
摘  要:本案例研究了由于家长养育方式不当导致的孩子在学习、情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案主的背景资料,详尽地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力图结合家校共育、座位编排、班级活动、身份认同等模式,通过运用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认知行为上的偏差,帮助案主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和习惯。
关键词:家校共育;班级活动;身份认同
一股难闻的气味,睡前总忘记挂蚊帐。全班同学们没有一个喜欢跟邱同学玩的,看见她就躲,好像觉得她有什么瘟疫似的。在学校里,她没有任何朋友,这也许跟她不注意自己形象,看上去比较邋遢有关吧!久而久之,她也不其他任何同学玩,想说话就老师,至少老师不会嫌弃她。
(三)学校背景
1.班主任:案主自上初中以来,一直缺乏安全感。刚开始的一个星期,走错班级,来了我班,后来有同学发现,叫她下去看公告,她不会看,同学又陪着她下去看自己在哪个班级,然后把她送回去。自此以后,只要她看见我,总要拉着我讲话,天南地北,开心的、不开心的,学校的、家里的,甚至被欺负也来我这里投诉。我叫她有时间多跟自己的班主任沟通,她的班主任也是一个女老师,但她说不敢,我只好多次跟她班主任交流。初一班主任认为她很少跟她交流,很少她倾述。后来,又觉得她说得过多了,鸡毛蒜皮。初二班主任则认为她有什么都会说,事情太琐碎又不值一提,大多采取怀柔政策,安慰一句或关心一句。初三班主任刚好是她曾经初一走错班级、呆了一个星期的班主任,即我本人并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她也经常我谈心,我也从来不嫌弃她。每当在饭堂用午餐的时候,我总会把自己的菜分给她一点,尽管很多时候她都不需要。在担任她初三班主任的时候,只要她一有烦恼或投诉就来我,我总是第一时间帮忙处理。所以,升上初三后,她一直过得很开心。以前经常其他老师谈心的习惯竟然消失了,办公室的老师都认为很久没有见过她了。她在班级也很活跃,经常做好人好事,经常为班级义务劳动,任劳任怨。
2.科任老师:老师们认为她上课很安静,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会影响其他同学,作业很多时候都有交,字迹很工整,书写很认真。从不违纪,上课专心听讲。只是基础太薄弱,脑子不灵活,无法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3.本班同学:同学们大都不喜欢她,特别是男生,看见她就觉得恶心,甚至没人愿意与她同坐。曾经有
一男同学被安排坐在她旁边,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掩面而泣,甚至哭出声来。班主任只能马上调开他们,其他男生看见她也都远远地躲起来,仿佛她有什么传染病似的。
三、行为表现
邱同学经常投诉其他同学,无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同年级的还是低年级的。她总认为别人欺负她,故意骂她、打她等。她还说经常收到很多情书,上面写着喜欢她,甚至把男生的名字也写在纸条上。每每处理,男生都欲哭无泪:“谁会喜欢她呀?躲她都唯恐不及!”男生觉得很冤枉,更觉得很晦气。大凡收到这样的纸条,男生都觉得无地自容,并扬言:“如果我喜欢她,就从三楼跳下去。”看字迹,觉得有点像邱同学的字,难道是她自编自导的把戏?
四、对问题的界定
(一)错位的家庭教育
邱同学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然而却在出生后不久送到外婆家里养育,成为留守儿童。而父母大概是一个月才去看望一次,从小就没有与父母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导致小学回到父母身边也很难做到亲子融洽。妈妈认为邱同学很懒,经常不收拾床铺,衣服也不勤换、不勤洗,洗头发也只是用一次洗发水,没有彻底洗干净,垃圾到处扔,没有放进规定的垃圾桶,这让妈妈经常很恼火,经常责备她,让她感觉不
到父母的爱,特别是妈妈的爱,造成心理严重缺爱。父母没有思考他们曾经缺失的家庭教育,没有思考如何弥补过去教育的缺失,把所有问题归咎在邱同学一个人的身上,认为是她的智力出问题。没有从根本问题上解决邱同学的心理问题,导致她情感无法宣泄,出现向外诉求的情况。家长们也没有做到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导致邱同学出现心理扭曲现象。
(二)亲子关系紧张
邱同学的父母很少参加邱同学的家长会,可以不来就不来,如果一定要来,就派奶奶作代表。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只有奶奶最理解邱同学,对邱同学最好。班主任打电话给邱同学的妈妈,她说工作忙走不开,班主任耐心劝说道:“你没有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那么忙吧?人家从来不缺席女儿的家长会,哪怕是在竞选总统期间。”但她仿佛一点也不为所动。班主任继续劝说:“老人家的教育是隔代的教育,始终不能代替父母亲啊!”但邱妈妈仿佛永远听不进去,来参加家长会的永远是邱同学的奶奶。邱同学认为邱妈妈对自己一点也不好,除了责骂,没有关心,扬言长大后立马把自己嫁出去。
(三)学习成绩下降,对自己没有信心
邱同学学习很努力,上课很专注,笔记很工整,但就是记不住知识点。写文章可以很长,周记也很有条理,就是无法学好各科。究其原因大概是从小学就开始,无法跟上各科的进度,但她和她的父母总是解释说她的智力有问题。
妹花爱上我(四)人际交往障碍
邱同学很不受同学们的待见,究其原因也许跟邱同学毫不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也有一点关系吧!剪着一头男孩子的头发,脸上黑黑的。也许晚上经常忘记挂蚊帐,天天有划伤的痕迹,仿佛还渗透着血水。手上、脚上一大片一大片淡褐的印记,不知道经历过什么创伤,邱同学说心脏曾经做过手术。其实,最令人反感的是开学没多久,邱同学经常投诉班上的个别男同学,说某某同学暗地里传纸条给她,纸条上写着喜欢邱同学。而当我到某男生调查情况时,他们都显得哭笑不得。今天是A男生,明天是B男生,后天是C男生,他们不约而同地扬言:若自己喜欢她一丁点儿,马上从楼上跳下去以示其清白。我觉得事情很蹊跷,马上翻看纸条里的字迹,这些字迹怎么突然间显得如此的眼熟,咋一看,不正是邱同学的字迹吗?我马上到了邱同学,在证据面前,她默不做声,默认了一切。我耐心地教导她说:“喜欢别人不是这样做的,想让别人喜欢也不是这样做的。同学是靠吸引而来的,而不是靠蛮力。我们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睡前记得挂蚊帐,不要让蚊子进来咬到我们,万一被蚊子咬到了,记得涂药膏,千万不要用手挠痒痒,手指甲有细菌,会造成皮肤过敏。头发要经常洗,最好天天洗,每次洗头发都要下两次洗发水才算是洗得干净。衣服要天天换、天天洗。还有,不要乱上网,乱加好友,杜绝与不认识的人交朋友,特别是不能与社会人士交朋友,不能与对方以老公老婆名义相称,对方的一些无理要求要懂得拒绝。我们要多看有益的
书籍,多学习一些先进的人物,如革命先驱。学习他们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精神。我们还应该不
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与道德水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帮助别人,多参加文娱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别人。”她仿佛似懂非懂,我继续提醒她说:“讲台上有一本好人好事记录本,你每天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就可以登记在那里,还可以加德育分。”从第二天开始,她不停地做好人好事,本子记了一页又一页。
五、成因及诊断分析
(一)妄想症成因
无法看清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之看法,容易混淆概念;缺乏对他人信赖,总觉得周围人对他有敌意,或是有什么可图的地方,而且自我内心攻击的冲动,故与他人关系不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敏感且较自私自利,以自我享乐为目的;猜忌、斗气;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主要障碍为缺乏对人之基本信赖;处身陌生的地方,对他人有着过度的警惕心理等;内心确实有一些他个人认为不可告人之秘密,很怕人知道;妄想内容除受个人因素影响,还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
(二)诊断性分析
从邱同学幼小离家,成为留守儿童可判断其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尽管读小学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然而,
这种内心的创伤早已形成。对他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疑心重,总觉得别人会害她,极度自卑。然而,另一方面,她又极度的自信,总认为别人喜欢她且深信不疑。其实,别人一点也没有关注她,符合妄想症中被害妄想和钟情妄想的类型。
六、辅导目标和介入模式
(一)辅导目标
改善邱同学的人际关系,纠正邱同学的不良心理。帮助邱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邱同学自尊、自信、自爱的能力,帮助邱同学走出极度自尊与极度自卑的情感困境。
(二)介入模式
1.谈心:谈心是一种技巧,是一门学问,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开展谈心活动可以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积极探求创新其有效途径,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2.活动:团体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其功能不仅仅是娱乐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团体活动的过程达到团体目标,达成、预防和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团体活动的功能可以表现为:能满足团体成员的自我探索、自我才能的展示和自信心的建立;营造充满社会性关怀和充分互动的团体情境;有助于提升团
体成员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体本身的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团体成员的社会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关键的是有利于团体目标的实现。当然,不同团体成员对同一游戏的感受度和接受度是不同的,这就要分析影响团体活动设计的各方面的因素。
3.正面管教主题班会:“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主张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培养出自律、有责任感、合作以及有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其中《查理》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善待每一个生命。
4.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在国外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研究,身份认同的相关概念和测量方法都得到积极广泛的发展。Erikson 成为最早研究身份认同的心理学家,他主要强调自我同一性的阶段性发展任务。Caughey 认为身份认同结构的核心层面包括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Deaux 认为,身份认同属于自我概念的一个方面,是对自我对自己所在体的认知。
七、辅导策略及实施过程(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辅导策略
1.促进师生深度交流,满足安全感
最早对安全感进行明确界定的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
gical security)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安全感作为人心理需要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如果学生缺乏安全感,他们会经常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对他人抱有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有悲观倾向。这样将不利于学生正常愉快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生活事件对人的影响可以遍及到人心理活动的全部领域,也反映到人的社会性活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安全感作为人的心理需要的第一要素,是人对所处环境是否安全的主观感受,具有情境性和变动性,而非固定不变的。
从接手本班第一天开始,我就对这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如早午读观察一下她是否有无异常表现?课间休息是否留在班级?大课间有没有跟着全班同学下去操场?每天情绪如何?开心还是不开心?开心就分享,不开心就询问,然后帮忙解决。在她求助时,以最快速度帮忙解决,并力求让她重新开心起来。比如,有一次她被同班几个男同学欺负,我不但严重地批评了那几个男同学,还私底下提醒他们要注意邱同学的精神状态,要求他们马上请求她的原谅,要逗笑她为止。最后,邱同学竟开心地笑了,并请求我原谅她们。在她有委屈时,要注意倾听,适当安慰。如在她讲到妈妈对她不好时,我列举了很多她妈妈对她好的例子,让她看到妈妈的付出与不容易。
2.座位的巧妙安排
已有研究表明,课堂座位编排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课堂座位安排对班级环境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对于加强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具有特殊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前排或中间位置就坐的学生与老师语言互动、眼神接触和请教老师问题机会更多,处于教室两侧及后排区域的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课堂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初中生在座位上的心理状态,为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对策支持,缓解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心理冲突,提高初中生课堂师生互动水平。座位安排对初中生课
堂问题行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寻优化的座位安排方案,改善初中生的师生关系,为学校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支持。
记得在重新调整座位之前,邱同学偷偷地对我说:“老师,我要坐在最前面。”“嗯。”我轻声地回答。通常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无论是抑郁的还是调皮的,一律坐在第一排,遵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可是,没有一个男生愿意跟她坐。记得有一次,我安排了另一个男生坐在她旁边,那个男生不愿意,竟然吓哭了,我马上把她调开了。当她坐在第一排的第一组或第四组时,她会跟我说能不能调到最中间,有时,只好再往里拉一下,因为她说看不清黑板。然而,据我了解,哪怕是最里的那一位,也是能够看到的。由此可见,她还是比较注重自我感受和老师的距离的,也许她认为最前最中心最靠老师就是最好的位置,也是她获得安全感的来源。从她上课的情况和作业的书写来看,邱同学的确非常认真。只是考起试来却一塌糊涂,她无法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大家都说这跟她的智力有关。有时,
我觉得很奇怪,几乎每一个人都说她智商有问题,包括她妈妈也说医院出了证明,她的智力的确达不到正常水平。但平时跟她接触那么久,怎么觉得她很正常呢?只是邱同学从小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也得不到家人的善待,经常觉得自己鹤立鸡罢了。有时我在想:在她的案例中会不会出现众口铄金的现象?大家都认为她有问题,连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有问题。但作为班主任的我,单纯从座位安排这件事来看,觉得她正常得很,思维敏捷、清晰。
记得第一次举班班级活动,围坐成圈时,她远远地站在了外围,同学们叫她坐下,她也不愿意。等全班都坐好了,我在我坐的位置旁边放多一张凳子,招呼她过来坐,她就很开心,笑得很灿烂了。可见,她需要的是安全感。当满足了她安全感时,她的表现就非常棒了。当轮到她发言时,她清晰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她真的一点也不傻,谁说她有问题啦我怎么一直没发现?邱同学每周的周记洋洋洒洒满满一页,密密麻麻,里面全是对妈妈、对父母的控诉。在《致谢》的正面管教的主题班会课中,她写下了致谢钟老师,她说凡是她有困难,我都会很及时地帮助她。母亲节那天,她还一大早就用奶奶的手机发祝福语给我,还说画了一朵小花给我,等到上学的那天早上,我一回到班,她就送了我三幅自己亲手画的五彩缤纷的画。她说那是周末用学画画兴趣班的妹妹的纸和笔来画的,我轻声地说:“那你也可以学啊!”,“我妈妈不给!”她低着头,很无奈。我不明白,在家庭教育这一块,她究竟缺失的是什么?也许,我给了她心目中母亲的感觉吧!但那究竟又是什么?是鼓励?是欣赏?是温和?是支持?是坚定?是关注?是爱护?
3.关怀备至,让爱常驻
关系是人的存在基础。以关怀为原则的人与人的关系能带来最少冲突及无人被排挤、普遍受惠的结果。关怀是万物得以生长的前提条件。人是一种脆弱的有限性的存在,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关系产生了爱与归属感,人的生命因此得到了呵护和健康成长。人在关怀关系中领悟了生活的意义,使自己的精神家园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关怀是社会生活基础性道德价值的核心。关怀具有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等优点。提倡关怀,使人们利他助人,指引人们追求善好的生活,超越了公正伦理的限度。关怀对个人的生存发展、对社会的生存发展、对自然生态和人类和平都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经常粘着老师的孩子来说,显然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与关怀。所以,每天早上只要一来到学校,我都会直奔班级。每天,邱同学都来得很早,有时我们在校道就会碰见。如果我要去饭堂打早餐,她都会帮我把书本拿回班,因为几十年我都保留着学生时代的习惯,每天带书回家。以前中午吃饭时,她也会经常来我,我经常把自己的菜分给她,尽管她说不用,但我希望借此能让她体会到别人对她的关心与关怀。她也很经常给我讲她小学时候的老师,包括她有什么心里面的想法都会提早告诉我。比如“家长会妈妈没有空怎么办?”“我来打电话。”“通知奶奶过来行不行?”“最好是爸爸妈妈”等。只要是看见邱同学,我都会主动地跟她闲话家常,比如说:吃了早餐没有?假期有没有去哪里玩?作业做完了没有?上课能不能听明白等。后来,问得多了,她就主动跟你讲很多很多,家庭的、学习的、感兴趣的人和事、过去的回忆等。听办公室的老师说,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邱同学了,我也觉得很奇怪,以前办公室经常会出
现她的影子,她以前超级喜欢跟这个老师说说、跟那个老师聊聊,如今却销声匿迹了。而工作了将近三十年的老教师兼资深班主任李老师,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实情:“因为她已经有了你,就不再需要我们了,有你一个就够了!”我回想了一下,每天我第一时间回到班,她总会来我,下课了我走出教室准备快速回办公室,她也总会跟着我走一段路程,说这说那,不过对于她所说的每一件事情我都会快速作出反应或评价,每次她都是心满意足地离开的。对于她的事情,我一直以来都是很紧张的。发生事情一定要快速处理,因为倘若有延迟现象,就会对她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焦虑、担忧、害怕等。每处理完一件事情,一定要观察一下她,是否做到她毫无意见、满心欢喜,才是最好的处理结果。
4.家校合作,共促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是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以培养适应于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记得在中职报考前,我发现邱同学没报任何学校,随即就打电话给她妈妈了解情况。她妈妈说她和她的爸爸都不放心她,担心她在寄宿学校被欺负,说她在家经常扬言,要把自己早早地嫁出去,不想长时间呆在家里,认为妈妈对她不好,经常使唤她。而妈妈则认为她卫生意识非常差,垃圾随处放,床铺不收拾,衣服不及时洗,头发也洗不干净,她无法放心
自己的女儿独自一人去寄宿学校读书。我很纳闷:“读多一点书不好吗?”邱妈妈回答:“她是没可能读得到的,她的智力有问题,已经检查过的了,在家倘且有我们看着她。”“那总不能看一辈子吧!她始终要长大,你们始终会年老。”“看到多少是多少吧!”“集体生活不更有利于她的成长吗?”我迫切地问,“我们始终是不放心啊!”邱妈妈无奈地说。随后,她给我说了邱同学的一个情况,让我犹如五雷轰顶。
邱妈妈说前段时间她发现邱同学每天上网到深夜,后来还发现她加了一些社会人士为好友,还称呼彼此为“老公”“老婆”,还被要求。邱同学使用的手机是她奶奶的,她奶奶以为她用手机查作业帮,屡禁不止。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二天马上到邱同学,跟她说清楚利害关系,责令她从此不要再玩奶奶的手机,也不要联系陌生人,不要乱加好友,不要再上网。她都一一答应了,后来也没再听到她妈妈说什么,这件事仿佛就过去了,只是以前专门给班长留言的小黑板上每天都更新着,内容都是些“放弃你并不是我的选择……”等失恋的话语。我想:放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更考验着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给她更多的关怀与温暖,赋予她新的身份,让她的生活有所寄托,多与她深度交谈,了解思想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也许是我下阶段迫不及待所要做的事情。如今,小黑板同样每天更新着,只是内容更阳光、更向上,我那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5.活动多样化,寓教于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然而,实践活动教学一直以来都是
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正面管教来源于美国,由简・尼尔森创立。与以往的惩罚、骄纵、严等教养方式不同的是,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正面管教主张让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正面管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在尊重情景、家长、孩子三方的基础之上,教会孩子生存技能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正面管教尊重变化的连续性和反复性,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活动是德育的载体。每一个学期,我都会安排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如:正面管教主题班会、辩论赛、创意集体照、才艺表演等。学校也会安排研学活动,如参观广州黄埔军校和科技管等。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让同学们增进知识,还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例如,前段时间,经常收到邱同学的投诉,说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于是,我在班里举办了一个《查理》的正面管理主题班会。班会的准备工作首先请一个画画漂亮的同学画一幅查理的简笔画,全班同学围坐成一个圆圈,说明活动要求:查理是新转入我们班的学生,只要你对查理说了一句伤害的话语或做了一个伤害的动作,请把画像向里折一下。有的同学说:“你真讨厌,脸上长满痘痘。”有的同学说:“你真可恶,从头到脚脏兮兮的。”有的同学说:“你真臭,多少天没洗袜子了?”……一圈下来,查理画像已被折成小小的一张纸,甚至被揉成了一团。然后进行第二轮活动,只要你说一句赞美查理的话或帮助一下查理,你就帮他向外抚平一下。有的同学说:“查理,其实你并不那么讨厌。”有的同学说:“查理,你真棒,别人欺负你,你都原谅他。”有的同学说:“查
理,我们可以一起玩。”……一圈下来,查理的画像摊平了,然而,上面的伤痕还不能抹平,还有很多印记。这好比是一棵树,当你钉了很多钉子再把钉子取下来时,却发现,那些伤痕、那些伤疤,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查理,希望我们全班每一位同学能谅人之苦、体人之痛。“助人者,人恒助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希望同学们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给许许多多像查理一样的同学带来温暖与关怀。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再收到邱同学的投诉了。
6.赋予新身份,提高自信心
目前虽然对身份认同的研究颇多,但是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对身份认同的界定没有得到统一,其概念放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国外将“身份认同”“身份”“认同”词语英文单词译作 identity。最早身份认同概念在哲学视角定义,陶家骏(2006)指出身份认同理论在哲学历经三次变化过程,形成三种不同身份认同模式:启蒙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以及后现代去中心身份认同。最后通常被认为“内里”,被理解为比“外部”“更深入”或“更真实”,“我是谁”的想法可能而且也会改变,(但需)伴随对“真我”或“深我”的认知,它被认为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所有社会因素之外。在社会学视角王莹(2008)认为,有五条理论脉络影响了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G.H.米德和符号互动论,舒茨和知识社会学,涂尔干和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和批判理论。Tajfel引入“社会身份认同”概念指个体关于自己归属某个社会体的知识以及因其体成员身份而拥有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之后随之在心理学视角上,心理学家埃里克
森将这个词语引入到心理学,并在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明确提出: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人主要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和角混乱的冲突。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 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归属体上的认知,这是自我概念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文化的研究视角,由于“ identity”的翻译身份、认同和身份认同使静止的一个身份变成了一个身份的认同过程。这些研究帮助我们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从心理学研究角度看,主体会对“他者”的认同转变过程是“看到→认同→吸收”,通过吸收“他者”属性的某一个方面逐渐成为自己。这里所说的自我与“他者”是指作为体的一分子的自我与体他者。这种研究把个人与体关联在了一起,证明了自我与“他者”的共存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身份认同中的自我与“他者”在建构过程中二者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