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液体压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压强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这样的编排顺序,让学生一步一步去探究和掌握压强的知识。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建立了压强的概念,知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希望能扩展学生对压强的认识。
这节课在本章中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却不少,因此,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液体压强特点,为学习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船闸的工作过程)作一个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可令学生通过进行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突出“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按照“猜想-探究-归纳”的步骤,启发学生去猜想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探究实验去验证猜想,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难点在于要明确液体的“深度”指的是什么?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压强练习题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分组演示实验。证明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2、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规律
3、利用多媒体手段,必要时把实验的关键部分放大、定格,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关键部分,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我们可以用公式p=F/求出这个压强的大小,其中由于F是由G产生的,所以上式可以写为p=F/S=G/S。这时我们往往会说,这个压强的产生是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缘故。
    如果用这个杯子装上水,水对杯子有压强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看看每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二) 分组演示实验,证明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有压强
1、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缘故。(板书1)
2、 液体内部有压强。
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缘故。
3、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缘故。
得到结论: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板书2)
提出问题:为什么越靠近塑料瓶底部的水柱射程越远?
  〔猜想与假设〕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可能有:
                                                             
要验证猜想和假设,需借助有效的实验。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仪器可以实现这组实验?           
压强计的构造:U型管,软胶管和带有薄膜的探头。(让学生自己先摸索一下使用方法)
压强计的原理:用手指轻摁薄膜,对薄膜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效果体现在:可以令U型管左、右两管的液柱产生高度差,且用力越大,产生的高度差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越大。
压强计的使用:当我们把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我们就可以根据U型管左、右两管内液柱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了。同时,我们可以把压强计挂在容器壁上,用手调节方向旋钮,观察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三)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另附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压强计、盛液体的容器、水等
在猜想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记录与分析〕
假设,我们研究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我们往往令到密度、质量、体积、温度等物理量都不变。因此我们应该设计出一个这样的表格:
实验次数
深度
压强计的高度差
1
较深
2
较浅
3
同一深度
朝上
4
同一深度
朝下
5
同一深度
朝侧面
实验并填表。
猜想一、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提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有何关系?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板书)
得出结论后,启发同学们思考“深度”指什么?让学生明确:深度指从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距离。(课件)
猜想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密度)有关。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板书)
猜想三、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结论:无关。
猜想四、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重量有关。
结论:无关。
利用课件对比,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准确归纳出结论。(课件)
〔归纳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引出液体压强公式。(板书3)
(四)课堂练习:(课件)
   
板书设计:
二、液 体 的 压 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2、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压强》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
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人教版八年级年级下册《液体压强》第一课时
效果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知识方法,对于压强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如果直接让他们设计实验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难度过高。我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物理学科教材的特点,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前一节(固体)压强知识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到液体的压强知识之中,从而有效降低难度。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中,学生顺着老师设置的台阶逐步完成探究过程,降低了实验难度,让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从中得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处理数据并思考实验结论,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整个探究过程既锻炼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会聆听别人的想法与建议;既避免了知识传授的枯燥无味,又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中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知道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程序。本节课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的三维教学目标。不足之处主要是时间安排不大合理,在新课的导入部分,由于播放了视频录像,加上演示实验的展示,时间消磨较多,导致后面学生实验探究的时间过于仓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液体压强》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液体压强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这样的编排顺序,让学生一
步一步去探究和掌握压强的知识。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建立了压强的概念,知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希望能扩展学生对压强的认识。
这节课在本章中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却不少,因此,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液体压强特点,同时学生通过进行自主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突出“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按照“猜想-探究-归纳”的步骤,启发学生去猜想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探究实验去验证猜想,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难点在于要明确液体的“深度”指的是什么?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