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晨诵 午书 暮省”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线
  “晨诵、午书、暮省”活动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实、自然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底蕴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秋,我校开始制定方案,并主持编写《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读本》,积极在学生中开展“晨诵、午书、暮省”活动,并不断拓展活动方式和内容,让学生体验、享受生动、有趣、快乐的语文学习生活,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一、晨诵——晨诵经典书声琅琅
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活。通过诵读经典,促使孩子提升品德,明辨是非,砥砺心力,追求崇高,懂得人文关怀与接人待物之道;促进孩子承民族之精髓,继传统之真功,增学习之兴趣,强大脑之记忆,提审美之目光,炼人品之丰采。开展晨诵的关键,一是选好内容;二是训练习惯。为使晨诵活动落到实处,本着“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的原则,学校对经典诵读活动做到“四定”(即定时、定内容、定目标、定要求)、“四结合”、重评价,具体如下:
(一)“四定”
1、定时:
早晨到校晨读15-20分钟小时(夏秋7:30-7:50;冬春7:45-8:00):(语数老师辅导)。
2、定内容:
为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诵读,诵读内容要规划,尽量避免和教参上的选文相冲突,应符合三个标准:一是有趣的;二是有用的;三是经典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词、上津诗文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适合孩子诵读的国学经典。   
具体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90》分年级分学期背诵;另加: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弟子规》,五年级《增广贤文》,六年级《朱子家训》。
3、定目标:
每周完成至少2--3首诗或每月或每学期一篇经典诵读内容)熟读成诵的目标,具体根据年级、学生实际而定。
4、定形式:
领读、齐读、自读、对话读,互相带动;或集体随音乐诵读,多种形式诵读
(二)三结合
1、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自2011年学校“开展晨诵午书暮省,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以来,我校注重打造浓郁的诵读氛围,利用师生集会、校园广播、家长会等宣传经典阅读的意义;精选读书名言、警句张贴于教室、楼道;制作展板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国学启蒙经典配以古古香的图片,喷绘于教学楼走廊上,如在一进校园门口处的生活楼上悬挂《少年中国说》,启示学生奋发有为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办公楼外,悬挂《中华成语千句文》节选,在教学楼走廊悬挂《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国学经典,在阳台悬挂中国古诗词;在围墙处设立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长廊,图文并茂,有拼音及注释,帮助学生认读和理解;每间教室设立班级图书角,这些设计意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潜心诵经典的氛围。二是营造书香班级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张贴经典诵读内容安排表、诵读检查登记表、建立读书成长记录册,还定期对读书成果进行评比,设立读书成果卡,在教室设专栏展览等。三是将经典诵读融入校园生活。课间操、放学、中午上学,校园广播准时诵读经典诗文,包括《三字经》、《弟
子规》、《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这样的浓厚的诵读氛围里,孩子们时时受到熏陶,处处受到感染,诵读经典的热情高涨。久而久之,孩子们就能熟记成诵。
2、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相结合。学校定期举行“古诗诵读大王评选”、“古诗文手抄报评选”、“经典诗文书画展览”、“经典诗文临摹”、“经典诗文摘抄”、“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 “节日诵诗”、“ 诗词情景剧表演”“千人诵读古诗文”“朝读经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犹如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在千古美文中,他们体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领悟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胸怀;感受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品质; 学会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领略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蕴含的真情。这些,必将让孩子们受益终身。概括起来就是:“记、讲、唱、画、演、写、用”经典。具体是:
  1)记经典。在每个班级的黑板左上角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名言。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2)讲美文。学生把自己收集诵读的古诗文讲给同学听。在阅读《水浒传》后,有同学就
写出了《我看“武松打虎”的真实性》,引发了班上同学对《水浒传》的阅读和争论。而讲述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注视下激发了更广更深的诵读。
  3)唱经典。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为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我们开展了歌唱古诗文的活动。收集了如《三字经》,《弟子规》《读唐诗》等古诗词歌曲,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去唱古诗文。
  4)画经典。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再给学生讲述了“听取蛙声一片”,“踏花归去马蹄香”等绘画故事,引发了学生给古诗文配图的兴致。学生在认真诵读的基础上,画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在为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配画中,一位同学就画出了在清晨,太阳升起,花落了一地,而花草树木叶尖而滴淌着昨夜的雨滴。让人一下感到了昨夜的风声。此外,在诵读《论语》时,学生还想象画出孔子与弟子交谈时的不同地点,环境及人物的面目表情。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感悟,培养了他们思维力,想象力。
  5)演经典:每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有的班级将《三字经》、《读唐诗》《
水调歌头》《明日歌》等部分内容进行编排,分角扮演,以场景剧的形式表现国学经典。学校先后举行了“诵读经典,品味书香”---国学诵读比赛、“经典浸润童年  经典伴我成长”经典诵读展演、“舞动童心,唱响校园”等大型诵读展演活活动。尤其是2011年春,我校举行了《首义精神耀千秋》读书演讲暨征文比赛和“庆六.一经典阅读展演”活动。将“三百千”等国学启蒙经典搬上了舞台,《半夜鸡叫》等名篇以课本剧等形式得到生动地再现,《读唐诗》等经典作品以音乐剧等形式被淋离尽致地演绎,更有《诵读经典古诗文,做中华好少年》快板舞蹈,尽显经典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6)写经典。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上,我们便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1)、改写。古时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上不断推敲,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上”反复斟酌,看看“绿”能换成哪些词语,然后比较哪个词用得好。用得更传神,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动笔愿望,希望与古人一较高低。(2)、自写诗文。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介绍,学生对古诗文格韵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让他们试着自己写一写诗。
  7)用经典。学生诵读经典,能在实际中运用,更能让他们乐于爱于诵读。这也是我们诵读的一个目标。在实际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经典。如春天到了,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踏青。看见桃花,教师有意识地诵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人面桃花相映红”等句子,引导学生吟出自己诵读过的与桃花有关的句子,看谁说得多,说得好,用得当。在作文中,也经常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经典句子。如有的同学在描写春雨时,就用上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为了把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2012年我校申报市级课题《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经过研究、实验,归纳出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诵读教学模式:(1)诗词诵读课流程:情景引入──初读经典──理解经典──背诵原文──情境表演──拓展运用;2)国学经典教学流程:《弟子规》“诵读感悟”式课堂教学模式:启情导入──自主诵读──明理导行──成诵践行。
4、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班主任每学期组织开展“相约经典”主题班队会活动,如:利用诵读会、诗文展示会、诗文书画展、诗编剧、快板、歌唱等艺术形式带领学生唱古诗、对古诗、诵古诗、演古诗、画古诗、赛古诗,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评价及时,方式多样。
为了及时检验诵读效果,我们在教室张贴了经典诵读内容安排表、诵读检查登记表等,不仅如此,还通过活动定期评选“书香小博士”,“书香班级”等助推经典诵读,这些检查和评价,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诵读经典的意义之外,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每周进行“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组织各种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如: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童话剧表演、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读书成果分享卡记录卡等,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午书午书汉字翰墨飘香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观其字,知其人”,让孩子从小练得一手好字,受益终身。午书,就是让孩子坚持每天中午练字亮丽的风景线15-20分钟,由语文、数学教师担当起指导学生书写的重任,在指导中始终贯彻充分准备+有效指导+激发兴趣的宗旨。 
1.明确午书内容: 
1)随课文学会的生字、背诵的古诗词等; 
2)名家硬笔、软笔字帖、。 
2.明确午书要求: 
  1)低年级练写铅笔字;中高年级练写钢笔字(毛笔字)。 (2)各年级侧重点要有不同:一、二年级侧重笔画练习;三
四年级侧重结构练习;五六年级侧重行款布局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