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翘楚 为天下苍生免饥寒 成就比肩袁隆平 国土擎天 育莘莘学子执教鞭 长留恩泽伴人间
作者:王渝生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7年第08
        201787日立秋,树叶渐落。88日,101岁的钢铁院士柯俊仙逝;89日,78岁的农田院士英国辞世。正是:世有英才天不永,国多哀思树为秋。
        2016年本刊第8期本专栏以百年韶华,钢铁人生为题介绍了柯俊院士的业绩,现在我们来共同缅怀朱英国院士。
        1939111日,朱英国出生于湖北大别山区罗田县。他在贫困中长大,目睹了大量关于土地和粮食的悲喜剧。
        朱英国小时候曾是儿童团一员,给八路军放过哨。砍柴、放牛、种田,是父母干农活的小助手。高中时的一个暑假,田埂上的乌桕树发生大面积虫害,他带头灭虫,获得当时县乡政府表扬,事迹还上了《罗田报》。
        1959年夏天,朱英国第1次走出大别山,前往珞珈山。那时的朱英国才20岁,他如愿以偿
考进了武汉大学深造,实现了他青少年时期的唯一梦想。
        他说:为此,我连填了3自古雄才多磨难个武汉大学生物系的志愿。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
        刚进大学不久,他就遭遇了席卷中国的饥荒。这场饥荒在他心中留下长久的悲悯,也更坚定了他的人生梦想:让世界远离饥饿!
        接下来的50多年里,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不懈追求,无论周遭环境如何恶劣,都初心不改。
        “学生时代,我聆听过髙尚荫、孙祥钟等老师的讲座和讲课,他们的科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回忆起学生时代,朱英国总是满怀憧憬。
        1964年,朱英国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1972年起,朱英国和武汉大学生科院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稻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红莲型新稻种与袁隆平的野败型和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梦想没有停止,科研仍在进行。
        在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经过多年大海捞针似的寻,朱英国终于在19843月发现了农家品种马尾粘中的一棵不育株。
        经过3年反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
        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
        在雄性不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中,朱英国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利用分子标记、差异显示、图位克隆等技术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掲示了红莲型雄性不育由两对独立的恢复基因所控制,其中之一已经被图位克隆,另一个也已被精密定位。
        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5年,朱英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朱英国抱定对种子效应的信念,率领研究团队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
        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成功地选育出优质的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和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珞优8号和粵优9号等优质组合,推动了中国优质杂交稻的发展。其中,珞优8号的最高亩产达876千克,并且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一步跨入超级稻行列。
        2010年,朱英国团队的另一个新品种两优234”通过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专家们认为是首次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成功选育的抗虫杂交稻并用于生产。这种抗虫基因是野生稻的天然抗褐飞虱基因,由栽培稻与野生稻多次杂交后为人类所利用。
        2012年,在全国国家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红莲型杂交水稻现场考察会上,200多位院士、专家对以珞优10号为代表的红莲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在全
第二届植物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论坛上,300多位院士、专家高度赞扬了武汉大学红莲型杂交水稻及两系杂交水稻组合。
        20137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珞优8号、路优10号、两优234……朱英国一一介绍基地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
        当获知珞优8号亩产800千克,是湖北连续7年、全国连续4年主推的超级稻品种时,总书记握着朱英国的手: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这次视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朱英国表示,作为科学家,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解决好科学界承担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担好担子,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朱英国回忆起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学习、工作历程,对他越过的三座大山充满着感情:屈指一算,从大别山走进珞珈山,再从珞珈山走向五指山,我用了50多年的时光。感谢生命中的这三座大山,承载并成就了我年轻时的梦想。
        朱英国尤其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发育生物学、植物与动物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建设,带头推动成立了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杣稻优势研究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遗传学、水稻生物学杰出人才,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骨干人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5个院士工作站,为当地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英国院士治学严谨、胸怀坦荡、待人宽厚、严于律己,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执著科研的奋斗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的乐观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师生。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等荣誉。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国家的栋梁,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朱英国老师的殷殷叮咛,铭刻在学生心头。他的博士生肖海军说:老师生前有两件事放不下——水稻事业和科研团队。他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年轻人要以事业为重,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英才翘楚英名传四海,国士擎天教泽伴人间!